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立人 《唯实》2011,(6):42-44
我国"十二五"规划就"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也提出,要"优化干部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更好地科学发展"。近两年来,我国有关学者把"世界咖啡"式汇谈引进并优化,用于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卓越企业家培训、企业创新发展的探讨、人们社会心理健康咨询、政府智囊决策咨询之中。结合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方法、步骤和应用规律,探讨世界咖啡式汇谈及其应用,可以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的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一定的智力和理论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7月的重庆,开始展现“火炉”的威势。而家住南岸区汇洋小区的叶女士,对这个夏天却不再焦虑,“可以吹空调了”。夏天吹空调,冬天开暖炉,这是很多重庆人的选择。可叶女士已经很久没享受过这种生活了。汇洋小区是一个弃管小区,长期“用电难,没人管”。“反映过不少次,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叶女士说。  相似文献   

3.
社会组织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可忽视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组织”一词在2007年召开的党十七大上开始使用,成为官方正式用语,代替使用多年的“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中介组织”等概念。从“社会团体”到“民间组织”再到“社会组织”,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而蕴涵着执政党和国家的治理理念的变革,意味着公民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认可和重视,是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加速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王济 《支部生活》2011,(5):43-43
玉溪汇龙生态园位于玉溪市红塔区“云南第一村”大营街居委会辖区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汇龙生态园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亮程序、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四亮”和自己评、顾客评、领导评、组织评“四评”活动,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5.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各条战线努力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但由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由于“文化大革命”和长期“左”倾错误造成的影响,拨乱反正的开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种状况越来越引起党内外多数人的不满。人们开始感到,要彻底澄清思想混乱,不能不首先解决判定历史是非的标准问题以及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红岩春秋》2023,(3):6-7
<正>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是重庆对标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赓续红色血脉、激励各级党组织引领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那么,党员干部对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有何深刻认识和体会?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有哪些生动实践,又总结提炼了哪些宝贵经验?本期起,本刊推出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主题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国情出发指出变革突破的能量在于人才,围绕科技人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高明远识、别出机杼的新观点、新要求、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为什么重视科技人才”“发展什么样的科技人才”“怎么样发展科技人才”等现实问题,并针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展开了系统的阐述,构建了习近平关于科技人才工作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已经明显滞后于“两新”组织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对“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中共嘉定区委针对区内“两新”组织多、“两新”组织内从业人员多、分布行业多的实际情况,从创新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方面着手,增强“两新”党组织设置的科学性,对现有的组织设置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创新,探索形成“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的九种模式,有效推动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8,(10):82-82
2005年,成都市官员最怕的是什么?是收到市纪委官员“请喝茶”的邀请。官员们心里十分清楚,市纪委“请喝茶”就像香港廉政公署“请喝咖啡”,这是纪委介入调查的开始,是一个官员即将落马的前兆。有分析人士认为,纪委从对问题官员实施“双规”到“请喝茶”的过程,实质上透露出中国反腐策略的调整——反映了执政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更加注重斗争的艺术、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各地传真     
登封市举办"我学我谈十八大"系列座谈会 为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更好地推进“三大主体”工作、“六项切入点”工作和“三年行动计划”,登封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了“我学我谈十八大”系列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李鹏程 《新视野》2000,(5):36-38
一关于“提倡科学”和“破除迷信”的话题,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贯穿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全部历史过程之中。经过80多年的奋斗,中国人在“科学”方面,有了许多新的见识和建树,但“迷信”始终没有绝迹。现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信息化和现代传媒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内容,电子网络已经覆盖了广大社会和家庭。然而,在时代高度发展的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倡科学”和“破除迷信”,依然是中国社会在思想和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2.
兴元 《共产党人》2004,(7):51-51
人才作为世界上惟一的有思想的资源,先天具有向最有效率的组织结构中流动的特性。在市场经济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效应,倍加明显。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0,(11):21-21
党的理论每前进一步,传播就要跟进一步。如何把党的创新理论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使理论和群众“面对面”,并且成为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行动指针,这是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阿拉善右旗组织开展了“百团千人万场理论政策宣讲”、“农牧民讲堂”、“居民之声”群众性宣讲活动,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讲身边人、谈家乡事、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了内容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长城已经被“世界文化遗址基金会”纳入“2002年度100项世界文化遗址观察清单”行列,该组织主席鲍尼&#183;勃恩海姆说:“我们很少将世界知名的古迹列入这一行列,因为这样的古迹很少需要帮助、很少需要我们的警告。”遗憾的是,长城受到了这种警告。  相似文献   

15.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我国的政策取向基本上是“扶强”,进入新世纪之后,为了社会公平与和谐,开始转向“扶弱”。这种方向上的扭转属于整体再构,而非枝节修补,由于其工程浩大,整体配套至今仍远未完成,特别是有三大难题亟待破解:一是西部资源开发收益如何分配;二是国家公共财政如何覆盖农村;三是垄断行业如何限制超高薪酬。  相似文献   

16.
三丘田村是一个咖啡花盛开的地方。1993年以来,三丘田这个居住着哈尼族、彝族、佤族等少数民族的山区农业村,抓住实施国际农发项目基金机遇,围绕实现“扶贫、增收、环保”的目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种好三棵树——咖啡、茶和橡胶”为经济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咖啡种植力度,以思想的大解放带来产业的大发展,促进了村民跨越式增收,三丘田村从30年前不通车、不通电、没有电视、没有卫生室和自来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村,变成今天仅咖啡种植收入人均就上千元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17.
宋志坚 《唯实》2009,(8):191-191
学问之道,切忌硬伤。硬伤的确切含义,以我之见,就是“伤”得明明白白,“伤”得确凿无疑,“伤”得没有什么可以商量。假如有人说1918年的“中苏关系”如何如何,那么,“硬伤”就在其中了,因为在那个时候,世界上虽已有了苏维埃政权,却尚未有苏联,更没有“中苏关系”。在这种问题上,不存在“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8.
生动活泼的组织生活,就是要从本支部的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实际出发,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做到既讲政治性、思想性,又讲知识性、趣味性。举办演讲会。由党支部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实际拟定演讲题目,交给党小组和党员进行准备,而后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演讲。比如:做服务工作的单位,一些党员认为整天干“侍候人”的工作,觉得“低人一等”,没什么出息。支部就可以“服务工作之我见”为题,组织党员演讲,让他们各抒己见,谈服务工作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谈新的时期如何为人民服务。通过演讲,使党员认清自身所担负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辛岩 《党史文汇》2005,(9):52-53
在《关于理论创新问题》一文中,我讲到了应当正确地对待传统、对待以往的意识成果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提倡这样做,并不是为了阻碍人们迈开创新的脚步,而是为了沿着科学的轨道,使人们的认识得以更好地与时俱进。人们的认识,如何才能正确地做到与时俱进呢?在这里,重要的是应当对“时”的涵义作出具体的分析。对于这个“时”,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三种意义上去理解:一是指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曾经说过,从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开始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十月革命以后,世界开始进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等等。这种时代的本质及其主要…  相似文献   

20.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3,(16):20-23
2011年起,四川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经历了4次特殊的“大考”。这个叫做“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民意测评”的考试,由全省各地普通群众当“考官”,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大考”下来,民意的“沉”、“浮”,让各地一把手们备感压力。与此同时,一场观念和行动的变革也在悄然萌发。党委政府的工作,如何让百姓看得见?如何从细节着手,拉近官民距离?如何培育崇尚廉洁的社会环境?各级党委政府从对社会评价不理解。不了解到逐步接受,从成功经验中总结、在民意的“倒逼”中赶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