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猴子与贪官     
前不久读了几则关于猴子的故事,颇感有趣,也引人思考,从中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逐步走向堕落的轨迹。一相传一个岛上住着一群猴子,其中一只猴子负责每天早晨分给每只猴子一只桃子。起初,管桃的猴子的做法是来一只猴子就随便挑一只桃子,但后来,它发现桃子有大有小,有新有旧,于是在前一天晚上就把桃子按好坏编号,第二天再根据自己的好恶分配。逐渐地,管桃的猴子在众猴子中吃香起来。一旦关注到权力的“另类价值”,权力的使用就开始变味。胡建学在任泰安市委书记之前是比较廉洁的,到泰安任职之后,逐步发现了手中的权力尤其是任用干部权力的魔力,…  相似文献   

2.
易边 《学习月刊》2013,(5):34-34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日出而食,日落而休,日子平淡幸福。一天,一名游客把手表落在了树下,被一只猴子拾到了。聪明的猴子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每只猴子都向它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它来规划。就这样,这只猴子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猴王认为这是手表带来的好运,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工夫不负有心人  相似文献   

3.
捉猴子     
正一天,我将儿子叫到身边,给他讲了一个少时的陈年趣事:家乡有个孙老爹是耍猴的,养了两只猴。小孩子们都喜欢围着他看猴子表演。其中一只猴子年岁大了,身上黄毛慢慢脱落,懒洋洋的,杂耍动作也不利落。孙老爹便想到山上再捉一只小猴来接班。龙虎山里猴子很多,但都特别机敏,要想捉到一只猴子可不容易。一天,我死缠烂打地求孙老爹带我上山,想看看孙老爹捉猴的绝技。孙老爹好不容易才答应我,但又提  相似文献   

4.
听说山区有一种猴子,喜欢偷食玉米。当地的农民就把一只葫芦型的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在瓶子里放入猴子们爱吃的玉米。到了晚上,猴子见到瓶中的玉米十分高兴,就把爪子伸进去去抓。结果玉米抓住了,爪子却怎么也拉不出来了。直到第二天早晨,农民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依然不肯放开爪子。你一定会耻笑猴子的贪婪。这叫“拿得起”,却“放不下”。其实,不说猴子,就人而言,“拿得起”而“放不下”也是常有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拿得起”容易,咬咬牙,挺一挺,就能“拿起来,扛过去”。但要心甘情愿地“放得下”,却并非那么容易。所谓“放得下”,是一…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甲乙丙丁四只猴子放进一个大笼子里,大笼子的上方挂着一只香蕉。猴子见到香蕉,当然非常想吃,于是这四只猴子就争先恐后地够这只香蕉。猴子甲体格最棒,最先抓住了香蕉,但香蕉没被拉下来,反倒是拉下了一阵“倾盆大雨”,将猴子们浇得精湿。原来,科学家将香蕉作为一个装置的开  相似文献   

6.
猴子的苹果     
从前,森林里住着一只快乐的猴子。它自由自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饿了就上树摘新鲜的水果吃,累了就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休息。一天,它经过一户人家,看到这家的桌子上摆着一只碗,碗里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看上去太诱人了。于是,它一手抓起一个苹果,跑回了森林里。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有一个著名的路径依赖实验: 把五只猴子关进笼子,笼中挂一串香蕉。 实验人员安了一个喷水装置,只要猴子去拿香蕉,水就会喷向笼子。 一只猴子去拿香蕉,结果大家都被喷射了。其他四只猴子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共识:别去动香蕉。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领导者不懂得如何锁定责任,责任这只猴子就会在公司中跳来跳去,最后导致责、权、利的不对等。在不少企业,总会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领导总是没时间,下属总是没工作"。为什么?从猴子管理法的法则来看,原因就在于责任这只猴子从下属身上,跳到了领导的肩上。所以,在讲员工执行力的时候,其实讲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员工学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9.
近日,读了两则关于动物的故事,感慨颇多. 其一是说猴子的.在非洲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上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了.人们常用这种方法捉住猴子,因为猴子有个习惯:不肯放弃到手的东西.于是,猴子就成了这一悲剧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他5岁的时候,全家从美国搬到了香港。他就在当地的一所小学读书。上学第一天.调皮的他就把同桌女生的辫子给剪掉了。校长对此极为恼火,罚他打扫卫生一周,他却利用这段时间到后山偷桃子吃。  相似文献   

11.
期盼发展     
与家人一起去动物园,猴山是非去不可的。那些“大圣”的同类,端的伶俐可爱。不知怎的,迅翁关于猴子的一段议论映入脑海,一丝悲哀袭上心头,按照猴子们的先天资质,是有可能发展为人的呀,只因第一只猴子试着直立行走,便被同伴视为“异端”,置于死地。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猴子仍然是猴子,那是“安于现状,不谋发展”的必然结局。品味猴的悲剧,足以使人警醒,只有把发展作为永恒的主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保持勃勃生机,否则就会停滞,乃至窒息生机,就会面临“球籍”不保的危险。经过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发展是硬道理”这…  相似文献   

12.
在非洲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办法捉住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惯:不肯放弃已经到手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有一年五一节,我们一家三口去动物园看马戏表演。表演的过程很精彩。但就在猴子表演时,出了一个意外,那只穿粉色裙子的小猴子,竟然不听驯兽师的命令,自顾自地骑着  相似文献   

14.
《庄子·徐无鬼》载,吴王坐船游大江,攀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有人来,惶惶然四散,躲入荆棘丛中,唯有一只猴子洋洋得意地跳来跃去,故意卖弄灵巧。吴王拿箭射它,也被它敏捷地将箭接住。吴王下令左右侍从一齐趋射,那猴子顿被箭雨射穿。吴王对随同游行的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啊,夸耀自己的灵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对我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警惕呀!唉!不要拿你的神气去向人耍骄傲呀!”颜不疑回到家里,就拜贤人董梧为师,尽力除掉自己的骄气,屏去声色,辞谢显荣。过了三年,全国的人都赞誉他。庄子的这则寓言,旨在说明老子所说的“企者不立”,即爱抬起脚跟站得高的人站不牢。喜欢卖弄聪明的人,免不了要作吴王箭下的猴子。“一狙搏矢”遭杀身之祸,就在夸耀和骄傲。与之有相同之意的词语  相似文献   

15.
<正>夏日时节,革命老区瓮安,脱贫攻坚"大比武"热潮涌动。因地处乌江河畔的低热河谷,瓮安县珠藏镇丰岩村比周边其他乡村的气温更高些,长势喜人的玉米丰收在望。走在村寨的小径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果林映入眼帘,村民敖德勋刚从果林里出来,准备将满满的一车桃子运往县城去卖。"我们村的水果都是当天采摘当天卖,很新鲜,比较好卖。"敖德勋微笑着说,前一天的一车桃子在路上就卖完了。对敖德勋来说,有三件值得高兴  相似文献   

16.
有舍才有得     
佚名 《当代党员》2006,(1):59-60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地上安装一个小木盒子,把猴子爱吃的坚果装在里面。木盒子上开有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把前爪伸进去,但在抓住坚果后,猴子的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之所以能够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是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我们不禁要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呢?但笑完猴子后,如果再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是否还笑得出来呢?  相似文献   

17.
<正>在非洲的热带丛林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们捕捉猴子时,通常是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其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据当地人讲,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人们常常能够用这种办法捉到猴子。猴子的一次次落网,验证了"伸手必被捉"的常理,解读了贪不得、腐不起的道理。在古代,许多清廉官员都深谙此理。明朝时,有个叫周新的人,担任按察使后,就一直严于律己,廉洁从政。  相似文献   

18.
<正>西方国家也有腐败。但就如一筐桃子,由于能够将烂桃子挑出来,扔掉,所以保持了整筐桃子的新鲜。国际透明组织每年都进行全球范围的国家廉洁度和腐败排名,最廉洁的十几个国家除新加坡外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也有腐败。但就如一筐桃子,由于能够将烂桃子挑出来,扔掉,所以保持了整筐桃子的新鲜。国际透明组织每年都进行全球范围的国家廉洁度和腐败排名,最廉洁的十几个国家除新加坡外,都是西方发  相似文献   

20.
“住嘴,你这只猴子!……你的名誉将受到诅咒,你这个叛徒!”2003年3月,距离伊拉克战争开战前两星期,在伊斯兰国家就伊拉克问题召开的紧急首脑会议上,一名伊拉克官员公然大骂一名科威特外交官。这个令人惊愕的主角就是伊扎特·易卜拉欣·杜里,在美军的“扑克牌通缉令”中排名第六的“梅花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