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下岗多年的女工黄桂琴,做过酒店高管、“全职太太”。不过,她最感兴趣,最愿意做的,还是目前这份工作:社区免费国学堂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向警予是我国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开拓者和先行者,毕生致力于妇女的解放运动,她对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介绍和传播,一方面启蒙了中国广大的妇女,为中国的妇女解放找到了先进的理论,同时也为其探索中国妇女的解放道路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向警予的妇女解放理论是新的方法论与女性独立意识的完美结合。她是一首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完美篇章与个体命运极度悲歌的交响曲。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需要在这里沉思。  相似文献   

3.
图书推介     
《妇女研究论丛》2012,(3):119-120
《女性类型与城市性别秩序》:方英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从传统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男主外、女主内”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男女一个样”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中国城市性别秩序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转型。面对转型,今天的女性具备了根据自身情境选择的可能性,出现了“全职太太”、“单身女贵族”、“兼顾工作家庭”三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向各异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刘巧儿、王秀鸾形象在婚姻、家庭场域中的叙事,尝试对妇女解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提出更具历史性的理论思考。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的讨论对象为出现在1943-1949年并被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叙事文本及其文体上的大众化特点。其中有关人民与革命主体的叙事,大多呈现为女性的面孔,这也显示出人民政治与妇女解放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与刘巧儿相关的四个叙事文本讨论婚姻自主权和农村女性的主体性问题。首先分析了刘巧儿叙事文本中存在的六种婚姻形态,进而通过与《小二黑结婚》的对照,分析这些婚姻故事与现代爱情话语的差别,由此讨论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的法律条文修改如何能切实保护农村青年的自主权利,最后对四个叙事文本如何渐次加强刘巧儿主体性叙事做出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解放区四大歌剧"之一的《王秀鸾》来讨论农村女性的当家权问题。首先分析这部歌剧如何在家庭伦理剧的叙事格局中讲述女性的"当家权",这种权利的获得如何与女性参与社会化生产密切相关,然后通过与赵树理的《传家宝》《孟祥英翻身》等小说的对照,分析这种当家权的限度。第四部分提出对中国妇女解放历史经验进行重新理论化的三个相关议题,即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与西方当代女权/女性主义理论的差异性与综合性、从多重交互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性别制度中讨论女性群体的独特性、重新理解人民政治实践从内部改造婚姻家庭制度的妇女解放路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文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英姿  刘钊 《长白学刊》2005,21(6):91-9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不仅指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还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主题选择及审美取向.在妇女解放运动的洪流中,男性大师们对于妇女解放的思考以及他们身体力行的文学创作,对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五四以来,大量女性写作的出现,显示了被湮没被忽略的女性集团"浮出历史地表",她们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宣告了现代中国女性文学的诞生,也标志了现代知识女性自我意识所达到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达在以极大热情从事党的创建工作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中国妇女问题和妇女解放运动。除主持平民女校、指导《妇女声》刊物以外,他还译介国外有关妇女解放著述,介绍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实际结合起来,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妇女问题特别是中国妇女解放问题,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妇女解放的著作,积极探索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李达在党的创建时期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所做的贡献,对推动党的创建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马克思“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这一论断的思考■关于对恩格斯“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著名论断的思考■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的思考■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实现途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女性教育研究深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教育研究深化之我见叶澜与以往相比,当今中国在女性教育研究方面不但有了零的突破,而且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我国重视妇女解放和教育的产物,是女性教育实践发展需求的反映,也是女性教育研究者辛勤工作的结果。但是,无论从时代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研究...  相似文献   

9.
宋庆龄是世界上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是近代中国探索妇女解放道路的先驱。她关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娜 《求索》2013,(9):257-259
贝尔·胡克斯作为身份批评的先驱。重新审视了女性内部存在的种族和阶级差异.指出黑人女性是处于种族和性剐双重边缘的群体。她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并没有把所有女性都包括进去。她批判白人女性主义者擦除黑人女性声音的种族主义倾向。号召黑人女性主义者实践身份政治,在其意识到身份政治局限性的同时,强调女性内部的种族与阶级的差异性.并对差异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差异政治理论,清醒地意识到黑人女性的边缘性地位。主张建构黑人女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两方面阐述了新世纪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理论指南的必要性,指出: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的妇女解放是搭乘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列车向前发展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当全党全国的理论导向发展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阶段以后,妇女解放理论也必须在借鉴现代各国女性解放理论精华的同时,以"三个代表"为理论基石,予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益 《中国妇运》2011,(4):32-34
妇女组织是女性觉醒的产物,是妇女运动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党在领导妇女运动90周年历程中,始终坚持依靠组织起来的力量,推动妇女解放和运动发展,探索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妇女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来,"男外女内"的传统观念又有所抬头。这是由于在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大批女性职工下岗引起的,其中有因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单一等原因,很难实现再就业,而整个劳动力市场又处于供大于求的失衡状况,于是"女性回家论"在社会舆论中又旧话新提。笔者认为,"让妇女重新回家"其本意可能是希望以此来缓解劳动力过剩的社会矛盾。然而这种"好意"是与当今世界妇女就业的发展趋势相修的,很可能是使妇女重新丧失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一个"陷阶"。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  相似文献   

14.
略论跨世纪女性人才的培养选拔王秀芝培养选拔跨世纪领导干部,既是当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与未来的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而培养选拔跨世纪女性人才,是这项宏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云帆 《今日广西》2007,(3):36-37
在不少人看来,做“全职太太”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其实只要善于挖掘自身潜能,把个人专长转化成财富,同样可以把生活经营得五彩缤纷。有不少全职太太,一边快乐地带着孩子,一边拿着比先生还高的薪水,生活得惬意无比。读了她们的创业故事,相信一定能给您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障世界》2007,(5):33-33
全职太太就像其它事业一样,也有风险。如果你只看到了全职太太的舒适与轻松,却忘了规避全职太太的风险,那么它给你带来的将会有始料不及的麻烦。其实“全职太太”并不是轻松的,因为生活方式从来没有轻松和纯粹享受的。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好,这次会议议题很重要,因为重述中国革命跟中国妇女解放不仅对中国当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反思世界历史上性别革命和女性主义运动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跟中国妇女解放为全世界社会政治文化实践提供了重要另类资料、探索和想象,而当今世界女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2,(5):1-1
今年4月22日,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康克清大姐逝世10周年纪念日。康克清大姐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为争取中国妇女解放而英勇奋斗的一生。她早年投身于人民革命与解放事业,临危不惧,勇挑重担。新中国成立后,在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岗位上,她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在我国的最高决策层——中央人民政府的名单上出现了女性的名字,她们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司法部部长史良、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琴秋、政务院副秘书长许广平、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何香凝等。这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女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真正实现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奋斗目标之一———取得“参政权”。本篇首先介绍两位闪耀在中国政坛的女性之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宋庆龄这位二十世纪伟大的女性于19…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开始的革命被压抑的民族不会永远沉默,被奴役的群体不会一味顺从。从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本族和异族压迫的开始,女性就义无反顾地成为这支不屈不挠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和男性共同抗击阶级、民族压迫的时候,也举起妇女解放的旗帜。令我们备感惊异的是义和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