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毛峥嵘 《世纪风采》2012,(10):20-23
李四光,中国著名地质学家,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蒙古族。少年时代在家乡求学,1902年冬赴武昌读书;1904年赴日本学习,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了武昌起义;1913年,李四光又赴英国留学,1919年回国;任过北京地质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副会长,湖北临时参议会副议长。  相似文献   

2.
李四光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一生不仅以显赫的科学成就著称于国际学术界,而且走过了一条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坚持奋斗的道路,由一个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李四光于1889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代,正是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略、欺侮中国的时代,人民受难,祖国受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创痛,激起了强烈的爱国热情。15岁时,李四光以优异的成绩被派赴日本官费留学,不久,加入了中国同盟会,献身于推翻清王朝的民主革…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9,(8)
<正>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冲破台湾当局的重重阻挠,在国外辗转数月安全回到祖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李四光长期掩藏在心中的一个愿望。他曾对夫人许淑彬说:"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但很长时间以来,他自认为条件不够,没有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后来,他经过认真考虑,于1957年正式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月,李四光因患病到杭州疗养。3月的一天,周总理特意来看望他。周总理关切地询问了他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详细问及他对于加入共产党的想  相似文献   

4.
陈群 《党的文献》2020,(6):102-108
李四光是在近代中国历史演变时势中产生的卓越科学家。他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同盟会,探索救国之路。辛亥革命后,他秉承发展实业、建设新湖北的目标,曾担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当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建设新湖北的梦想破灭,李四光于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系统地学习地质学。1918年以题为《中国之地质》的毕业论文,被该校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1年,应国内培养地质人员的需要,李四光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他撰写的第一部科学专著《中国北部之?科》,被母校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从1928年起,他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长达20多个春秋,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4月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8月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会议。翌年9月,李四光被列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在新中国主要领导人的关怀下,他冲破国民党企图阻挠的阴谋,于1950年5月到达北京,随后主持全国地质工作,开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5.
你也许不知道,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是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谱写的,它的名字叫《行路难》。这首《行路难》,充分展示了这位杰出科学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及其严谨、谦逊、在科学道路上艰辛探索孜孜以求的人格风范! 李四光,湖北黄冈人,1889年生,从小热爱劳动、勤奋好学,15岁就东渡日本学习造船,16岁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年龄最小的创始会员,小小年纪就以振兴国家为已任。不久,他回国参加推翻腐败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不久,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李四光一气之下,又远渡重洋去英国学习,继续寻找科学救国的出路,他深知国家要富强必须有充足的矿产资源,因此选学地质,从此献身地质科学。 为掌握更多的知识,除日语、英语外,他还学会了德文、法文。学习之余,他十分爱好音乐,拉  相似文献   

6.
正李四光一生追求正义,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1933年春,李四光得知北大师生准备为李大钊举行公葬的消息后,立即拿出一笔钱送去,襄助这一义举。1934年12月,根据中英两国交换教授讲学的协议,李四光应邀到英国讲学。在船上,李四光认真审查并修改了自己将要在英国讲学的讲稿。他认为中国地质有其独特的区域特点,有其自在的完整性,绝不能生硬套用那些仅仅根据西欧区域地质建立起来的地质术语和概念去阐述中国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和李四光是40年代在重庆相识的,他们曾两次会面。周恩来向李四光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使李四光在黑暗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并对周恩来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李四光是个寡言的人,不善于溢美,但却极口称赞周恩来。他说:“我从周恩来先生身上产生一个最大的感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8.
刘少才 《党史纵横》2013,(12):42-43
童年李四光爱问为什么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四光从小就开始干活,挑水、打柴、春米等一些为了生存的苦活累活什么都干过。但这些并没有妨碍他的求学和后来的学业,倒是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分析解决生活难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赵赓 《党史文汇》2010,(11):4-9
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曾先后担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的一生,正如周恩来所评价的:“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帜……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卓越成就,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四光警句     
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如果他抱定了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富强、为人类幸福前途服务的崇高目的,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攻破自然秘密,发现新世界,创造新东西,去开辟人类浩荡无际、光明灿烂的前景,那么他的生活就会是多么幸福、愉快、生动活泼!真正讲学的精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为真理奋斗。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生于1889年,湖北黄冈人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低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O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1930年任…  相似文献   

11.
散木 《党史博览》2010,(11):42-44
李四光、钱学森、竺可桢这三位科学家,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中国科学界的标杆”,还可以说是三位红色科学家。其中,李四光、钱学森是新中国成立后回国的,竺可桢则是沧桑鼎革之际毅然留下来的。  相似文献   

12.
马红 《世纪风采》2011,(9):13-19
李四光,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原名李仲揆。李四光祖父厍里,蒙族,父亲李卓侯。祖父和父亲都是私塾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武汉大学。李四光像。闻一多像) 与东湖宾馆隔湖相望,是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 这座已有110年历史的高等学府,原址并不在这里。 1928年,后来成为新中国地质部长的李四光受命担任 国立武汉大学新校舍建筑委员会委员长,选定东湖南 岸的罗家山作为新校址。后来,担任文学院院长的著 名诗人闻一多又将"罗家山"改为"珞珈山"。于是,东 湖之滨就有了这座中国乃至世界最美丽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4.
散木 《学习导报》2011,(2):57-58
新中国两代科学家的典型代表 毛泽东对李四光、钱学森、竺可桢这三位科学家十分关切。尤其是李四光,他所从事的工作是石油勘探、制造原子弹的铀矿石的勘探、地震预报等,毛泽东称他为"李四老",还曾邀请他到中南海怀仁堂一起观看豫剧《朝阳沟》。  相似文献   

15.
叶介甫 《党史纵览》2013,(11):38-44
许崇智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之一,他官任广东国民政府军事部部长、粤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上将.而他的堂侄许卓却走上一条与许崇智不同的道路。1922年,许卓中学毕业后,被许崇智送到日本士官军校深造、在日本学习期间,许卓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黑暗统治和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激起了他对帝国主义的仇恨,便放弃了在日本的学习,于1923年返回祖国。但国内军阀混战、国弱民贫的现实,又使他义愤异常。后来,在广州、香港工人革命运动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16.
尼崎秀实是日本进步的新闻记者。1901年4月出生于东京,从1928年11月至1932年1月,作为日本《朝日新闻》驻上海记者,在上海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在此期间,尾崎秀实结识了鲁迅、田汉、夏衍等中国左翼文化人士,积极宣传并帮助中国的左翼文化运动。夏衍在他的小《懒寻旧梦录》中,专门介绍了尾崎秀实等日本友人在这方面的事迹,并且写进,他专门“补写了这一段,为的[是]让中国读者不要忘记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还有那样热爱中国人民的日本朋友。”(见《懒寻旧梦录》第196页)。有鉴于此,我将日本学者风问道太郎所著的《尾崎秀实传》一书…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云还没有完全消散。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露出了胜利的曙光。已经被日本侵吞了14年的中国东北,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和伪满洲国政府,正筹划南迁。它们的下级伪官吏及33万日本开拓团,对此还一无所知。在位于归流河畔的兴安镇上,住着一户姓立花的日本人。父亲立花正市是伪满洲国兴安南省的日籍官吏。他本是日本德岛人。在1940年10月,通过官吏考试后,携家眷来到这里就任的。妻子立花静子为他生了两男两女。长子立花甫,正在小学六年级读书。为了不耽误这个孩子的学业,立花正市把他留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大会的隆重举行,不由令人想起新中国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李四光的祖上是蒙古人,祖父库里迁居到湖北黄  相似文献   

19.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为了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不足,侵华日军自1937年开始,曾从中国各地掳掠了近4万名中国劳工至日本。从1943年至1945年日本战败,究竟有多少中国劳工被掠至日本,目前大致有6种说法。综合这6种说法,被掳掠去日本的中国劳工乘船数应为389...  相似文献   

20.
舒云 《党史博览》2005,(4):4-11
1992年春,邓小平在深圳视察时说: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项目搞起来。这之前,他曾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