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一生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和才华一度使他成为最受共产国际欢迎和重视的中国革命者。他是中国第一位赴苏俄采访的新闻记者;他协助共产国际代表,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他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八七会议"之后,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掌舵人。然而,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之后,他却被迫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屡遭王明一伙的打击和迫害,这一切,都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各种思想文化急剧变化。在此期间,陈独秀民主主义思想形成发展为比较完整的形态,并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化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他的国防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军事问题的基本认识,对于研究评价陈独秀早年在联共(布)强势指导下放弃大革命的领导权,乃至他一生对国防和军事问题的看法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文化巨人。他一生一次次试图与政治保持距离,却一次次身不由己地被卷入政治漩涡。他不赞成共产主义,也批评国民党,最终却走上了拥护国民党.反对共产党的路途。但作为与陈独秀齐名的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作为“问题与主义”论争的发起者。作为陈独秀、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建党先驱的友人,他却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尽管他信仰的是杜威的实验主义,但他的许多行动和影响,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他不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毛泽东语),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袖,对中国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一生经历坎坷,毁誉参半,但是民主是其终身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是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主线。陈独秀虽然没有亲自出席中共一大,但由于他在五四运动时期高举科学民主旗帜的巨大影响力,由于他对无产阶级新文化的热情宣扬,由于他为创建中共所做出的思想上、组织上的重大贡献,仍然被选为第一任书记,并连任五届,成为中共早期组织上、精神上的领袖。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在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曾提出了“多党制”的思想,并对国民革命时期我们党的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研究陈独秀的“多党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价他在国民革命期间的是非功过,更全面地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陈独秀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主要仔务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多党制”的思想。中共“二大”后,陈独秀放弃了1919年12月他自己在(新青年)宣言中声明的“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和过去及现在各派政党绝对断绝关系”①的观点,提出要用政治革命和组织各…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与中国近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在中国近代革命史、文化史、思想史、政治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中不仅积极参予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文章,发表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演讲,阐发了较为深刻而又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因此,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尤其是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陈独秀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如所周知,陈独秀从青年时代起,就积极参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者和立场坚定的革命者。但直至中国共产党创建前,陈独秀的主要社会职业却是教…  相似文献   

7.
黄道同志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著名领导人。他直接参与并领导了赣东北地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红军的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黄道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斗争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1927年 8月 1日,继周恩来等领导了南昌起义之后,毛泽东于 9月 9日领导了秋收起义;张太雷等于 12月 21日发动了广州起义。黄道就是在这期间回到家乡横峰姚家垅,和吴先民、雷夏等一起在楼底村、青山等地进行革命活动的。当年 8月,方志敏从吉安…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五四运动前,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后,他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主要领导者。大革命后期他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大革命失败后又成为取消主义派,他在晚年保持了革命气节。纵观其一生,仍不失为一位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1928年,莫斯科。 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中共代表瞿秋白走上讲台,向苏联同志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演讲他说:“……党孕育在‘五四’运动中,以1920年为其开端。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0.
范玉凤 《党史博采》2005,10(3):15-17
陈独秀,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五四运动前,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后,他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主要领导者.大革命后期他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大革命失败后又成为取消主义派,他在晚年保持了革命气节.纵观其一生,仍不失为一位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贾立臣 《世纪桥》2011,(24):18-24
陈独秀的一生跌宕起伏,变化多多,但是爱国主义思想却贯穿于他一生的始终。当他投身于中国革命大潮之中并受到艰苦的磨练之后,其爱国主义思想便逐步与中华民族的盛衰、荣辱完全融为一体。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陈独秀的爱国主义思想再度升华,逐步放弃党派争斗,淡化杀子之仇,愿与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共雪国耻,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奋斗到最后一息。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与政治运动密切相联而又纠葛不断,其一生复杂的线条注定了其生前身后毁誉不一的状况,注定了后人对其评价问题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陈独秀评价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陈独秀研究热”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苏联档案解密和新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出版,蒙蔽在陈独秀身上的问题和谜案的历史真相逐步浮出水面,从而逐步客观地还原了他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应有位置。  相似文献   

13.
张家康 《党史文汇》2007,(10):36-39
陈独秀和瞿秋白都是中困革命的先驱。和那个时代许多进步的知识青年一样,瞿秋白是渎着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而走上革命道路的;也和党内一些年轻的共产党员一样,瞿秋白是最早批评陈独秀的错误倾向的:他们二人都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衲,然而,当革命退入低潮,形势急转直下时,他们都没能挽狂澜于既倒,使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瞿秋白英年罹难,陈独秀盛年困厄,他们都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4.
谭译 《党史纵横》2001,(3):8-11
在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史上,陈独秀是第一位既有大功又有大过的争议人物.在"五四运动"和建党初期,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思想界的明星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那时候"南陈北李"的业绩和人格曾令多少有志青年所仰慕啊!然而,曾几何时,由于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几乎完全断送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尽管如此,有一点是没争议的,那就是陈独秀仍然不失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有生之年对辽宁的关注便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5.
祝彦 《世纪风采》2009,(1):27-30
无论是蔡元培,还是陈独秀,许多人都很熟悉。对于陈独秀,无论是从中国共产党历史方面,还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方面来讲,他无疑都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而对于蔡元培,无论是就中国近现代史,还是当代历史,把他的名字与今天仍然是年轻人向往的学府——北京大学联系在一起,无疑是为大家所熟悉、且充满崇敬之情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评析陈独秀对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认识,尤其是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对中国革命构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是陈独秀研究中分歧较大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 (一)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陈独秀在实践中开始思考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从初时的“劳农专政”思想,逐渐演变为中国革命须分两步走的认识。 1920年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称之为“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一 1928年,莫斯科。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中共代表瞿秋白走上讲台,向苏联同志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演讲。瞿秋白在演讲中说:“党孕育在‘五四运动’中,以1920年为其开端。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助手。他在中国革命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上作出了人人有口皆碑的贡献。他是新中国的功臣。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代秀代表。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从1929年起他就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成员之一。他又担任政府总理前后26年。他参加过党中央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许多重大决策,领导过多方面的工作。他在中央工作时间之长,工作方面之广,在党内领导人之中也是很少有的。他一生走过的道路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缩影。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他在1922年旅…  相似文献   

19.
他追求光明、献身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者;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因坚决拥护毛泽东同志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以反对“左”倾错误闻名于世;他矢志不渝、信念坚定,一生始终相信党、跟随党,按党的指示竭力工作;他任劳任怨、百折不挠,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位看似不起眼但却始终绕不开的共...  相似文献   

20.
张文学 《世纪桥》2009,(11):18-20
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陈独秀在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陈独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失误。正确认识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失误及其原因对于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