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更新农民观念,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河北农民观念尽管有了很大转变,但仍然存在传统保守、消费畸形、法制观念淡薄、重男轻女等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观念。造成河北农民观念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历史、体制、社会原因,又有农民自身因素。因此,应在健全农民观念更新的基础设施、引导农民树立新观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思想观念整合的趋向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培育新型农民首先是整合和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思想观念整合的趋向标,要整合引导农民把思想趋向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规划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同时强调,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建设“主角”——农民。农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背景,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培养农民的五大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背景,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培养农民的五大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许多有益的启迪:一是政府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农民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民生活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既要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又要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要真正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培养新型农民;着力点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治保障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真正带给农民实惠,力戒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重在实干,必须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和直接受益者,他们有高度热情,向往富裕、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要顺应群众的要求,进一步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要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如果农民的意愿不受尊重,其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对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没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就不可能有农村真正的变革与发展。要把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力量源泉,发展农村教育事…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注重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只注重改善提升基础设施条件,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组织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始终是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教育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要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民教育,使现实中的农民和未来的农民具有更高素养和新知识、新技能,懂得经营与管理,成为知识化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这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做到位、做扎实,就必须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谋划为先,力求协调发展;坚持发展为要,加快富民步伐;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倾力建设政通、祥和、富裕、平安的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农民自始至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民组织又是新农村建设得以推进和完成的生力军.在社会转型期,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成败.所以,进一步加快、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探析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路径方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笔者2009年参加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涉及的问题很多,工作很具体,任务很艰巨.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党委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需要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需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乡镇党委,基础在农村党支部.只有乡镇党委高度重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管理科学,组织到位,才能把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动员和组织起来,有效改变农村贫困面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就乡镇党委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村党支部是建设新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的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的主体等三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事业,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农民最有发言权。因此,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贵阳市有116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9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3%  相似文献   

18.
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贫困山区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制约,发展缓慢,需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要采取有效的适合贫困山区特点的各项帮扶措施,才能加速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其中,农民素质提高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国家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问题、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农民医疗保险问题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务必落到实处,才能见到成效。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党的工作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加强这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对铜仁地区而言,新农村建设要注意解决当前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以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重点;以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目标;引导和组织农民建立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逐步增强和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