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围绕辩证法,一些西方学者常常得出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立的观点。反驳这种错误观点有一条重要路径:恩格斯的辩证法并非局限于自然领域,而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式融入社会—历史当中。具体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辩证法奠基于现实经验的基础之上;二是准确阐释了马克思辩证法作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形式;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与对象的统一理论。这些贡献表明:一方面,在现实基础、基本形式、实践旨趣方面,恩格斯辩证法和马克思辩证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把握它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区别。这将有助于澄清对恩格斯辩证法的曲解和误解,也是对“矮化”恩格斯辩证法、制造恩格斯和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思想对立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之所以能够成为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科学",在于他运用了辩证逻辑精准地把握了人类生产实践历史发展中现实内容和运动方式。辩证逻辑形成客观真理的逻辑功能和实体内容在历史中自我展开的辩证逻辑规定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辩证之维,并内含着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在辩证法理论之间的关联和变革。含有"辩证逻辑"的唯物史观,不仅会凸显其内在的真理价值,而且也为研究马克思的"历史真理"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既分析又综合的方法。或称之为圆圈式的方法,亦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方法。否定之否定就是黑格尔哲学的方法,是构成他哲学体系的总公式。黑格尔把否定之否定规律提到了最高的、核心的地位,并把它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构成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规律关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问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并不明确。虽然,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曾提出,“两个互相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11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把辩证法归结为“矛盾的辩证法”,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阐述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认为马克思辩证法是革命的辩证法,而不是恩格斯所谓的"自然辩证法"。卢卡奇认为:首先,马克思的辩证法是总体性的认识方式,不是恩格斯的以三大规律为核心的"科学"总结;其次,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主体—客体辩证法,而恩格斯在这点上根本没有涉及;最后,马克思辩证法的落脚点应该是革命实践,恩格斯的理解仍然处在旧唯物主义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5.
在《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将马克思的历史观和辩证法与黑格尔的历史观和辩证法进行了区分,并认为两者的思维范式根本不同,在这个思维范式的基础上,阿尔都塞还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重新理解了马克思辩证法。他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一种多元决定论,并认为这种多元决定论也体现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从而也反对将马克思的辩证法解释为一种简单的经济决定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重新解释为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的理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各哲学流派关于"对立与统一原理"的观点阐述以及其当代现实作用。同时,也是对辩证法发展的一个探讨。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其自身发展经历了古希腊的朴素主义、康德的纯粹理性自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四个重要阶段。同时,从我国古代经典文本出发,在公元前11世纪,人们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出了早期的阴阳学说,《易经》、《老子》、《孙子兵法》等著作都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贤哲人的辩证法思想。最后,感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对立统一规律,同时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的当代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蔑视和抛弃黑格尔是黑格尔逝世后欧洲思想界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潮流;有些唯物主义者在反对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哲学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又重新回到了18世纪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内部也出现了忘记辩证法原则的原初意义的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基于他们对马克思文本和当时的理论和政治现实的洞察,提出了"回到黑格尔"这个著名口号,要求回到黑格尔的有价值的思想遗产.这个口号的理论意义在于"回到黑格尔"实质上就是回到黑格尔的辩证法立场,回到黑格尔肯定人类精神作用的积极成果;是为了抵御实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侵蚀;最终是要回到历史的(社会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创建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尤其是他的历史观,虽然形式是唯心主义的,但内容却是现实的,其中包含着许多辩证法的珍宝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本文着重介绍黑格尔历史观中所包含的唯心主义形式下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辩证法运用于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从而把对历史的研究从以往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并提出论证  相似文献   

9.
辩证法作为一种在矛盾中运思、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思维方式,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与历史客体在对象性互动活动中的必然产物,它起源于主体的生存悖论,表征着历史主体的感性生存样态。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是站在感性解放的理论高度并在批判地吸收黑格尔思辩辩证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方法论体系,这在当前主体性癫狂即理性泛滥的风险社会中,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要组成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辩证法,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常常遭受误解和挑战。特别是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的实质——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表述和理解等"老"问题上,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演进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认真学习,加以重新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总结和阐发不仅具有明确的理论指向,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中,卢卡奇是提出物化思想的第一人。物化思想是卢卡奇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后提出的,他的理论源于马克思的理论思想,他用黑格尔的总体性辩证法解读了自己的物化思想,这一点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虽然国内外对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有着褒贬不一的态度,但是他开创了西方马克思的先河,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我们将通过对物化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使我们更加了解物化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对实践问题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他的实践辩证法思想中.实践辩证法是其实践哲学的精髓,大体上包含五个主要内容,即思维与意识的对立统一、意识与意志的对立统一、意志与 自由的对立统一、意志自由与行为自由以及思维与实践的对立统一.在建构实践辩证法过程中,黑格尔不仅探析了人类与动物的区别,而且区分了"实践态度"与"理论态度"两个概念.在黑格尔看来,"实践"的出发点是思维,具体表现为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运动过程,同时体现人类的决定能力与行为能力的统一.黑格尔借助实践辩证法深入系统地解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发生机制以及人类实践遵循的辩证法,对人们认识"实践"这一概念的核心要义以及人类实践活动的复杂性、人类行为自由等论题具有理论启示,但由于在唯心主义道路上走得太远,黑格尔的实践辩证法并没有将他自己引向存在和时代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一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他提出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马克思逝世之后出现并日益发展的非价值化的辩证法观念。卢卡奇认为,在这种辩证思维中看不到人的概念,从而使得辩证法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的人文特征。而在他看来,只有在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意义上才能够正确理解辩证法的含义,所以人必须成为辩证法的核心,辩证法必须是关于人与其对象之间的实践性运作,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这也就是卢卡奇所谓的总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含义。卢卡奇认为,他所提出的总体性的辩证法也是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具体运用过的思想方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经济关系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关系,并在整体中考察局部。卢卡奇说,“《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就在于恢复了总体性范畴的中心地位,这一范畴曾被渗透在马克思的全部著作之中,然而却被机会主义者用科学主义代替了。”(《历史与阶级意识》,第25页,重庆,1989年版。)  相似文献   

14.
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下,詹姆逊从历史性、否定性和自我意识性等方面着重阐发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作为一种历史主义,具有双重历史性;辩证法具有一种颠覆性力量,其辩证否定过程是一种历时性的位置转换过程;辩证法具有自我意识性,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其根本目的是意识形态批判。詹姆逊的辩证法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看到其"过程性"的基本特征,并用以作为建构自己"无主体"的社会结构观的理论依据.阿尔都塞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是片面的,他没有看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主义方面,以及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主体性思想和人道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和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他的唯心主义的体系中剥离出来,让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唯物辩证法或  相似文献   

17.
能否恰当定位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内涵,不啻为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哲学史层面,重新审视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思想的承继关系。其中,只有先达到对概念进行反思的理论思维高度,才能进一步探讨实践对整个思辨体系的内在颠倒。由此可见,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辩证法的扬弃,毋宁是纯粹逻辑的概念式反思,逐渐现实化的过程。后者在重塑辩证法核心的同时,将成为解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崭新范式。因此,以反思为基础的实践性,以及理论思维自身所蕴含的历史性,连同二者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必然关联,一并构成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内在意蕴。这无疑为逻辑学、认识论与辩证法的三者一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契机。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把主要精力放在整理和出版马克思的遗著、特别是《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上面。他还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写出许多不朽著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等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是人类解放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密切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从黑格尔的理性的人到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再到现实的人的过程,与此相应,他的哲学的创立也经历了从历史理性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再到人的现实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构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为原典意识形态理论的完整建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这既体现在他和马克思亲密合作撰写的《形态》《宣言》等经典文本之中,更体现在他晚年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内独立撰写的著作和书信之中。特别是晚年恩格斯围绕意识形态提出的反作用论、相互作用论、相对独立论、中间环节论、前导作用论等理论,使原典意识形态理论臻于完整,产生了巨大的理论效应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