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是两国关系不断深化与发展的体现,它对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辽宁省是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中俄“国家年”组委会下设的地方组成员。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期间,辽宁省举办了一系列活动,2007年辽宁省经贸代表团赴俄参加了俄罗斯“中国年”大型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国家展”。按照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加强中俄地方合作的方向,辽宁省将充分利用中俄互办“国家年”提供的机遇,“不断探寻”与俄罗斯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努力夯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具体而言,就是充分利用中俄互办“国家年”为辽宁省在对俄投资、发展商品贸易、科技合作、旅游合作和劳务出口等五个经贸合作领域提供的机遇,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承办,以“推进中俄区域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的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于2006年6月14日至15日在哈尔滨华融饭店举行。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本届论坛的召开又处于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5周年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际,因此,本届论坛比往届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大约300位中俄两国政界人士、资深学者和企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中俄区域合作与东北亚区域一体化;中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中俄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治国之本,发展之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突出了“一带一路”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017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同到访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正式公布了中俄共同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这是十九大之后提出的首个“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2017年12月5~6日,吉林大学和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共建的中俄二战抗战及战后国际和平研究中心在长春举办中俄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吉林大学中俄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和《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参与举办。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吉林省政府有关厅局的领导、中俄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以俄军科院海洋部部长—国防部顾问赫梅利诺夫海军上将为团长、俄北极研究院院长米奇科院士、俄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尼克马杜林院士(因故行前委托罗津斯基教授代其发言)、俄国际交通研究院专项规划分院院长鲍列伊科、俄青年海洋联盟维尤金主席、俄远东发展部驻滨海边疆区总代表阿夫拉莫夫、俄扎鲁比诺港总经理布林等组成的俄军科院代表团参加了研讨会。中俄中心签署了继续共同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合作研究的备忘录。研讨会突破了以往相关研究重点阐述意义背景、国际影响和设想推演的局限,对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合作的内涵发展和北极航道建设提出了务实和有创意的新观点、新方案,取得开拓性成果。谨整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篇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中俄两个相邻的世界大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期,因此,中俄经贸合作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相邻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具有广阔的前景。2007年8月20日,中俄两国几乎同时正式推出了东部地区发展战略,把加强和扩大两个相邻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高到了战略高度。“网”型经济合作模式是两地扩大经济合作与交流,推进合作向全方位、高层次方向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现有合作成就的基础上,四川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面临着中俄两国高层重视、两国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双方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等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多方位优势,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建立对俄协调机构,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阐述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梅普组合"时期中俄美三角关系的变化。随着俄美关系的缓和,美国已将遏制战略竞争者的矛头对准中国,但这种遏制已经与冷战年代有着很大的不同,是接触中的遏制。同时,中俄战略协作出现了以往没有的政治与经济平衡发展的势头,快速发展的美俄经贸合作和能源合作对中俄相关领域的合作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俄“国家年” 合作新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举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元首做出的政治决定。这是今明两年中俄关系的主线,也是两国对外关系中的大事。“国家年”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双方政治互信,推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人文等各领域合作,宣传《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巩固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激化大国战略博弈,推动地区格局分化重组,恶化半岛紧张局势,致使地区相关国家深受其害. 首先,“萨德”入韩激化大国间的战略博弈.中美俄是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三大力量,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又是中美俄力量直接交汇的战略博弈场所.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唯我独尊,大搞霸权主义,但中俄继续保持战略报复能力,对美国构成一定的牵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患上严重的“霸权焦虑症”,将中俄牵制和反击美国霸权主义的行为视为“挑战”和“挑衅”,加大防范和围堵.  相似文献   

9.
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迅速推动中俄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它必然要求有一个新模式的出现.该文首次提出了中俄区域"伞"型合作的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促进中俄区域合作地区的振兴;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多个产业合作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命题;提出了以中国东北与俄东部地区合作为支点向周边国家辐射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理念;提出了在互补基础上的互动合作是实现中俄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是稳定的能源出口大国,中国是能源短缺的进口大国。俄罗斯丰富的能源以及稳定的供应能力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俄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仍存在着许多障碍。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战略使两国能源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对能源的争夺使中国与俄能源合作开发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俄罗斯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也阻碍着中国对俄能源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省社科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是一个精心打造的促进中俄两国政府间、实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积极对话和高端人才思维互动交流的平台。双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实业家聚集一堂,以推进中俄区域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共谋中俄区域合作发展大计,探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这对中俄经贸科技合作的战略升级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本届论坛举办成功,收到实效。中俄双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实业界人士对论坛反响很大、评价很高。一、中俄各界…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蒙古是东北亚地区的陆权国家.奥巴马执政以来减少与俄罗斯在东北亚的对立,树立蒙古为亚洲“民主典范”的标杆,挑动东北亚陆权大国竞争、动摇大陆纵深安定局面,进而控制中国崛起对美国区域优势的冲击.中国应从战略高度,稳定中俄、中蒙合作,夯实“倚陆向海”的地缘基础,化解美国对俄蒙战略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俄双方相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远东振兴规划,中俄合作交流出现了新的趋向和前景。辽宁发展对饿合作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性,而且发展对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因此,辽宁省应抓住俄罗斯实施远东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积极参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这对于提升辽宁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刚 《东北亚论坛》2006,15(4):58-62
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是区域内各国可以先行的和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应当走“区域发展、梯度重点推进”的实施战略,要以中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利用作为推动整个区域林业经贸合作的切入点,以林业直接投资合作的启动为现实起点,以中俄林业经贸合作作为整个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的突破口来带动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中俄林业经贸合作政策基础中俄林业经贸合作是两国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运行受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颇深。20世纪末,中俄两国领导人将两国关系定位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森林工业列入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近年来两国政府一直都不断发布有利于中俄林业合作的政策性条文。与此同时,俄罗斯一些州区的优惠政策也为中俄林业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总之,中俄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为两国林业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1.中方在对俄林业合作中表现的积极态度中国是木材需求大国,自实施“天保”工程后,大幅度削减采伐量,年木材缺口达…  相似文献   

16.
中俄科技合作既是中俄经贸的一个新增长点 ,又是推动中俄经贸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简要地总结了哈尔滨市近年来从俄罗斯引进人才、技术和中俄科技合作及合作区建设等方面的成就 ,并指出了对俄科技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经济危机使俄科技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但俄在重点科技领域中有 4 0 %的项目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把握时机 ,充分有效地利用中俄科技结构的互补性 ,加快中俄科技合作的进程 ,文中提出了 5项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10日,“2007——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形势分析”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一俄罗斯/独联体研究中心主办,邀请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就当前中俄合作领域中的能源、科技、军技、农业、经贸、金融、地区合作,俄入世谈判及对中俄经贸关系的影响,中俄关系中的美国因素,技术贸易壁垒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为深入研究上述课题、协助决策部门制订对俄经贸合作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既是工业大市 ,又是农业大市 ,加强同俄罗斯的农业合作 ,是哈尔滨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进入 2 1世纪 ,中俄农业合作形势有了新的变化 ,哈尔滨同俄农业合作出现了新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 ,哈尔滨如何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人力优势 ,进一步开展对俄农业合作 ,将对哈尔滨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林澍德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4):15-15,17
今年是中俄两国元首决定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今天又是第1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的前夕,这更使得我们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的成功召开显得格外重要和有意义。这次论坛对于提升哈洽会的国际化水平,推动中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研讨和解决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等诸多方面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和巨大影响。黑龙江龙兴国际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为了贯彻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关于到2010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力争实现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促进我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而专门创建…  相似文献   

20.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1996年建立以来,经过两国政府与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培育,进入了日臻成熟、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2001年7月,双方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世代睦邻友好和全面战略协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已经扩大为“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2003年5月,胡锦涛主席首次成功访俄以及9月举行的两国总理第八次会晤,又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双方的《联合声明》指出:“为巩固和扩大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双方商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