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莉 《世纪风采》2010,(2):14-17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鲁迅,恐怕绕不开冯雪峰这个名字。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冯雪峰就以作家和党的文艺领导人(曾任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的双重身份,活跃在上海文坛上。他与鲁迅关系相当密切。可以这样说,鲁迅是因冯雪峰而密切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也才有了后来毛泽东对其“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赞誉。  相似文献   

2.
1929年,上海文坛正处在反革命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中。然而,一位没参加左翼文化组织的青年作家,却大胆地把毛泽东作为正面形象写进了小说。他就是徐雉。 徐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五四”时期的诗人和  相似文献   

3.
在许世友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要数毛泽东。他对毛泽东的敬重、忠诚、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把自己喻为毛泽东的"匣中宝剑",毛泽东指向哪儿,他 就杀向哪儿,士为知己者死,剑为识己者啸。  相似文献   

4.
傅连暲与毛泽东的深情厚谊刘耀宗傅连与毛泽东的情谊是从1929年3月红四军解放汀州城时开始的。一天,毛泽东同朱德来到福音医院,这是傅医生第一次同毛泽东见面,他陪同毛泽东等视察了医院,并为毛泽东仔细检查了身体。这次会面,他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1995,(10)
毛泽东散步不走回头路张耀祠的职责是保卫毛泽东、保卫中共中央,负责安排毛泽东的衣、食、住、行。多年来,他生活在毛泽东身边。我向他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尔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观看现在许多关于毛泽东的电影,你觉得演得像不像?他爽朗地大笑起来说;“又像,又不...  相似文献   

6.
张阳普 《党史文苑》2008,(12):34-37
王光祈是五四时期中国著名的社会革命活动家,后来又成为著名的音乐学家。五四时期,他和毛泽东在共同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有过一段使毛泽东终身难忘的交往。全国解放后,在陈毅两次回四川时,毛泽东都托他查询王光祈及其家人的下落,可见毛泽东对王光祈的深情厚谊。那么,王光祈是何人?他有什么惊人的壮举使毛泽东几十年都铭记在心呢?他和毛泽东的友谊又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3,(7):53-53
《为什么是毛泽东》任志刚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06 毛泽东,一个必将永载人类史册的名字。历史绕不过他,当下绕不过他,未来也绕不过他。毛泽东的伟业有多大呢?作为一位政治家,  相似文献   

8.
他心里总有一团炽热的火李育凡转眼间,和谭谈相识22年了。那时,我们同在一座煤矿,都是青年工人;不同的是,他长我几岁,且在文坛上已小有名气,是我写作的启蒙师长。后来,他蜚声文坛,我们终于分别了。我仍在煤矿,他进了省城,当记者、当作家、直到担任省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9.
性情     
简奕 《红岩春秋》2023,(3):76-77
<正>毛泽东爱辣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访问延安,采访了毛泽东。他饶有兴趣地记述了毛泽东喜爱辣椒的情形:作为湖南人,毛泽东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他首先举出他的本省湖南,就是因产生革命家出名的。他又列举了西班牙、墨西哥、俄国和法国来证明他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罗斌 《湘潮》2013,(11):16-17
毛泽东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书法艺术被书法界尊为“毛体”。然而,世人只知道毛泽东的书法挥洒自如,雄阔奔放,酣畅淋漓,却不知道他的书法师法何人。考其源,毛泽东的书法能有如此成就,除了得益于他的堂兄兼塾师毛宇居外,更得益于他的书法教师孙俍工。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外祖母和母亲都笃信佛教。在毛泽东出生前,他的母亲文氏已生过两个孩子,均夭亡。1893年12月26日,文氏生下第三个儿子毛泽东,她唯恐这个儿子再夭折,将毛泽东寄养在娘家,拜后山龙潭口一块巨石为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他的小名就叫“石三伢子”。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3,(32):64-64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专业作家。他的文章源于他的政治生活。一般来讲,政治家的文章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文章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毛泽东之后有许多人学他,也写文章,还出书,但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基辛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与基辛格○王永钦不少人对基辛格博士的了解,是从他1971年7月秘密访华时开始的。周恩来曾称他是恢复中美关系的“先导”,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基辛格第一次访华,毛泽东没有同他见面,但是毛泽东密切关注着他这次来访的情况。不管每天会谈多晚结束,他...  相似文献   

14.
他帮助了毛泽东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10岁那年,从邻县湘乡娶来了一个比他年长3岁的童养媳——文七妹。这大概是按照韶山的习俗“女大三,抱金砖”而为之。毛泽东出生后,外婆家成了他少年时代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外祖父母和舅父等长辈的疼爱,而且几位表兄弟与他意气相投,友情甚笃。尤其与比他大9岁的大表兄文运昌更加关系密切,读私塾后,毛泽东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一类杂书,文运昌家里有不少藏书,毛泽东借来阅读,他俩还订了个“君子协定”,毛泽东每次向文运昌借书,都写借条,阅后及时归还再将它收回。  相似文献   

15.
1950年底,毛泽东的著名哲学著作《实践论》发表了。时任湖南大学校长的李达很高兴,他最快买来这本书认真地研读,并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怀着对毛泽东的深情厚谊,以一位资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学识水平,写出了《实践论)的学习提纲)等一系列文章。他的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毛泽东的哲学思想,高度赞扬了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实践,并充分肯定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他也直言不讳地写信给毛泽东,提出(实践论)中的错误。例如,毛泽东原来在(实践论)中写关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时,有这样一段话:“第一阶段是…  相似文献   

16.
孔从洲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围共两党都授予他中将军衔。他从国民党部队起义归来受到毛泽东的厚爱,毛泽东亲自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乐意和他结为儿女亲家。  相似文献   

17.
李焱平 《党史文汇》2013,(11):10-13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到,他始终维护群众利益,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既是毛泽东的重要思想,也是毛泽东的伟大实践。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制定了若干铁的纪律;为了切实贯彻这些铁的纪律,他从严要求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并且首先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毛泽东不仅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奠基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8.
回顾党的历史,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到,坚持走群众路线,既是毛泽东的重要思想,也是毛泽东的伟大实践。他用他的言与行,为我们树立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之所以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那是因为他始终在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相似文献   

19.
领袖的限泪     
黄纯芳  史宣 《党课》2011,(10):95-96
一代伟人毛泽东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无论革命战争年代形势有多么严峻,他都不曾有半点消沉,更不用说掉泪了。他先后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毛泽东虽然十分悲痛,但都没有掉泪。是毛泽东天生就无情吗?不!毛泽东感情十分丰富,而且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哪种情况下毛泽东最容易掉泪呢?  相似文献   

20.
一.正当毛泽东立马黄河,唱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之时,他和战友们收到了鲁迅和茅盾从上海发来的一封电信。 就在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的前两天,即1936年10月19日,毛泽东心仪甚深的鲁迅,在上海病逝了。 鲁迅在上海文坛举了10年进步文化的大旗,聚集了一支新文化大军。毛泽东从南方到北方钻了10年的山沟,带出一支“武化”大军。这10年,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极其特殊和辉煌的一页,而毛泽东却和这一页无缘,甚至无缘来阅读这一页的粗略梗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