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2,(4):2+65
自1982年3月全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至今,南京路上民兵团员和志愿者传承雷锋精神、坚持每月20日开展学雷锋为民服务已整整持续了30年。30年中,南京路学雷锋活动的项目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拓展,在深受市民欢迎的理发、磨刀、修补等传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为老服务、身心关怀、金融咨询、心理辅导等一批新的便民项目,最大限度地贴近了百姓需求。30年来,南京路学雷锋为民服务约62万人次,服务对象约330万人次,为群  相似文献   

2.
春风化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面对轰轰烈烈的街头学雷锋活动,也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学雷锋活动应如何向深层次发展?学雷锋,主要应当学什么? 各种形式的街头便民服务活动无疑形成了全社会发扬雷锋精神的良好的舆论氛围。但如果把它作为学雷锋活动的全部内容,则显然是仅得其枝叶,而失其根本。要使雷锋精神真正发扬光大,深入人心就得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挖掘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从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的本质要素——“怎样做人”上学起。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6,(7)
正北辰区广泛组织开展学雷锋"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活动长效化、常态化。在全区不同层面,树立了王秀敏爱心团队、万科为老志愿服务队、佳荣里志愿服务队、格桑花西部助学服务队等22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典型。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共建美丽北辰、共享美好生活""践行雷锋精神、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围绕困难群众、残疾人、空巢老人、农民工等重点关爱群体  相似文献   

4.
雷锋是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了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帮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在群众性学雷锋活动中自觉地发挥表率作用,本刊与《雷锋》杂志从第6期开始,共同推出"新时代学雷锋系列谈"专栏,陆续刊发一组相关文章,请予关注。本期推出第四篇——  相似文献   

5.
雷锋是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了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帮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在群众性学雷锋活动中自觉地发挥表率作用,本刊与《雷锋》杂志从第6期开始,共同推出"新时代学雷锋系列谈"专栏,陆续刊发一组相关文章,请予关注。本期推出第三篇——  相似文献   

6.
2014年3月1日,甘肃省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高校工委在兰州联合举办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理论研讨会,省直有关部门、省内各高校、各市(州)委宣传部、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代表,以及部分论文获奖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三月五日是老一辈革命家发出学雷锋号召的日子。每年三月各地免不了都在开展许多学雷锋活动。学习雷锋精神,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学雷锋不能只满足于开展一些“活动”。所以有人建议,学雷锋应当从一般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正站在今天的中国这样一个时代高度,为了进一步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有必要把雷锋精神置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代背景和理论框架中做进一步深入的考察,进而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进一步理解、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一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加速转型期,这是一个"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样一个经济大发展、生活大变动、社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学雷锋二十七周年,满足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需要,大型彩色展览图片《学习雷锋精神》将在三月上旬出版。 《学习雷锋精神》这套彩色展览图片的內容包括: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雷锋精神,直接影响着人们学雷锋的热情,关系到学雷锋活动的健康开展。在新的学雷锋热潮面前,应首先求得与“雷锋精神”真谛更接近的共识。雷锋精神是雷锋同志思想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过去。有人把雷锋精神中坚定的政治信念。说成是“感恩报答”;一些提倡高消费的人,有意宣扬雷锋有皮夹克、料子裤,证明雷锋精神中也有所谓的  相似文献   

11.
方蕾同志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弦乐科主任、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她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称赞。她所任教的学生曾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音乐比赛中获奖,多次受到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表彰。2001年荣获文化部优秀指导教师奖,  相似文献   

12.
钱锋,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先后主持完成了50余项国家、省部级和企业(重点)的科技攻关项目研发,获得2002年和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和5项三等奖;作为第一发明人已授权9  相似文献   

13.
刘媛 《学理论》2010,(26):188-189
现在见到的研究李叔同对丰子恺的影响的文章中,大都只提到佛教思想影响方面。然而,仅仅从这一方面看是远远不够的。鉴于此,主要从李叔同对丰子恺的艺术启蒙和世界观的影响两方面进行阐述,试图更全面地介绍李叔同对丰子恺的影响,更深层次地了解两位全才性艺术家的思想全貌。  相似文献   

14.
巴文泽 《学理论》2012,(12):1-3
冯友兰先生一生致力于高校教育,有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术独立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冯先生在学术独立的维度、举措、意义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认识,对我们当下的高校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5)
共产主义道德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应有之义。在当代,重构共产主义道德,以新的时代精神引导社会回归良好道德风尚成为重要任务。通过对雷锋精神的学理探讨,为共产主义道德寻找理论突破口,重新唤醒人们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6.
王轶楠 《学理论》2014,(3):49-50
冯友兰先生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尤其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的学术研究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所带来的近乎毁灭的打击,而冯友兰先生正是在这种颠沛流离之中完成了"贞元六书",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这同样也是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以《新理学》为主要材料入手,来对冯友兰"新理学"之"新"在何处做浅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孔海彬 《学理论》2011,(2):237-239
冯桂芬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采西学教育思想是其整体教育变革思想中的闪光部分。设立新式学堂、改革教学内容从而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是其主要内容。在这种教育变革思想中,从新式学堂的设立到教育内容、培养目标以致学生的出路设计上,都体现出了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央一系列政策安排和组织活动为新时代学雷锋活动开展提供了顶层设计。雷锋学院的诞生和建设标志着雷锋精神教育基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与提升,立足岗位学雷锋成为新时代最鲜明的指向,学雷锋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雷锋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成为新时代人们文化自信的自觉创造与坚守。这些主要成果及经验为把新时代学雷锋活动推向前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是冯友兰诞辰125周年,逝世30周年,特以此文以致纪念。20世纪90年代,冯友兰撰著和出版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亦即《中国现代哲学史》,被学界一些朋友称为冯友兰"回归自我"的代表作。冯友兰的《中国现代哲学史》总体上是"接着"前六册讲的,有连续亦有超越,并形成了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的自身特色,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诠释框架和评价标尺,规定了独到的中国现代哲学史的开端,从广义的哲学史定义出发展开叙述,用"双维"标准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进行分类,对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的"理学"和"心学"进行了逻辑化分析,但冯友兰对中国现代哲学史的研究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现代中国哲学史的开端、现代"理学"的界定、现代"心学"的谱系等。探讨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认知,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也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以及中国哲学史的书写范式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建构中国哲学史的毕生努力中,早年的冯友兰所建构和确立的乃是以西方哲学为标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是"哲学在中国",而晚年的冯友兰最终所建构和确立的却是注重人生反思与精神境界的"中国哲学的史"、是"中国底哲学".冯友兰以其建构中国哲学史的毕生努力告诉我们,现代化的中国哲学必须是、而且也只能是有着我们自己的民族特殊性的"中国底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