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前一段关于民主社会主义追根溯源的讨论中,不少文章涉及到19世纪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有些同志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本是同一概念,它们产生于1848年革命之前,在当时就是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后来的分歧、分裂只是斗争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2.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思想理论体系的总称。这个名称是由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社会民主主义”演变面来。社会民主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848年—1849年欧洲革命时期。当时法国以路易、勃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党与以赖德律——洛兰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党合并,取名“社会民主党”。这个党主张在法国实行民主和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建立共和国。这个时期,德国还没有独立的工人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参加了德国的民主派,并作为它的左翼,提出“彻底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而为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的策略。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曾自称是社会民主主义者或社会民主党人。  相似文献   

3.
在西欧资本主义的政治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都主张通过民主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表面上似乎很一致,但实际它们有本质的区别。本文试对二者的理论特点、本质区别进行比较分析。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特点“社会民主主义”这个概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作为“共产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在此之前,它一般被当作共产主义理论体系的别称,唯独在英国费边主义那里才带有与共产主义不同的含义。“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独立并对立于“共产主义”,直接原因要归于  相似文献   

4.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再认识过程,其基本内容大体上包括如下一些问题。关于过渡时期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完整的过渡时期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经常作为同一概念使用的。因此,过渡时期是指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过渡,还是指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过渡,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列宁对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作了完整准确的解释。他在《国家与革命》这部名著中,把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之一:改良还是革命?改良能不能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分别渊源于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革命派和改良派。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潮,这在社会民主党内也是公认的,如奥地利社会党的领袖克赖斯基说,“社会民主主义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革命势力,而是一场高标准的改良运动”。他强调德国社会党人弗里茨。塔尔诺在1931年莱比锡党代会上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一出现就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开始对它们及其在工人运动和工人政党内的社会改良主义变种就作了严肃的批评和斗争。19世纪中期欧洲革命的失败,宣告了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破产。伯恩斯坦主义是社会改良主义的大杂烩。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在民主观和社会主义观等方面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人认为,1989—1991年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仅标志着资本主义战胜共产主义,也标志着社会民主主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使社会民主党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唯一力量。那么,社会民主党的思想体系即社会民主主义究竟是怎样的?它的社会主义观又有什么特征呢?  相似文献   

8.
民主社会主义是由20世纪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而来的.在漫长的起伏沉浮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主社会主义有了发展.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欧美发达国家的范围,逐步向亚非拉第三世界扩展.在探讨民主社会主义产生、战后发展的原因的基础上,得出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使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9.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担起了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他在捍卫列宁主义的斗争中,并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阐发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从1956年苏联批判斯大林以后,他所阐述的许多正确思想,都被否定了。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重新进行探讨。一、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体系问题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革命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马克思认为“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体系”的概念,并指出这是“一个由若干齿轮组成的复杂体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  相似文献   

10.
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界大致可分为推翻资本主义、实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两个部分。由于二者不仅在时间上相对分开,而且各自的内容也相对独立,因此,作为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科学的理论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系也可以相应地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根据二者基本上分别处于资本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特点,因此,参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的作法,我们可以将这两个部分分别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部分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部分。从整体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它不仅以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总结的基础,以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需要为发展的动力,以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风云变幻,令人目眩神迷的今天,客观现实又把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个老问题重新提上了理论思考的日程。客观地考察和审视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特别是揭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对于我们冷静地思考问题,坚定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股思潮,又代表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它是现代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思想体系的统称,它与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如出一辙,只是颠倒了  相似文献   

12.
20—21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瞻望本课题组一、瞻前顾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1989-1991年间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被西方资产阶级视为资本主义战胜共产主义的标志,而社会民主党人则认为它标志着社会民主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他们断言,在20世纪崛起...  相似文献   

13.
一百三十多年前,当科学社会主义刚刚诞生的时候,就遇到旧世界各种反动势力和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的严重挑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个幽灵,共产义幽灵,在欧州徘徊。旧欧州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当时还有封建的贵族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等五花八门的非科学社会主义也向科学社会主义挑战。在地主资产阶级一统天下,一切旧势力向科学社会主义猖狂挑战的严峻形势下,青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全世界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恩选集》第一卷第285~286页)  相似文献   

14.
宋艳华 《理论导刊》2012,(11):59-62
科学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理论,还是指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纵观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对矛盾始终贯穿其中,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能正确地把握这对矛盾的时候,就能够成功地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理论创新,进而创造出适合中国社会现实即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民主主义曾作为反对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逐渐依附、融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并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的支柱之一,因而其价值观也深深打上了资本主义烙印,当然与科学社会主义渐行渐远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存在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一)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在本文中一般把它们统称为社会党)的思想体系的总称。这个名称是从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社会民主主义”演变来的,而后者的含义本身又有一个发展过程。因此,为了理解今天的民主社会主义,有必要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上的社会民主主义的起源和变化。社会民主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欧洲1848年革命时期,那时还没有独立的工人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参加了德国的民主派,作为它的左翼提出彻底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而为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的策略。在这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中后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社会民主主义早期的科学属性,体现在它在19世纪中后期与科学社会主义是同义语。半个世纪后,修正主义使社会民主主义呈现出伦理色彩,但其内核仍是科学社会主义,只是放弃了革命道路而转向改良主义。20世纪中叶,民主社会主义使社会民主主义伦理属性系统化,悖离了唯物史观。冷战结束后,"社会民主"(社会-主义)和"进步主义"使社会民主主义进一步树立了伦理标杆,"返祖"回归到自由主义左翼立场。社会民主主义向何处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恩格斯为把工人运动纳入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付出了毕生的心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各种空想的社会主义,都称为社会主义。为了同以往的社会主义学说相区别,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共产主义或“革命的社会主义”。在当时的工人运动中起支配作用的并非马克思主义,而是其他社会主义的各种流派,如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等。经过1848年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洗礼,欧洲工人阶级的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在革命实践中开始摆脱非科学社会主义各种流派的束缚,马克思主义得到了进一步传播。但是在理论上,这些流派的影响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的和平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新技术革命兴起以来,有人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疑议。在西方,有些学者发表累牍文章,宣扬新技术革命会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消失”,“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丧失意义”,现代工人阶级不再是马克思所说的无产者,不会有革命的意识和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资本主义也可以不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而永远和社会主义共存下去。在国内,也有些人担心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社会主义无法战胜资本主义。认  相似文献   

20.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名称,也用来指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这一伟大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互有分工的协同努力下创立起来的。现在通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不但简洁,而且也完全包含和代表着恩格斯。列宁说得好:“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名字作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是很正当的。”(《列宁全集》,第19卷,第562页)这“并列”两字用得十分客观和恰当。然而,视恩格斯为同马克思并列的创始人,并不为所有的人赞同。当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