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长久 《新视野》2002,(4):72-74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誉称为“东亚奇迹”。在战争废墟上,日本经济从1946年开始复苏,自1956年起走上高速增长的快车道。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在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继日本之后,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相继崛起。从1973年到1993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经济年均2.9%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3.0%的增长水平。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从1991年至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1.75%。经历“失…  相似文献   

2.
日本政府的统计快报显示,2003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达2.7%,其中第四季度同比增长7.0%。在经历十多年经济低迷之后,许多日本人对上述统计数字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甚至不少经济学家也觉得超乎预料。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日本经济转机突现?日本经济能否就此走向复苏并再现辉煌?促进日本经济增长的因素虽然不少人对日本经济的近期表现颇感意外,但仔细分析却也在情理之中。在日本经济“转机突现”的背后,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多年改革,效果初显。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十多年中,日本经…  相似文献   

3.
陈继勇  周琪 《红旗文稿》2012,(15):34-37
二战结束后,日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冷战的国际背景,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并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转折期。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异常大幅上涨并严重膨胀,日本泡沫经济在此期间迅速生成并持续膨胀。但泡沫经济的骤然破灭,不仅造成了资产急剧缩水和金融机构的不良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中,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日美重新定义了其军事联盟关系,日本对其防卫政策、自卫队性质和武器装备等,进行了接二连三、紧锣密鼓的调整与部署,日本新的军事发展战略已然成形。与90年代之前日本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的瞩目不同,90年代,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经济增长回天乏术的情况下加快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世人的关注。本文拟就有关冷战后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经过20世纪90年代这个所谓“失去的十年”,日本经济不仅未能走出长期萧条的阴影,反而呈现出每况愈下的迹象。这种现象究竟该如何解释?日本经济的萧条今后还将继续多久?有没有可能走出萧条?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应当说,关键在于探讨当今日本经济萧条的性质究竟是什么。 曾任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的著名经济评论家界屋太一认为,当前日本经济不景气是以下三个原因互相重叠作用的结果,其一是经济循环正处在下降阶段中,这是指日本经济每五六年就会出现一次经济衰退;其二是“资产负债表萧条”,这是指泡沫经济崩溃后,不良债权大量积存,…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了从“允许其存在、限制其发展”到“改造、消灭”再到“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历史流变过程;后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经历了从“恢复个体、私营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到“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发展过程。两个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的差异反映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同,也反映了在社会主义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准确与否是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15日上午,一位中央领导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当讲解员小刘讲到1917年周恩来东渡日本时,他兴致很高地问:“他到日本上学念书了吗?”小刘回答:“没念过。” 其实小刘的回答是不对的。 1917年夏,周恩来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很想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但当时他已没有经济来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将对老百姓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日、美等国政府先后向我国施压,使人民币面临日渐强烈的升值压力,其根本原因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关。 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始于日本。日本自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始终没有起色。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近年来日本实行弱势日元政策,人为诱导日元贬值,但是收效甚微。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一些日本学者和政府人士将矛头指向人民币,制造了“中国威胁论”,认为廉价的中国商品大量  相似文献   

9.
“泡沫经济”在我国的表现 “泡沫经济”又称“气泡经济”(Bubble Economy),是指由投机行为引发的,土地、股票、不动产等资产价格脱离现实经济增长的过度上涨。在发生“泡沫经济”的情况下,具有价值保存手段的资产价格,像脱缰野马,以异乎寻常的速度上涨,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造成类似于泡沫的虚  相似文献   

10.
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是在二战的废墟上逐步走上工业恢复与发展道路的。从50年代下半叶开始,经过整个60年代,到70年代初就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其经济增长率长期名列西方国家榜首。日本经济这种“奇迹”般的发展,曾被世人誉为“神话”。但是,从1992年以来,日本经济连年接近零增长,其生产力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处于停滞状态。根据日本企划厅1993年6月18日公布的数字,日本经济1992年度的实质增长率仅为0.3%。1994年,日本经济开始复苏,但其实质增长率也只有0.6%。1995和1996两年,日本经济仍处于低迷之中,1995年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又称“气泡经济”(Bubble Economy),是指由投机行为引发的土地、股票、不动产等资产价格脱离现实经济增长的过度上涨。在发生“泡沫经济”的情况下,具有价值保存手段的资产价格,像脱缰野马,以异乎寻常的速度上涨,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造成虚假财富的迅速膨胀。然而,由于这种财富的增长是虚幻的,一遇风吹草动,就如同泡沫破裂一样,迅速消失。“泡沫经济”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天慧 《前线》2009,(7):53-55
发达国家普遍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别是日本2002年7月通过《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明确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目标。通过几年的实践,日本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实现了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再到“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升级,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泡沫经济”一词源于英语bubble,意为气泡、泡影、虚幻的东西。在经济学中,它是指由虚拟资本的恶性膨胀导致资产(股票、房地产等)价格超常规上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的一种不健康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634年至1638年荷兰发生的“郁金香球茎风潮”首开“泡沫经济”的先河。当时,一种来自土耳其条有“花叶病”病毒的郁金香,颜色林奇古怪,使荷兰人为之如痴如醉,几乎使全国各行业的人都卷入了这种郁金香球茎的投机,人们甚至将土地、房产以及其它个人财产去换取这种带病毒的球茎,致使其价格暴涨。然而,…  相似文献   

14.
杨蕾 《理论导报》2012,(6):36-36
日本食品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安全的,但实际上日本也经历了食品安全频发的时期。1953年,日本的“水俣病”震惊世界,这种因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死亡和后遗症的公害病影响甚大,有关水俣病的诉讼在五十几年后的今天还在进行当中。1955年,日本发生森永砒霜牛奶事件,造成12159人中毒,其中131名死亡。1968年的米糠油事件,中毒人数多达1283名,其中28名死亡。19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慢慢完善,尤其是1968年制定的《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明确从重视生产者改为重视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王梅 《前线》1993,(19)
今年以来,已有报刊陆续介绍过国外有关“泡沫经济”的问题,理论界也有中国经济已形成泡沫经济的说法。到底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青年经济学家国家体改委范恒山教授。  相似文献   

16.
刘莹 《前线》1998,(11)
中国经济自1992年重新启动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期。从1993年7月开始,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后,至1996年底,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到1997年,人们普遍认为,经济运行已经到达谷底,经济应该重新启动。然而,自1997年至今年上...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进入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出现了严重经济衰退,其持续时间之长打破了日本战后的历次衰退记录。一、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日本经济衰退主要表现为:1.实际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1990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为2.2%,1991年跌至1.1%。此后3年,实际经济增长率在零左右徘徊,呈现明显的零增长。除1995—1996年有所复苏外,1997年实际GDP增长率再次跌至—0.7%,1998年进一步跌至—2.8%,经济规模比1997年减少12.6万亿日元。2.股市持续下跌。1989年底,日经指数…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1984年。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滑坡,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经济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经济结构已经僵化,无法适应国际经济关系新变化。但是,日本经济的基本实力和潜在的成长实力依然雄厚,日本仍是美国以外无以取代的最大经济强国。近期日元大幅贬值,并非完全源于经济困难,与日本政府的纵容与诱导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日本花了30年就进入了“列强”行列。二战失败后,也只用了20多年就跃居世界经济次强。而我们以优于日本的“硬件”,经历了30年高速成长,仍与日本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仅此一点,就仍需虚心学习。中国向日本学习,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是最大的相同点,第二是最大的相异点。中日国情最大的相同点就是人多,而两国最大的相异点就是“人”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