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南 《今日浙江》2013,(14):30-31
风云浙商,聚焦农业。近年来,嗅觉灵敏的浙商找到了投资的新渠道,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现代农业的主平台——"两区"建设。绿城集团"挥金如土",在嵊州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体;浙江青莲获风投大举挺进杭州生鲜猪肉市场;网易现代农业园在安吉县开工建设;正泰集团到遂昌开发茶叶籽油等。工商资本和现代农业一拍即合的美满姻缘背后,有推进农业  相似文献   

2.
浙江站在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的新起点上。眼下,从杭嘉湖平原到西南山区,从金华盆地到浙东沿海,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各级各部门心系两区、落实两区、推进两区,把这台事关浙江未来发展的现代农业大戏,演绎得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3.
王辉 《政策瞭望》2011,(2):26-28
近年来,诸暨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的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总体目标,深入开展"两区"创建、生态循环、主体提升、服务拓展等"六大行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两区"建设成浙江农业"热词" 今年以来,"两区"建设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这一农业建设中的新名词在浙江大地上不断被提及。  相似文献   

5.
从"千万工程"到"五水共治",从"三改一拆"到"四边三化",随着浙江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省3万多个村庄正与美结缘。行走在浙江新农村,河流清清,绿野成顷,间杂茂林,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美丽乡村,是浙江大地的寻常风景。从"千万工程"到"五水共治",从"三改一拆"到"四边三化",从平原绿化到村庄绿化……近年来,随着浙江一系列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组合拳的深入实施,一条条河流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两岸绿意盎然,全省3万多个村庄与美结缘。从污染顽疾到田园亮点在安吉县梅溪镇,蔡向前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行走浙江大地,常常惊叹于浙江农民的创业激情和农村迸发的活力。如何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和蔬菜?如何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去创造更多的财富?浙江人成为探索的前行者。连片的高产粮田、连绵的大棚设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载体,"两区"建设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11,(24):66-67
"十一五"以来,我省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省和现代农业建设,以农业"两区"和新农村建设为平台,积极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农业农村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是积  相似文献   

8.
毛建民 《今日浙江》2011,(19):34-35
去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重大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把农业两区建设作为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作为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的主平台,积极创新理念、创新机制,真抓实干,农业两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杨天慧 《今日浙江》2014,(14):20-21
正提升农业服务能力,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维生素"。自2008年以来,浙江把农业服务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培育服务主体和拓展服务领域为两个抓手,开展农业服务提升行动,实现信息能满足、土地能流转、技术能提供、作业能服务、产品能销售、资金能借贷,为农民朋友提供便利。浙江农民很惬意"事"来张口,"技"来伸手"谢谢农民信箱,帮我把信息传递出去,我养的家禽才能顺利卖出去。"年  相似文献   

10.
<正>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县",发展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土地流转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传统的"一亩三分地"的家庭农耕模式中走出,一个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型经营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新型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使这里发生了巨大与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杨佩 《协商论坛》2013,(3):31-32
对于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来说,每年3月赴京参加全国两会,都有一个温暖的"年度记忆"。从"九盼"到"九喜",从"九喜"再到"新九盼",这位农业界别的"明星委员",自2010年以来曾多次对话温总理,把农民增收期盼带给最高决策层。一边是虚心倾听民意的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21,(11):30-4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系统观念"五大工作原则",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四大战略定位",按照到2025年、2035年"两阶段发展目标",坚持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吊高胃口、不搞"过头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创造性系统性落实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浙江示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特制定"十四五"时期实施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个世纪的"粮袋子"、"菜篮子"工程,到如今的"发展现代农业",表明中国的农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与以往那种以解决温饱为目标和建立在传统粗放生产基础上的农业发展不同,现代农业不仅要为满足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数量更多的农产品,还要提供质量更高,并能为农民带来更多收入的农产品,这就必须转变传统粗放的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精品农业.  相似文献   

14.
结合浙江农业发展的现状,在"十一五"期间,浙江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以下10个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政策瞭望》2012,(3):25-26
加快培育新型主体,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农业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三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围绕农业"两区"建设,大力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10,(6)
近年来,平顺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实施"四位一体"战略的具体要求,高扬旅游龙头,主攻绿色生态,全面推进"双五"战略,向"五大"目标挺进。成功申报了太行水乡、天脊山两个国家4A级景区,成功举办了全省、全国两个造林绿化现场会到平顺的召开,承办了全省扶贫(两区)开发工作现场会和中央彩票公益金现场培训会。  相似文献   

17.
《宁夏政报》2016,(5):46-48
正宁政办发[2016]1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关于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开放宁夏建设的意见》(宁党发[2015]22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突出"一特三高",聚焦优质粮食和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优势产业,以引进区外"农字号"产业化龙头企业,吸引区内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领域为重  相似文献   

18.
马振涛 《今日海南》2011,(10):36-37
建设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是国家赋予海南的重要使命。海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建设好"五基地一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海南离现代农业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如何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我们走访了海南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重镇——三亚市崖城镇。自发形成的传统农业形态在崖城已发挥到极限,未来更大程度地挖掘农业潜力,实现高附加值,就必须通过推进农业的二产化和三产化,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中国国情和浙江的实际,浙江应该借鉴荷兰经验,走荷兰式的现代农业道路.荷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欧洲小国,其人口密度与浙江省相似,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但是荷兰农业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荷兰的农产品出口位居世界前列,尤其在畜牧业、花卉市场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浙江人地关系与荷兰比较接近,资源格局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农业资源具有多样性,但耕地面积不多.很显然,从总体条件看,浙江的现代农业不能走北美式的土地与技术密集型的道路,而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走荷兰式的劳动与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推进"五水共治",改善生态环境,吹响了全面建设美丽浙江的集结号。农业以土而立、以肥而兴、以水而旺,水是农业的重要资源,也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社会协力治水的大环境下,浙江发展生态农业大有可为。农业治水迫在眉睫近年来,我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按照生态省和美丽浙江建设总体要求,完善法律政策,创新推进机制,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