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对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 ,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社会主义波澜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也不可能为这些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也都进行过艰辛的探索,但总的来讲,都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获得新的发展,就必须在这两大基本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这两大基本问题的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3.
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每前进一步,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它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思想保障.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的思想解放.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一以贯之,这是坚持邓小平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地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深刻而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理论上科学地回答了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其核心是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我们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邓小平理论体系要求的角度,阐述了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正确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基本问题紧密相联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水平的提高,正是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思考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把握规律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形态如何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行动,实现它对当代中国的真理价值,集中表现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同质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重要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历了由"不是完全清醒"到逐渐清醒的发展过程.列宁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在实践中犯了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错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解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总结.江泽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冷福榜 《理论前沿》2002,(18):17-1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两个基本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致性的枢纽。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有其回答的基本问题和围绕基本问题展开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思想路线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科学发展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法制论、文化发展论、社会建设论、文明建设论、社会和谐论、"一国两制"论、群众论、党的建设论等基本观点,这些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和重要追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对社会主义具有极端重要性。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大问题的认识上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在对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开拓出了一条在全面改革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世纪难题.这一伟大成果,对社会主义的跨世纪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它主要围绕着三大基本问题和三大规律展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以人为本律、和谐发展律和共建共享律;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民心向背律、法定程序律和能力适应律;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律、协调发展律和可持续发展律。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探索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解决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历史课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创新和发展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拨乱反正中起步,在改革实践中发展,在总结经验中深化。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成果在于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怎样对待科学社会主义;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对待资本主义;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对待社会主义。进一步搞清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反复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文化、政治三个基本方面,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胡锦涛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理论境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那么,怎样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呢?由于邓小平理论是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因此,要正确评价它的历史地位,就必须把它放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来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面临的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一个重大课题。江泽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性。体现时代性,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始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头;把握规律性,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当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突出掌握三大规律;富于创造性,就要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着力解决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鲜明的问题意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基本问题,将理想性引导、批判性反思和规范性矫正有机统一起来,开启了中国道路探索新的征程,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主题,从属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主题,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题并行不悖、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