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动员组织自己所有的亲人参加革命,他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家先后共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6位亲人是: 一、亲密战友、夫人杨开慧。她是我党最早的优秀女共产党员。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20年与毛泽东结为革命伴侣。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在家乡进行革命活动时,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史上,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征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革命家庭。这些家庭为了彻底推翻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了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不惧危险、义无反顾,在关键时刻不惜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就毛泽东家族而言,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也有六位亲人,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目标先后光荣牺牲了。  相似文献   

4.
1966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位黑人朝毛泽东走了过去,他拿出《毛主席语录》,请求毛泽东为他签名,而毛泽东愉快地答应了这个请求。他成为自《毛主席语录》发行以来,第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得到毛泽东签名本的人。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电视剧《毛岸英》的热播,人们对毛泽东为革命死难的6位亲人更加关注。1935年,毛泽东的三弟毛泽覃在赣南、闽西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中牺牲,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6.
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动员组织所有的亲人参加革命,他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幸存的亲人和子女没有一人在中央和地方任要职,就连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大弟媳王淑兰,也只留在韶山故里做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的接待和宣传讲解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那成为记忆的舅、姨“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六位亲人”,这种说法大家想必都熟悉。但又究竟有多少人清楚:外公及他的两位夫人还因此失去过六个儿女呢?其中,除了岸龙舅舅是开慧外婆所生,其他三男二女都是我外婆的骨肉。我到现在还仍然认为:不了解这些,就不能叫真正了解我  相似文献   

8.
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动员组织所有的亲人参加革命,他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幸存的亲人和子女没有一人在中央和地方任要职.就连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大弟媳王淑兰,也只留在韶山故里做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的接待和宣传讲解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敦白,一位美籍中共党员。1945年,他来到中国,后参加中国革命。在中国工作的岁月里,他经历坎坷,历尽磨难…… 本文编译自1957年日文版李敦白回忆录:《一个为毛泽东魅力吸引的美国人》。题目为编者所拟。  相似文献   

10.
影片《开国大典》里有个有趣的细节: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外宾以为毛泽东和毛润之是两个人,周恩来解释道,我们中国人一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字。毛泽东这时幽默地笑着说:我还有第三个名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此信托人带汉寄上,因检查极厉害,来信请写毛石山,莫写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页)众所周知,毛泽东又叫毛润之;但他又叫毛石山,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1.
周燕 《湘潮》2013,(8):50-56
1959年6月25日,离别故园32年的毛泽东回到韶山冲。当走进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的卧室,端详着挂在墙上的烈七遗像,他心绪难平。当初,毛泽东离开家乡时,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抱负,把自己的亲人带进铁血疆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两个弟弟先后为革命献身,留下毛远志、毛楚雄、毛远新三个遗孤。毛家兄弟手足情深,毛泽东对他的侄儿侄女始终充满关爱。  相似文献   

12.
正青年毛泽东十分尊重和关心女性,他曾引导和帮助5位女性走上革命道路,鼓励她们解放自己,争取革命胜利。这5位女性中有的是他的亲属、亲戚,也有的是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和苦难的童养媳。毛家为革命献身的第一位烈士毛泽建是毛泽东的堂妹,因为家里很穷,毛家又没有女儿,9岁那年便过继给毛泽东的父母做女儿。她的乳名叫菊妹子,"毛泽建"这名字是毛泽东给她起的。毛泽东的父母相继去世  相似文献   

13.
领袖的限泪     
黄纯芳  史宣 《党课》2011,(10):95-96
一代伟人毛泽东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无论革命战争年代形势有多么严峻,他都不曾有半点消沉,更不用说掉泪了。他先后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毛泽东虽然十分悲痛,但都没有掉泪。是毛泽东天生就无情吗?不!毛泽东感情十分丰富,而且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哪种情况下毛泽东最容易掉泪呢?  相似文献   

14.
在韶山革命纪念地,毛泽东母亲的名字,1966年以前的说明为"文氏",1967年到2013年前为"文七妹",2013年后由于新档案的发现,改为"文素勤"。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时毛泽东家庭成分的划分问题,近些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年韶山进行土地改革时,毛泽东的家庭不具备划定任何阶级成分的经济基础和实际条件,因此,土地改革工作队和地方人民政府,没有给毛泽东家庭划定任何有产阶级成分。实际上,毛泽东不仅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伟大的一生,而且献出了全部家庭财产和六位亲人的生命,他的家庭是光荣的革命家庭。  相似文献   

15.
毛泽民,毛泽东之胞弟,早年投身革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年早逝。人们永远记得他。可是,你是否知悉他的爱妻?她,当年的新女性,在新疆工作期间,以一首《女中校歌》风靡新疆。就是在新疆,她与他初识,经邓发的牵线搭桥,两人最终结缡。毛远新,“文革”后期的风云人物。他不仅照顾毛泽东晚年的起居,而且几乎就是毛泽东卧病后的代言人。在“四人帮”横行之时,他不可避免地参与其间,善恶是非,尽人所知……朱旦华,毛泽民之结发爱侣,晚境如何……毛远新,毛泽东之亲侄,近况怎样……请看本刊专稿。  相似文献   

16.
毛泽民,毛泽东之胞弟,早年投身革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年早逝。人们永远记得他。可是,你是否知悉他的爱妻?她,当年的新女性,在新疆工作期间,以一首《女中校歌》风靡新疆。就是在新疆,她与他初识,经邓发的牵线搭桥。两人最终结缡。毛远新,“文革”后期的风云人物。他不仅照顾毛泽东晚年的起居,而且几乎就是毛泽东卧病后的代言人。在“四人帮”横行之时,他不可避免地参与其间,善恶是非,尽人所知……朱旦华,毛泽民之结发爱侣,晚境如何……毛远新,毛泽东之亲侄,近况怎样……请看本刊专稿。.,, ,,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教条主义历来深恨痛绝,早在1930年,他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提倡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反对从本本出发,照搬照套的教条主义观点。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作中,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高度,深刻地批判了教条主义,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用中国化的语言“实事求是”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命题。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把教条主义作为整风的三大对象之一加以反对,在全党普及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1994,(Z1)
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有四位老师对他的思想和业绩有过重要的影响和帮助。首先是杨昌济先生,即杨开慧同志的父亲。杨先生教伦理和哲学。毛泽东学问渊博,中西哲学无所不况,是与杨先生的早年教育分不开的。其次是袁吉六先生。他是湖南保靖的举人,在第一师范教书多年,写得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古文。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能写古文。乃得力于袁吉六先生.”第三位是徐特立先生。他是我国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前辈,是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在1937年庆贺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宣读了热情洋溢的祝寿信:“你是我二十年前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挣脱家庭、家族、家乡的层层罗网的束缚,义无反顾地冲出韶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安排去发家致富,而是开创出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非但如此,他还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妻儿都引上了这条革命道路,并为此有6位亲人血洒疆场,长眠天南海北。舍小家为大家毛泽东记事时,家里上有祖父和父母,下有弟弟毛泽民。祖父去世之后,添了小弟毛泽覃。后来又增加了弟嫂王淑兰、堂妹毛泽建。其时,可谓人丁兴旺,家业兴隆。但毛泽东父亲毛顺生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父亲留下的包括13间半瓦房、20亩水田和经商铺面在内的家业,由毛泽民夫妇掌管。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从1920年读第一本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起,始终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阅读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马恩列斯的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章,他读了很多,有的不知读过多少遍。《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毛泽东能熟读成诵。他读马列著作的特点是,有重点地读, 认真反复地读,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