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腹泻在断奶仔猪中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在养猪生产中 ,仔猪大多在 2 83 5日龄断奶。早期断奶虽能显著提高母猪的年繁殖力和饲料利用率 ,但由于仔猪抵抗力差 ,易在断奶后 3 12d内发生腹泻 ,导致仔猪生长停滞 ,甚至死亡。笔者选用痢菌净、杀痢王透皮剂、庆大霉素、氟哌酸和三七二止泻灵对某原种猪场断奶仔猪腹泻病例进行了治疗试验 ,目的是筛选治疗断奶仔猪腹泻的最佳药物。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痢菌净 :北京市兽药厂生产 ,批号 990 3 0 4;杀痢王透皮剂 :广西生物制品厂生产 ,批号 98110 9;庆大霉素 :…  相似文献   

2.
早期断奶应激(EWS)对仔猪的生长、体重、行为和发病率均产生较大影响,给养猪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试验分为2组进行观察,Ⅰ组为28日龄断奶仔猪98头,Ⅱ组为35日龄断奶仔猪96头。断奶后第1d,平均每头日增重分别为10和30g;第10d分别为113和128g;第20d分别为422和477g。早期断奶应激使仔猪昼夜行为发生改变,兴奋、追逐和争斗时间显著增加,休息时间减少。断奶前1d,平均休息时间占70.84%,活动时间占20.83%,采食时间占8.33%;断奶后第1d分别为25.00%,62.58%和12.50%;断奶后第5d分别为50.00%,39.58%和10.42%;断奶后第10d逐渐趋于正常。早期断奶后使仔猪应激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平均总发病率为73.19%,死亡率为8.25%。其中腹泻发病率为49.48%,死亡率为5.12%;水肿的发病率为2.58%,死亡率为2.58%;咬尾咬耳综合征和僵猪综合征发病率分别为17.53%和3.60%,死亡率为0~0.5%。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 ,是由定植于仔猪小肠的溶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大量繁殖 ,产生毒素 ,被机体吸收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 ,以皮下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是断奶后1~ 2周龄仔猪的多发病 ,发病率较低 ,但病死率达90 %甚至更高。兰州市某猪场曾多次发生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是仔猪在哺乳期和断奶后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以腹泻为特征 ,具有群发性、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类消化道疾病。该类疾病的病因及病原复杂 ,长期困扰着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掌握该病在甘肃省的流行状况和危害程度 ,查清其主要致泻因素与病原 ,以制订相应的防制对策 ,笔者对 13个地 (州、市 )的3 4个养猪场进行了仔猪腹泻的病因学调查。1 调查方法1.1 在每个地 (州、市 )抽查 2~ 3个养猪多的县 ,每个县抽查2~ 3个有代表性的养猪场及专业户。通过走访、座谈和查阅有关资料 ,初步了解 1998~ 2 0 0 0年仔猪腹泻的发生及死亡情况。1.2 现…  相似文献   

5.
仔猪腹泻在甘肃省许多地区流行,危害相当严重,但有关本病病原的系统研究报道甚少。为开展科学有效地防治,尽快控制本病,促进全省养猪业发展,我们于1997年以全省34家规模化养猪场和69户专业户养猪场为对象,对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进行了系统研究。1材料1.1...  相似文献   

6.
1991年1~8月份,江苏某县发生和流行猪水肿病。我们对该区发生的疫情进行了调查,并分离出1株带987P粘附素的大肠杆菌。发病情况 1~8月份,该县苗猪产地几个乡的仔猪,发生了以水肿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年龄大多在35~60日龄,断奶前后均有发生,但以断奶后为多,发病后2~3日倒毙。多数病例出现于饲料突然更换之后,平均发病率为10%,病死率60%。临床症状 病猪少食甚至不食,间或拉褐色稀便,少数拉血便。眼睑、皮下水肿,下腹部指压后留下压迹不易复原。叫声嘶哑,对外来刺激如触摸等敏感。后期,呈现四肢乏力,倚墙或伏地,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发病率虽不高,由于诊断不确切和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却较高。流行情况气温变化大的春、秋季节以断奶后1~2周的仔猪多呈散发,且多为发育较好、生长快的仔猪;病情发展迅速,可在一两天内...  相似文献   

8.
调味剂印迹技术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章寿民王德芹1)(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昌330045)仔猪早期(3~4周龄)断奶可以缩短母猪从断奶至配种的间隔时间,增加产仔窝数,这对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养猪场提高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8月 ,江西省大范围发生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 (PRRS) ,继而在断奶仔猪群中发生一种以发热和进行性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经过 1年多的研究探索 ,初步认为本病由猪圆环病毒 (porcinecircovirus ,PCV)感染所致。1 发病情况本病主要发生于PRRS流行严重的猪场 ,往往在采用PRRS疫苗控制了PRRS的病情后开始发生本病。断奶仔猪在保育饲养阶段 ,于网上通栏饲养发病更为严重 ,发病率达 30 %~ 6 0 % ,死亡率达10 %~ 2 0 % ,甚至更高 ;而在传统分隔式栏舍中饲养 ,发病率为 5 %~ 10 % ,死亡率为 3%~ 8%。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年龄…  相似文献   

10.
猪蛔虫病是由蛔虫科(Ascarididae)的猪蛔虫(Ascaris SuumGoeze,1782)主要侵害仔猪的一种单栖寄生线虫病。全国性分布,对养猪业危害严重。为阻止病程发展和保护外界环境免受虫卵及幼虫的污染,开展了仔猪蛔虫成熟前驱虫的研究,以期预防本病流行。我们选择了江西省国营朱港农场自然感染的不同日龄的仔猪,进行了左咪唑成熟前驱虫试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