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武汉市乡镇企业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武汉市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武汉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为9,803.00万元,比1991年增加2,296.31万元,增长30.6%,全年上交国家税金31,294万元,增长了32.2%。占利润总额的61%。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区县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它必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武汉经济发展与全国先进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与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很不相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企业未能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我市的乡镇企业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比较相距甚远。在发展速度上,1992年全国、全省乡镇企业产值比上年分别增长51.5%和35.1%,而我市仅为30.6%;在人均占有量上,按1992年全国3个直辖市和原来13个计划单列市人均占有乡镇企业产值排序,我市为第11位;在经济效益上,1992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令人瞩目的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泾川历史上是以农立县,乡镇企业起步较晚,但自八十年代中期发展以来,每年都迈出一大步,年均增长速度在4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骨干的行业体系。1994年底,全县乡镇企业累计达到4008个。当年净增1155户,从业人员3.79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8.4%。完成总产值4.31亿元,年增长41.5%。全县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35.6%提高到64.8%,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  相似文献   

3.
去年是“八五”的最后一年,我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八五”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增长速度趋近于适度增长区间.但同时,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去年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是正确认识我市今年经济形势,进一步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九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前提.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稳步运行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实现农业总产值136.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9.7%.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实现利税133.9亿元,增长74.2%.全市城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1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32.2%.  相似文献   

4.
襄阳是全省和全国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大县。我们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1989年以来,全县农村经济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粮、棉、油、猪、农业产值五项农业指标均进入了全国百强。粮食总产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油料总产、牲猪和牛饲养量跃居全省前列。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既为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推动了工业和乡镇企业及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1994年,全县工农业产值达到91亿元,比历史最高的1993年增长80.3%;乡镇企业产值达到81.5亿元,连续两年…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实现第二次飞跃与建立现代企业机制崔士明农村改革十多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据有关资料,去年全国乡镇企业仍然得到了持续高涨的发展,全年总产值达到2.9万亿元,上交国家税金950亿元,纯利润1600亿元,产值、效益均比199...  相似文献   

6.
一、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去年我省的经济形势和全国一样,来势比较好。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提高。从量的情况来看,我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超额完成了计划。农村形势也比较好,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全省全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左右,增长速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我省经济增长总量在全国可能还保持第11位。乡镇企业去年有很大发展,1991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城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变化。我国的乡镇企业早在五十年代就已出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壮大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据统计,1984年,乡镇企业产值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占全国总产值的13.3%,1985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300亿元,比1984年增长35%。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也同发达地区一样地蓬勃发展。1992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乡镇企业发展到289415个,从业人员698万人,总收入47.3亿元,总产值40.4亿元;比1990年增长50%,农村个体工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比1990年增长42.7%。这些发展变化,虽然已经大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就业人员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市场的培育扩大,但是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内地、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为此,国务院于去年春给了政策倾斜,即在发展内容、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我省乡镇企业萌芽于五十年代后期,起步于六、七十年代,发展、壮大于八、九十年代。到1998年,全省共有乡镇企业89.2万个,职工837.4万人,完成现价总产值9510.25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为8449.48亿元,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形势的表现比较复杂,既有好的和比较好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少比较突出与严峻的问题。因此,看法也不完全一致。大体上说,现在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分析和估计。第一种:比较乐观的估计。认为今年经济发展的形势,肯定会好于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8.5%左右甚至9%。其主要根据是,从去年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比较高,达到了8.3%;第二季度速度下降了,只有7.1%。第三季度不但下降已基本停止,而且出现了一个“拐点”,下一步肯定经济是一路回升,虽然上升不可能很急,但今年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明显超过去年预计7%多一些的水平。第二种:比较严峻的估计。认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会进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我们襄樊市在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中,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采取超常规措施,促其快速发展。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8.52亿元,实现利税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7%和45%;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55.5%,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7%,分别比上年增加1O.5和20.3个百分点。为了确保乡镇企业今年再上一个新台阶,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2.
海宁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缘的抗嘉湖平原。1994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46.87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实现117.1亿元,占工农业总值的79.7%,五分天下有其四,成为海宁经济的支柱。海宁市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 海宁市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乡镇企业起步较早,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和束缚,发展十分缓慢。从1984年开始,全市上下大办乡镇企业,乡办、村办、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市涌现了一批乡镇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乡镇。这些亿元镇经济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它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带着这个课题,我们调查了乡镇企业产值率先过亿元的胡集、磷矿、郢中三个镇,着重剖析这些亿元镇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经验。主要特点三个镇辖村73个,现有人口187796人,其中农业人口105403人,耕地173157亩。这些镇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正确地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路子。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快。三个镇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48476万元,比1996年增长77.9%,其中乡镇企业产值32869万元,比1986年增1.03倍,递增速度为14.3%。1991年镇办、村办企业发展到565家,比1986年增241家。镇办企业中,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61家,占镇办企业总数的62%,其中千万元以上的7家,主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邵东县作为湖南省"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试验区",充分发挥邵东人"能工善贾"的优势,实施"兴商建县"的战略,走以"国有经济为先导,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初步形成了"商业城、工业镇、蓄业村"的经济格局。目前全县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市场2个,年经营额突破40亿元;乡镇企业43945家,已产值105亿元,居全省第二;个体私营经济11.5万产,产值80亿元,上缴税收8000 万元。1996年,工业总产值61.5亿元,农业息产值10.4亿元,财政收。入1.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19元,各项指标增幅居…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的发展,应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这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城镇化既是一个关系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又是一项实践性、政策性很强的艰巨工程。发展乡镇企业是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乡镇企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发展起来的。到1999年底,全国乡镇企业达2071万个,职工1.27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全年实现增加值24883亿元、出口交货值7744亿元、利润总额598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790亿元、支付职工工资6597亿元。目前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工业增加值的49%、出口交货值的38%、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4%和农民收入的34%来自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对推动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起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累累硕果之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就是乡镇企业。“七五”期间,全国社会总产值净增量的31.9%,工业总产值净增量的37.2%,国家税收净增量的32.8%,出口创汇净增量的30%,农村社会总产值净增量的66.4%,均来自乡镇企业。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大关,占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9.2%,全国社会总产  相似文献   

17.
试论发展西部乡镇企业的对策选择吴立贤,章海凤近年来,西部经济蓬勃发展,形势喜人.但同东部相比,差距却在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东部乡镇企业发展比西部快。如1992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共290,000亿元,西部仅占2%。甘肃全省的乡镇企业产值仅相...  相似文献   

18.
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明晰、经营灵活的优点,是当前最具活力的“发展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来,恩施市把民营经济作为重头戏来抓,推动了市域经济大发展。2000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达到21501户,从业人员79519人,注册资本32175万元,产值营业额达到165000万元,创税4800万元,民营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一、确立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在主导位置,是由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和本地经济发展小气候决定的。第一,区域经济民营化是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郭忠 《政策》2002,(8):17-18
近年来,老河口市坚持把提高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例作为重大战略举措来抓,着力深化企业改革公转民营,大力招商引资引进民营,优化经济环境培育民营,使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全市的投资主体、税收主体、就业主体和经济发展的主体。2001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3.4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1%;完成投资5.71亿元,占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发生了五个深刻变化。一是乡村集体企业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走向多元化和混合化。全国乡村集体企业资本总额中的非集体资本已高达62%。二是外向型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拉动力量。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平均每年递增40%。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发展到12.4万家,年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4.7万家,已有1600家乡镇企业具有了进出口经营权,累计利用外资290亿美元,到境外办企业5446家,投资总额约有50亿元人民币。三是上规模企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