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拥有独特禀赋优势的织金洞在毕节市乃至贵州西部旅游龙头的作用当仁不让,有潜力成为走出国门的旅游名片。走进织金洞,如同走进一卷巨幅"天书"。洞内石笋状如海豚跃起,黑白分明,挺拔的石笋上花瓣有规律地环绕,"群山"巍峨森严,岩壁绚丽多彩。记者在织金洞景区看到,售票大厅站满了购票人群;洞口入口处,等待进洞的游客自觉排起了长队。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天下奇观、国之瑰宝,织金洞的独特美丽值得我们有更多的期待。"一道用金子织成的风景/让我沉醉于你的无穷魅力/你告诉我/再古老的地方/也会有万紫千红的春意。"一句歌词,唱出了织金县织金洞的壮美与多彩,绚丽与神奇。许多名人名家,面对织金洞的美,也纷纷挥毫泼墨。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赞誉:"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著名作家冯牧感  相似文献   

3.
正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织金洞以地学景观促进生态旅游,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发现于1980年,1988年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成功申报为国家地质公园,2015年获批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以其丰富的岩溶地质现象,记录了贵州高原的沧桑巨变,兼具重要的科考和旅游观光价值。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织金洞围绕"保护地质资源,普及地学知识,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加强保护、建设和管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让"世界地质公园"这张名片越来越亮,让"洞天福地·大美织金"响彻贵州、走出中国、拥抱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景区名称:织金洞地址:织金县官寨苗族乡景区特点:公园占地面积170平方公里,海拔900—1670米。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中国十大奇洞"之首。中科院下辖的《中国国家地理》曾对织金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个神奇而独具魅力的地方,这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地方。头顶"中国最美旅游洞穴第一名"等佳冠,织金洞以宏大的规模、独特的景观、丰富的类型,带给游客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憾。千年流淌的母亲河,在乌蒙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奔腾不息,勾画出如诗如画的"乌江源百里画廊",三峡般雄奇,漓江般秀美。凭借"水上水、桥上桥、洞上洞、天外天"的奇绝佳景,织金大峡谷被誉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观"。而散布于城内的古寺、古庙、古桥、古塔等众多文物古迹,则成了织金变迁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6.
袁华 《当代贵州》2013,(16):50-50
织金古城,是贵州历史文化名镇。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中的名胜区,指的就是织金古城。名镇之名,或许更多得益于她的古建筑,得益于古建筑与山水的和谐之美。翻开《平远州志》(织金古称平远),织金古城可谓古建筑、山水各一半,名胜古迹多达70余处,据称甚于省城贵阳。其中名气大的就有"四庵"、"四寺"、"四阁"、"四祠"、"八大庙"、"三塔"、"十一桥",且为清明所建,多是康乾盛世构筑。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岩溶极为发育的省份,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3%以上,除地表有峰林、峰丛、石林、天生桥、溶沟、石牙、漏斗、瀑布、岩溶盆地等岩溶形态异常发育外,地下溶洞也非常发育,地下河、地下湖、钟乳石、石柱、石笋、石幔等地下岩溶形态,组成了发育完整、类型多种、造型奇特、宏伟瑰丽的岩溶洞穴系统。目前已发现和开发的溶洞多达数百个,有织金洞、龙宫、天星洞、犀牛洞、九龙洞、双河洞、石膏晶洞、燕子洞等,“有无处不溶洞”之气概。(1)织金洞织金县城东群山中有20多座溶洞,总称织金洞,原名打鸡洞。织金洞是一个多格局、多层次、多内型的…  相似文献   

8.
4月19日,织金洞荣获国家级地质公园暨新旅游线开通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 织金洞此前已获“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成员”称号,并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和IS09000质量  相似文献   

9.
何正芳 《当代贵州》2016,(26):46-47
正织金洞管理局依托世界地质公园影响力,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年1至6月,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51%。织金洞管理局结合贵州打造全域旅游概念,依托世界地质公园的影响力,不断整合景区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品牌吸引力,把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促进了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  相似文献   

10.
以喀斯特地形地貌为主的贵州省溶洞异常发育,已发现和开发的溶洞多达数百个,织金洞、龙宫、天星洞、犀牛洞、石膏晶洞、九龙洞……地上地下,洋洋大观,大有“无处不溶洞”之气概,游览、探险、考察皆可随心所欲,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11.
有幸能到名闻遐尔的织金洞一游,你将终生难忘。但如果你路经织金县城,却来不及观赏她形态各异的井泉、精妙无比的古建筑,更来不及登上城东的鱼山和东山,那将是一大遗憾。 鱼山、东山,堪称织金古城的两座名山,也是织金洞景区的名胜地之一。多年来东山除端阳节游人如织外,平常观者寥寥;而鱼山观者终年不断,成了人们休闲的佳境。肖克将军古城登高,也独钟鱼山,欣然前往。对此,笔者曾困惑不解。近年来,笔者从事旅游工作,余暇也了解景区历史文化,多次登临比较,有所领悟:鱼山有鱼山的美,东山有  相似文献   

12.
喻丹 《当代贵州》2009,(13):30-31
时至今日,被尊为"天然保健品之王"的织金竹荪一直是国内外市场上价格最高的食用菌品种. 2000年,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织金"中国竹荪之乡"的荣誉称号.织金作为织金竹荪的技术中心、销售中心的辐射带动地位,就这样形成并扩散开来.  相似文献   

13.
正毕节市织金县携手唯品会,采取"电商+非遗+扶贫"的模式,引进知名品牌设计师,深挖苗族蜡染和苗绣时尚创新,推动非遗产品市场化、时尚化和产业化,助力织金贫困绣娘稳定脱贫。在6月10日举行的伦敦时装周上,贵州织金苗族绣娘杨林先带去的苗绣、蜡染作品闪耀亮相,织金组织参展的作品也在现场被抢购一空。来自大山深处的传统手工技艺亮相伦敦街头,掀起了一股中国非遗时  相似文献   

14.
李枫 《当代贵州》2008,(15):42-42
2008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织金洞风景名胜区,龙宫风景名胜区,赤水风景名胜区,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贵州,走进安顺,走进西秀。你可以赏屯堡文化、游屯堡景区、住屯堡民居、品屯堡美食、听屯堡故事,领略600年大明遗风,感受高原秦淮余韵。安顺市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省会贵阳90公里,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历来被视为黔中"旱码头","商业之盛,甲于全省"。这里是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区。山青、水秀、洞奇、情浓,环绕西秀周边的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有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及天星桥景区,南有"水上石林"龙宫,东有"高原明珠"红枫湖,北有"天下第一奇洞"织金洞。  相似文献   

16.
<正>毕节,地处贵州高原屋脊,是乌江、珠江的发源地。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处处可见奇山、秀水、飞瀑、溶洞;这里不但资源富集,还创造了灿烂的夜郎、水西文化;这里是有着淳朴浓郁的彝族、苗族风情,是旅游、避暑、休闲、度假的最佳胜地。抛开喧嚣纷扰的凡尘世事,用心体会织金洞与九洞天的静谧和天工造物的气魄,能让你心旷神怡;轻声走近优雅的"高原明珠"草海,聆听黑颈鹤委婉动听的高山旋律,这是一种内  相似文献   

17.
<正>毕节多山,因而乌蒙磅礴;毕节多水,所谓"两江"源头。山水之间,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品牌,彰显着独特的山水奇观。织金洞流光溢彩,恢宏壮观;韭菜坪云雾袅绕,神秘清凉;九洞天迂回幽静,浑然天成;乌江源秀胜漓江,雄冠三峡;百里杜鹃飘芳竞艳,灿若织棉;高原明珠碧波荡漾,珍禽云集……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这是一张享誉中外的旅游名片。  相似文献   

18.
贵州许多古建筑极具特色。如镇远青龙洞和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均应环境而建,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环境生态,建筑样式是将中原建筑和贵州少数民族建筑有机结合。一些古建筑更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如织金  相似文献   

19.
杨凯茗 《当代贵州》2023,(21):50-51
<正>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贵州,是溶洞的王国。这里,汇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溶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在水滴和时间的雕琢下,造就了世界溶洞博物馆。走进溶洞,仿佛岁月停滞。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漆黑的世界,修筑了一座座地下宫阙。洞中孕奇石。贵州的溶洞,最不缺的便是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似宝塔、屏风、白莲、银针,更有那织金洞霸王盔、九龙洞擎天石柱、潜龙洞玉石笋……在灯光的映衬下,五彩斑斓,似雕似塑,奇幻迷离,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20.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27):50-51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的唯一性:3月6日,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捆绑申报项目之一,获得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受理,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织金洞、格凸河等都具有一定典型性和知名度,为什么最终施秉获得了提名?王云:"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是一个系列申报项目。第一期申报的云南石林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立体喀斯特3个提名地捆绑项目,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