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0年10月,李大钊和邓中夏发起成立了北方党的最初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邓中夏从此踏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 李瑛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李森的妹妹,通过李森,邓中夏与李瑛相识、相知,结为伴侣,一起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1928年,邓中夏前往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不久,李瑛也到了莫斯科。两年后,由于工作需要,邓中夏回国,李瑛因为有了孩子,不便一起行动,就暂时留在苏联。 邓中夏到上海后,组织上分配他担任全国总工会党团成员兼宣传部长。不久,他被派往洪湖,任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此时,  相似文献   

2.
《兵团工运》2011,(4):24
<正>邓中夏邓中夏(1894-1933)男,汉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党员。邓中夏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7,(3):123-123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4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  相似文献   

4.
墨铃 《新湘评论》2020,(7):54-55
“清操厉冰雪,赤手捕长蛇。”这副邓中夏在北大读书时写在自己宿舍里的对联,充分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打碎旧世界的勇敢精神。工运建伟业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何孟雄、李梅羹、罗章龙、朱务善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从此,邓中夏冲破反动政府的禁令,大量搜集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邓中夏是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5.
邓中夏退“委任状”: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  相似文献   

6.
高中华 《湘潮》2010,(7):16-18
<正>20世纪20年代末,米夫、王明等人在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宗派活动,破坏了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团结。邓中夏与瞿秋白一起与米夫、王明等人开展了长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委任状”送来时,他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8.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25):68-68
“丘贡诺夫”是周达文在苏联使用的俄文名字。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革命活动家,在斯大林“肃反”时被杀害。  相似文献   

9.
邓中夏是我党北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职工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原名邓仲澥,1894年生于湖南宜章县一个书香人家,二十三岁入北京大学文学系。他起初决心做个学者、文人,从五四时期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他早期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北京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兄长牵线 喜结良缘 1919年底,20岁刚出头的长沙学子李启汉,随毛泽东领导的驱逐军阀张敬尧请愿团来到北京.在湖南同乡、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的帮助下,李启汉进入北大旁听.邓中夏比李启汉大4岁,像兄长一样关照他,1920年5月又推荐他到上海华俄通讯社工作.在这里,李启汉与陈独秀、李达等结识,随后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邓...  相似文献   

11.
在邓中夏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暨邓中夏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一九九四年十月五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邓中夏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暨邓中夏铜像揭幕仪式。首先,请让我代表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全省6300万人民,...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1,(5)
正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湖南宜章人。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哲学系学习,1923年毕业。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曾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的行动。1920年3月,在李大钊领导下,与高君宇等人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10月,参与创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还是优秀的无产阶级诗人,创作了40多首诗歌,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真实描写了普通民众的苦难,大声呼唤人民奋起斗争推翻旧世界。邓中夏的“红歌”催人奋进,给人力量。他在觉醒年代觉醒。1920年3月,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邓中夏参加了李大钊领导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他又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14.
1915年秋,邓中夏由郴县中学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毛泽东的挚友蔡和森也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考入湖南高师,与中夏同分在文科乙班。杨昌济先生其时正在湖南高师和省立一师兼教。中夏十分崇敬杨先生的学识、理想和为人,他和蔡和森常在星期天到杨先生家拜访、求教。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三人在杨昌济先生家相遇了。蔡和森指着毛泽东向邓中夏介绍说:“这位就是我的朋友,一师的毛润之君”,就这样,邓中夏与毛泽东相识了。其时毛泽东求友之心甚炽,曾作过一署名“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  相似文献   

15.
1922年10月,蔡和森、向警予夫妇随同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了北京。当时,北京西山的枫叶已呈现火红的颜色,给萧瑟的秋天增加了无限的生机。党中央这时迁来北京是很适宜的,因为党的“二大”选举的7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有6名曾在北京从事过广泛的社会革命活动。其中陈独秀、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又是北方党组织的创始人,长期在北京工作;邓中夏、张国焘原是北大学生运动的领导成员,邓中夏还是北大学生会的主要负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2,(17):65
周达文,原名周达定,1903年出生在镇远县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中国共产党贵州籍早期优秀党员、革命活动家。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还是镇远道立中学三年级学生的周达文被推选为镇远道(黔东道)26县爱国学生运动的学生领袖,1920年因揭发弹劾贪官苛罚百姓被学校开除后与家人定居北平,就读于北大预科班。周达文在北大除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外,还广泛接触课外政治读物,成为早期学生青年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湘潮》1991,(4)
▲专题资料电视片《邓中夏》已于1991年1月22日在邓中夏烈士的故乡—宜章县太平里乡开拍,该片由中共宜章县委、县政府与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陈忠舜) ▲2月27日至28日,长沙市党史工作会议在郊区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布置了今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赖生亮 《前线》2012,(9):57-59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当时的记录和相关历史资料的缺乏,对于到底谁是出席中共二大的北京代表,党史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被提到的出席中共二大、来自北京的代表有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高君宇四人。张国焘作为上届中央委员是当然代表,并非是作为北京代表出席中共二大的,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争议主要集中在邓中夏、罗章龙、高君宇三人到底谁代表北京党组织出席了中共二大。  相似文献   

19.
试论邓中夏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为邓中夏诞生百周年而作吴家林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用此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邓中夏就是这批先进分子中突出的一个。在历史的洪...  相似文献   

20.
邓中夏在逆境中王文珍邓中夏,这位我党早期杰出的-人运动领袖,在王明宗派集团的打击迫害下,默默地度过了他短暂一生的最后岁月。然而,正是在这段蒙冤受屈的日子里、他那坚强的党性和崇高的品德,得到了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种祸莫斯科1928年4月,邓中夏怀着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