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4,(7):58-58
正凌河在5月23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广东省纪委近日发出通知,规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其实,称"老板"也好,呼"老大"也罢,都不只是个"称呼问题"。重要的是在"老板"和"老大"背后,往往有一个"小圈子"——"老板"只是"圈子"内众所依附的一个对象,而"小圈子"的核心,往往有一个"领导",他不但调整"圈内"的关系,摆平"下面人"的纷争,更以封官许愿的方式,把一顶顶"乌纱"戴在"子弟兵"的头上。刘志军  相似文献   

2.
一般而言,"大道理"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小道理"是谋求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生存发展的方法论。"小道理"离我们比较近,容易理解,讲"小道理"往往受欢迎;而"大道理"虽然博大精深,但往往联系实际不够,被视为空中楼阁,不受待见。实际上,每件事情中都蕴含着"大道理"和"小道理",但最终"小道理"归"大道理"管着。  相似文献   

3.
徐莎 《党史博采》2010,(5):55-55
<正>我以为"法制"与"法治"有实质性的区别。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大不相同。因为光讲制度的"制",只提到制度建设层面;而治理的"治",就提到了治国层面。从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理念来讲,我们要实现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其中的"有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基层干部动情的说:"做群众工作要摒弃‘压服’观念,树立‘折服’意识。""压服",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逼其就范。有些领导干部平日懒于下基层,却喜欢坐在办公室里"作指示"、"发号令"。"压服"只会"压"而不服,造成干群关系的严重对立。做好群众工作,关键是要建立起领导干部的权威。但领导干部的真正权威,只源于群众发乎内心的"折  相似文献   

5.
蔡建军 《奋斗》2020,(8):79-79
"想到"与"做到",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映照出谋事做人的两种境界。"想到"是一种预知和谋划,体现的是意愿和思路;"做到"是一种示范和引领,体现的是实干和实效。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想到",还要"做到"。  相似文献   

6.
正"领导"一词作为一个现代词汇,人们很难找到它的渊源和原始出处。从组词和文字结构上看,"领导"是由"领"与"导"两字构成,"领"字,有"带领"、"统领"、"领先"、"引领"、"领跑"之意,要求为官者号召或者要求群众做的事情,自己首先去做到并做好,率先垂范。所谓"导",就是"引导"、"疏导"、"开导"、"教导"和"指导",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做一个先行的探路者,还要像领航员一样,做一个带路人,一个引路的向导,为群众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且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做好教育说服工作,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从哲学层面上看,"领"和"导"  相似文献   

7.
工作中,有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当上级召开重要会议、下发重要文件、部署重要活动时,基层部门便争先恐后地发文开会、高调表态。"坚决贯彻"、"认真落实"、"强势推进"、"不折不扣"、"务求实效"等豪言壮语铺天盖地,但往往是表态的多、表率的少。  相似文献   

8.
"名利"与"民利",虽一字之差,内涵却相差甚远。讲"名利"者为己,讲"民利"者为民。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名利"观念要淡,"民利"意识要浓。这一要求对加强党性修养、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时下,似乎有一种怪现象:有少数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了"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不惜"集中兵力",动用车辆,前呼后拥地"下基层"。然而,对于"走上门"来反映情况、请示问题、咨询政策的基层群众,却漠然置之、无人问津,每每给"上门"群众的感觉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其实,"联系群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基层"联系群众和接待从基层"走上门"来的群众,这都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这话不仅切中要害,更需为官者要警醒。"官架"与"身价"虽字义不同,却有着因果关系。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引领作风建设的导向。如果扑下身子,放下"官架",在老百姓中自然就会有"身价"。相反,如果自以为是,习惯端着"官架",就会在群众心里很"掉价",自然也就没了"身价"。  相似文献   

11.
产值2070.4亿元,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4.74%,实现利税290.1亿元……这一组数字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傲人成果在"拼"技术、"拼"人才的无声"战场"上,成都何以取得了一轮又一轮"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刘建明 《奋斗》2013,(5):62-63
正"出手"与"甩手",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可实质含义却大不相同。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面对矛盾和问题,是"出手"还是"甩手",往往考验着其党性观念的强弱和工作作风的优劣。那些善于"出手"的领导干部,从来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总是积极应对,敢抓善管,锐意进取,克难攻坚,无不充分体现了一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13.
苗向东 《实践》2010,(3):55-56
<正>据报道,参与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透露,"十二五"规划将改变过去的"国强民富",提出"民富国强"目标,这将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表面上看,将"民富"置于"国强"之前,只不过是词序的变化,但细细品味,这词序的颠倒,将"民富"先于"国强","民富"重于"国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堪称妙笔。  相似文献   

14.
范富文 《共产党人》2010,(21):35-36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建设交通局原副局长姚久纲,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才一年多,就被提拔为副局长,他因此被人称为"希望之星"。可这颗"新星"却因其自身的腐败而陨落,成为了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前,干部队伍中不敢坚持原则、奉行"好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一位领导在干部大会上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在于各级干部要带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带头勇挑重担,敢负责任,切实做到多动手少甩手,多出手少缩手,这样才能把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笔者对此深以为然。"出手"与"甩手",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可实质含义却大不相同。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面对矛盾和问题,是"出手"还是"甩手",往往考验着其党性观念的  相似文献   

17.
正由"又快又好"发展改为"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体现了以科学理念促进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一是科学,一是发展,一定要在"好"和"快"上做足文章。"又好又快"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好"在"快"前,居第一位,处于主导地位;"快"置"好"后,居第二位,处于从属地位。所以,"又好又快",首先就要"好"字当头,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减少排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4,(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重拳反腐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初步形成了"不敢腐"的社会氛围。然而,要深入持久反腐败,必须进一步正风肃纪,建立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营造"不敢腐"的社会氛围。反腐败的实践证明,惩治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有力的预防。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20.
正其实,"猴年马月"原来是写作"驴年马月"的。《汉语大词典》未收"猴年马月",却收有"驴年马月",释义为"不可知的年月"。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生肖的文化,希腊、埃及、古巴比伦,都有驴的生肖属相。而在我国和印度,说驴年便纯属子虚乌有了,所以"驴年马月"就是"没有期限"的"不可知的年月"。至于人们最终没有采用"驴年马月"而选了不恰当的"猴年马月",那应该是语言的一种误用,因"猴"是开口呼,"驴"为撮口呼,"猴年"念起来确实要比"驴年"响亮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