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孙中山撰写的<实业计划>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本文结合<实业计划>中的科学思想,对孙中山的经济现代化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实现工业化是孙中山经济现代化思想的核心,保全领土、维护主权和平等互利、掌握主动是基本原则,协调观和城市观构成了经济现代化思想的两大特色,而实行对外开放则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者。他写的《建国方略》一书,就勾画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蓝图。《建国方略》一书,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部分构成。这部书分别阐述了孙中山在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建国方略,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3.
建国方略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的重要著作之一,由《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实业计划(物质建设)》和《民权初步(社会建设)》三种著作汇编而成,是孙中山关于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方面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早在本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便为建设新中国制订方针大计。在其物质建设理论中,他不仅提出了一整套实现中国工业化宏伟蓝图的理论思想,而且还运用系统方法制定了一个迅速发展经济的全面而具体的规划。其中体现出孙中山的系统方法思想。 《建国方略·物质建设》是孙中山的经济专著。在此著作中,孙中山主张“用系统的方法,指导其事”,发展经济。事实上,孙中山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系统方法去设计“实业计划”,使之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最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加强两岸孙中山研究的互动,本刊作了海峡两岸学者对谈孙中山的特别策划。此次对谈,涉及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均富思想、建国构想及实业计划。在两位学者看来,今天谈论孙中山,应该更多地挖掘孙中山思想的现实意义,这对两岸的建设和发展都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的共同体理念萌芽于1895年兴中会成立之时;在1897年《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中较为模糊的提出该理念;在1904年《支那问题真解》中首次具体提出,后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其在实践中主要包括华人共同体、亚洲共同体、世界共同体三个层次。虽然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新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超越了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孙中山经济思想与国家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孙中山经济与国家统一思想对当前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的现实借鉴意义,提出了"搁置争议,经济先行"新的统一观,并就建立"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提出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8.
莫起升 《求索》2010,(7):236-238
盛宣怀和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的改革者,对中国铁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盛宣怀是近代中国最先筹划全国铁路布局之人,这与他当时"亦官亦商"的特殊身份有关,其铁路规划思想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提出了完备的《实业计划》和在全国范围内规划三条铁路主干线之思想,为全国铁路建设制定了一个宏伟蓝图,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但于当时有偏实时。从中可以看出,铁路网的规划既要着眼于现实,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又要考虑中国国情,这是盛宣怀与孙中山铁路规划思想对当下我国的铁路建设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实现国家统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 ,这些是孙中山强调国家统一的主要原因。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四分五裂的祸根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 ,孙中山从外交、政治、经济及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阐述了他的思想主张和战略构想 ,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经济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孙中山经济思想对当前经济建设的现实借鉴意义,介绍了泉州肖厝港区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大人物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杰出的贡献。本文试图对三位伟人的西部大开发思想作一初步探索。孙中山先生的西部大开发思想 1919年,孙中山写成《实业计划——建国方略·物质建设》,在这个计划中,孙中山的西部开发思想体现出以下特点: 创造性。孙先生本着“使大多数人享大福”之宗旨,坚决主张将千年以来封建王朝“取东南以养西北”的传统政策,改为力促西部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方针,亦即将历代封建王朝单纯从“分配”领域内寻求解决办法的作法改为从“生产”领域内寻找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1928年因纪念孙中山先生改今名。中山公园内有中山堂,1925年孙中山的灵柩曾在此停放。北京还有孙中山行馆,在地安门东大街路北,它是1924年孙中山到京后至逝世前居住的地方。北京香山碧云寺内有孙中山纪念堂。上海的孙中山故居在香山路7号,这是孙中山1920年迁入居住的地方,他曾在此会见中共代表李大创、林伯渠和共产国际代表越飞,写下了著名的《实业计划》。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原址在南京市长江路292号,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中山陵在紫金山茅山南麓,它是孙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民生观与孙中山民生观之间是既相互贯通,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合理继承了孙中山民生观的思想精华,体现着孙中山民生观的基本要义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民生观与孙中山民生观在本质属性、理论基础、制度设置、价值取向、政策措施的选择与定位等基本问题上又有着本质差别,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多地体现着对孙中山民生观的创新发展和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4.
经济振兴与文化重建——孙中山和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比较唐丽萍薛文同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始于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时期。到目前为止的整个现代化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堪称是20世纪前期、中期和后期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位巨人。其中孙中山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时值孙中山先生逝世80 周年之际,重温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的精辟论述,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反分裂国家法》与孙中山先生的理念一脉相承,是对孙中山先生统一中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思想的相关论述与《反分裂国家法》的精髓是相同的。两岸炎黄子孙都共同敬仰孙中山先生,台湾当局和广大民众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先总统;大陆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70年,正是在其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和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的战略安排。《共产党宣言》中蕴含了"国家"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共产党宣言》思想一脉相承,是对《共产党宣言》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发展大工业的思想、发展公有制的思想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思想的发展和实践。坚持《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制造强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朱联平 《传承》2013,(5):102-104
孙中山的政党政治活动始终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孙中山政治生涯的早期是革命型政党政治活动,接着是欧美议会式政党政治活动,最后才走上了列宁主义政党的道路上来。孙中山的政党观实际上就是三个不同时期政党政治活动的思想反映,折射出了孙中山对中国民主化道路和建构民族国家思想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朱联平 《传承》2013,(7):102-104
孙中山的政党政治活动始终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孙中山政治生涯的早期是革命型政党政治活动,接着是欧美议会式政党政治活动,最后才走上了列宁主义政党的道路上来。孙中山的政党观实际上就是三个不同时期政党政治活动的思想反映,折射出了孙中山对中国民主化道路和建构民族国家思想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孙中山研究学会于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在河北省涿县举行孙中山研究评述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联邦德国、民主德国、香港地区以及内地的学者共四十九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外学者就一个国家、地区孙中山研究、孙中山早期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活动、孙中山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七个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今后孙中山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设想。会议收到了中外学者的论文共四十二篇,这里发表的山口一郎先生的文章就是其中的一篇。因原文较长,本刊作了一些删节。山口先生于一九一五年出生于我国辽宁省抚顺市,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系,曾任神户大学教授,现任日本孙文研究会会长、关西大学教授,著有《现代中国思想史》(一九六九年)、《近代中国对日观的研究》(一九七○年)等书。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春秋》2016,(5)
正今年11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本刊特推出纪念专栏。《孙中山的山东革命军事战略》叙述了孙中山在20世纪初的历次革命斗争阶段,对山东这一重要战略地区的军事谋划。《孙中山与青岛的民主革命斗争》叙述了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青岛激起的思想波澜和斗争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