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进》1995,(1)
艰苦奋斗与小康建设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精神动力。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靠艰苦奋斗精神取得了胜利;同...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最深厚、最宏大的动力之一。中华民族所拓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十分深刻地揭示了艰苦奋斗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文化意蕴和最本质的逻辑联系。D艰苦奋斗,既是对中华民族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建设美好社会的伟大实践的高度概括,又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本质、最客观的描述。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华民族“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①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是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改天换地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艰苦奋斗的…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学习领会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对于我们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艰苦奋斗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一、坚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辉传统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通观我们的民族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波澜壮阔、气…  相似文献   

4.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干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正是由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优良传统,才克服和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使中华民族文明放射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灿烂光辉,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是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还是背弃和鄙视这一传统,关系到他们能否肩负起跨世纪历史重任,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此,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5.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前提和基础。回顾我们党建党77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我们凝聚人心,克敌制胜的强大力量和特有优势。一、党的执政地位要求领导干部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是...  相似文献   

6.
张畅 《淮海论坛》2007,(4):11-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这就告诉我们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通过教育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来促进艰苦奋斗精神的保持和发扬。人无艰苦奋斗精神不立,家无艰苦奋斗精神不旺,党无艰苦奋斗精神必败,国无艰苦奋斗精神必亡。  相似文献   

7.
谈谈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容王庆刚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渊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日益发展壮大的传家之宝,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毫无疑义,时至今日这种革命精神并没有过时。这正象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艰苦奋斗是我们...  相似文献   

8.
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完成新使命,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一、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的"7·26"重要讲话,是对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持续不断地艰苦奋斗所取得的成就的高度评价。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此,我们必须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让我们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子子孙孙持续接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艰苦奋斗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的表现,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精神。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为全党培养出了艰苦创业的良好风尚。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它源于祖庭,泽及后代,体现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也是深藏于民族精神血脉中的一种生存智慧、政治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艰苦奋斗史。艰苦奋斗, 又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艰苦奋斗的作风贯穿于党的整个执政实践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教育青年做“四有”新人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青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一、要教育青年做“四有”新人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问题。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也是极为关注青年教育工作的。我们党执政以来,邓小平一直把培养青年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思考。50年代到6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文化。从70年代中期起,邓小平多次讲,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青年要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3.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十分重视艰苦奋斗,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思想,他明确提出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阐明了艰苦奋斗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论述了艰苦奋斗是反腐败的有力武器,强调了艰苦奋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具备的重要前提,从而把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邓小平艰苦奋斗思想无论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现意义和教育意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务必继续保持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于祖庭,泽及后嗣。回顾我们的民族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澜壮阔的艰苦奋斗史,从跋涉山林,到饮马黄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靠的就是艰苦奋斗。实践表明,个…  相似文献   

15.
王利华 《前沿》2004,2(8):135-138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导致青年生存方式的变迁 ,并影响到青年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凝聚力。我们要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在党的事业的实践中、在文化的吸收与开放中培育青年的民族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回题的决议》,号召“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要求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全国上下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对加强现代化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说:“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全过程。中国共产党从它…  相似文献   

17.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代代中国青年为之向往和不懈追求的伟大目标,正是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砥砺迸发的精神力量,唤起了无数青年胸中强国的梦想,使他们从一屋走到了天下,成为天之骄子、时代先锋。风雨如磐的岁月,青年是最早的觉醒者;血与火的革命斗争,青年是奋不顾身的冲锋者;祖国建设事业的队伍里,青年是最富朝气的突击队。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相似文献   

18.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新世纪的宏伟目标和基本国情提醒我们仍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能否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关键在党、在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骆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形减了许多传统美德,正是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涵育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继承和发杨这种传统...  相似文献   

20.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同时,它也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是新形势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我们的队伍中有所滋长,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一些人甚至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相对于今天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宜,这种思想无疑是错误的,也是非常有害的。本刊特别推出此专题,希望给您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