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姜甜甜 《侨园》2006,(3):8-9
据媒体报道,台商投资大陆日益呈现出大型化、集团化趋势。台“经济部”最新调查显示,八成一的制造业已选择投资大陆。多年来,台湾当局面对台商投资大陆猛增,一直采取阻止、限制的措施,而最近一年多来,更是屡屡设卡,打压台商投资大陆。当局对台商投资大陆采用多种办法打压台湾当局遏制台商赴大陆投资可谓处心积虑,通过多种手段打压台商。据台湾媒体报道,在陈水扁“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政策基调下,台湾当局针对台商赴大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从法律、资金、技术及人员管控等方面加强管理与限制。一是进一步通过司法与行政手段打…  相似文献   

2.
台商内在需求与大陆供给特点相结合,将使环渤海地区成为下一阶段台商投资新热点就整个中国大陆而言,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下一阶段台商投资新的热点地区。这一判断,基于对台商需求和大陆供给两方面的分析之上。可有效对接台资需求先来看看台商的需求。首先是台商自身产业拓展的需要。台湾经济经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3.
信息博览     
《侨园》1994,(5)
一项由台湾经贸部门委托产业界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大多数对前景看好,投资大陆有利可图是台商的普遍共识。该项调查报告显示,七成厂商认为大陆市场将会更加开放,另有一成五的业者表示起码维持现有水平,显示大多数台商对大陆经济改革及发展深具信心。  相似文献   

4.
2011年,受大陆"十二五规划"、台湾"黄金十年规划"及岛内选举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关注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发展变化外,有六个方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最近完成的一项大陆台商的调查报告表明,台商在大陆投资大型化、集团化趋势日趋明显,高科技产业及资本密集型产业已成为投资主流, 房地产、物流、金融、保险、证券、电信、医疗、服务业等领域是未来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6.
台商在大陆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兴公司(当时是以港资身份注册)算起,台商活跃在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30多年了。截止2007年7月底,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累计73000多项,台商实际投资447亿美元。两岸间接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之初,两岸相继入世,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掀起新一波的热潮,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空间将逐步扩大,台商投资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出现新的发展格局。首先,高新技术项目加速“登陆”步伐,并逐渐成为投资主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一次台商投资热潮时台商主要以轻纺工业为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5,(36)
在与台湾岛一水之隔的厦门举办投洽会,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发挥福建特有的对台区位优势和人缘优势,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兴业。历届投洽会都注重做好对台文章,凸显对台优势。每届投洽会均吸引数千名台商参会。同时,会上签订的台商投资项目也逐年上升。投洽会还将继续积极吸引台商赴大陆投资,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
台商投资的聚集效应,目前在祖国大陆已日渐形成。从十几年长盛不衰的珠三角,到目前已占台商在大陆投资60%的长三角,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特色的两个三角洲,在吸引台资的共同目标上,被虚拟为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已经颁布5年了。这5年,是投资大陆的台商心情舒畅的5年;在此期间,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仍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在处理与台商的经济纠纷中不能正确对待台商,有些地方甚至造成他们撤资或转投他地;有些地方实行  相似文献   

11.
王鹏 《侨园》2002,(1):33
进入新世纪,台商掀起了第三波投资大陆的热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以来,台湾岛内投资环境持续恶化,加上受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台湾经济景气不断下挫。而同时,祖国大陆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入世所带来的潜在商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设厂。随着大陆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重心的转变,台商投资大陆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东部台资面临产业升级与转移问题,而在承接台资转移方面,中部具有相当优势伴随着两岸关系新变化,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开始迈入新的历史起点。在此背景下,如何评估台商的大陆投资现状,台企进一步发展遇到哪些新问题,又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成为多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11,(10):37-37
2011年,受大陆“十二五规划”、台湾“黄金十年规划”及岛内选举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关注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发展变化外,有六个方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是台商投资大陆的第15个年头,实际投资额大幅跃升,一改较其他外资到位率偏低的弱势,标志台资在大陆正式进入第4个时期—生根、深耕期。1994年,大陆外资中台资仅次于港资,居第二位,截止1994年9月底,台资实际到位已达80余亿美元。这是台资自1979年登陆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1979年以来,台商投资在大陆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一、1979年至1986年:试探性时期。1979年,大陆酝酿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个别台商经过第三地区进入大陆,现在的一般看法是首家较纯粹的台资企业应在1983年左右产生。但从整个时期来看,台资企业甚少,零星分散,且形式隐蔽,手段也是试探性的,数额亦不高。但它已是一个新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台湾妇女界500多人在“立法院”的议会厅门前,兴行集会示威。她们举着大标语,上面写着:要求两岸法律制裁“一国两妻”者。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厂商纷纷到大陆去投资,时间一长,“金屋藏娇”、重组家庭者不少。有些台商大言不渐地说:“在大陆讨老婆比美国玩妓女还便宜。”有位台湾商界的女强人,她来大陆做生意。在广州的中国大酒店招待几位台商聚餐,几位客人每人身边均持着一位漂亮小姐,他们左右拥抱敬酒、喝酒。这些小姐名为秘书,实为台商的陪伴,如同妻子一样照料台商的生活。这位女强人还了解到这比台商均为陪伴秘书…  相似文献   

16.
上海成为台商投资重点地区罗康雄,仇长根由上海第十印染厂和台、港商合资的民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投资九百二十万美元,主要生产宽幅印花绒布,年生产能力四千万米。张刘仁摄当前,上海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地区。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最近公布的材料,以...  相似文献   

17.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公司(当时是以港资身份注册)算起,台商活跃在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近30年了.时至今日,台商在大陆的经营如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如何?将来的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著名的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升亮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4,(20)
由于大陆对有些“三资”企业产品的内销比例适度放宽,以及诸如百货零售业等允许外商投资经营,从而带动了新一波港台商投资内地大陆的热潮。不仅已投资的港台商人纷纷追加投资,扩大投资生产合作领域,未投资者或新投资者也希望尽快抢占一块“滩头阵地”。以便大举进军内地大陆市场。 尽管港台商人的投资行为及投资心理上有所差别,但在到内地大陆投资的态势上却有着许多一致的新动向,这都是受内地大陆市场经济启动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台商在上海历年累计的直接投资项目已达到880个,投资总金额8.2亿美元。台资由不显眼的地位,跃居所有在上海的49个国家、地区外资的第四位,名列香港、美国、日本之后。上海是中国大陆利用外资最早的一个城市,在1950年就同波兰合资组建了一家轮船股份公司,这是大陆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但台商涌入上海投资兴办企业仅5年历史,比首家台资企业1981年9月就在广东落户要晚7年。台资进入上海大  相似文献   

20.
王玉 《瞭望》1994,(17)
授予厦门特区立法权的议案,已在不久前结束的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据了解,由福建省36名代表联署的此项提案,在案据中列举了需要厦门拥有立法权的6项理由,其中与台湾有关的占4项。 作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密度最大的地区,厦门特区享有立法权对保护台商投资的合法权益、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具有怎样的意义?法律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斌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