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非正规经济的定义非正规经济的定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广义的 ,指并不在官方统计之列的 ,主要是通过现金进行交易和不纳税的经济活动。它包括非正规经济、地下经济、平行经济或黑市经济。据奥地利林茨开普勒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希·施奈德估计 ,1 999年全世界正规经济规模为 3 9万亿美元 ,非正规经济规模为 9万亿美元。在发达国家 ,非正规经济约相当于GDP的 1 5 % ,在发展中国家相当于GDP的 3 3 %以上。另一个是狭义的非正规经济。据国际劳工组织 1 993年制定的标准 ,非正规经济指包括各种家庭企业和各种没有固定工资的劳动者、手工业…  相似文献   

2.
在拉美地区 ,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人口在所有就业人口中的比重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一直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世界劳工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 ,拉美各国在经历了全面经济改革后的第一个经济增长期期间 (1 990~ 1 994) ,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从 5 2 %增至 5 6 %。这主要是由于拉美各国劳工改革一直很不全面、很不深刻而造成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市场管理的失控 ,使拉美工人一直面临着更大的失业风险和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1 .在大约 9个拉美国家 ,根据社会保障计划 ,公司须为每个长…  相似文献   

3.
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美两国积极推动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的过程中 ,经贸关系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其发展前景无疑具有重大的指标性意义。一、认清差距从 1991年 4月到 2 0 0 1年 3月 ,美国经济持续十年快速增长 ,创下美国有经济周期记载以来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期 ,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1980年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2 .7万亿美元 ,占世界GDP的 2 4 .7% ,1990年占 2 4 .2 %。 2 0 0 0年 ,美国GDP达9.9万亿美元 ,占世界GDP 32 .3万亿美元的 30 .8%。美国经济强劲势头从 2 0 0 1年第二季度开始转向。据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 2 0 0 …  相似文献   

4.
非正规经济是当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 ,全世界约有 7.5亿~ 9亿人依靠非正规经济活动维持生活。在拉丁美洲 ,非正规经济问题日益突出。 90年代以来 ,拉美国家的非正规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它在拉美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 1 990年的 44.4%上升到 1 998年的 47.9%。所谓非正规就业 ,是指那些家庭服务者、非全日制的钟点工、临时工等 ,还指那些劳资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或有合同但没有对雇用时间和待遇做出明确规定 ,得不到法律保护的就业。国际劳工组织对非正规就业的特点有如下论述 :主要依赖本地资源 ,家庭所有制 ,…  相似文献   

5.
关于非正规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 0 1年 7月 3 0~ 3 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和经济研究室联合召开了“拉美国家非正规经济现象问题”研讨会 ,对非正规经济的含义与界定 ,拉美地区非正规经济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拉美国家对待非正规经济部门的态度与政策 ,非正规经济部门的作用及其对拉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下刊载这次讨论会的发言及摘要。  相似文献   

6.
一 国外对拉美国家非正规经济的研究“非正规经济”在拉美国家是一个普遍现象。国外学者和有关机构对拉美非正规经济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 ,把非正规经济定义为低效率的边缘性活动 ,把非正规部门的就业看成是一种“就业不足现象” ,认为非正规部门属于被排斥的部门。这种认识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拉美就业计划等关于发展中国家个案研究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中。这种观点认为 ,非正规部门的就业具有反周期性的特点。在经济高增长时期 ,非正规部门缩小 ;在经济下降时期 ,非正规…  相似文献   

7.
在拉美国家,非正规就业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21世纪以来,已在国际上探讨40年的非正规就业正式被纳入国际统计的范畴。21世纪拉美国家劳动力市场发生的主要变化有:经济活动人口上升,劳动参与率节节攀升,女性劳动参与率大幅提升,但总人口增速放缓,且失业和非正规就业水平居高不下;拉美国家吸纳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导致拉美非正规部门就业长期维持在高水平上,非正规就业为拉美国家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失业问题以及缓解贫富分化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一 )经济缓慢复苏 ,动力不足 ,未能实现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2 0 0 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 2 .5% ,第二季度增长 1 .0 % ,第三季度虽然增长了 0 .2 % ,但这是基于GDP新计算标准而得出的结果 ,若仍按原来标准计算未必为正增长。第四季度受个人消费低迷以及政府投资和出口减少的影响 ,很难指望GDP有所增长。通产省发表的第四季度产业经济动向显示 ,主要企业的DI(企业景况调查 )指数比第三季度减少。日本银行 1 1月发表的金融经济月报表明 ,出口增长缓慢 ,生产增长也有所放慢。但从全年情况看 ,经济整体继…  相似文献   

9.
除新加坡之外,其他四个东盟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都是农业国家。战后,由于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在东盟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才开始下降,在1960至1980年间,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75%降为58%,泰国从84%降为76%,菲律宾从61%降为45%,马来西亚从63%降为50%;同期,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54%降为26%,泰国从40%降为25%,菲律宾从26%降为23%,马来西亚从37%降为24%,而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8%上升为9%,泰国从13%上升为20%,菲律宾从20%上升为26%,马来西亚从9%上升为23%。诚然,农业在东盟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已趋下降,但是,农业目前仍是东盟国家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约有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仍来自农业,各国劳动力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三继续集中在这个部门。1979年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菲律宾为58%,泰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拉美多国先后出台并实施了旨在推进非正规经济向正规化转型、提高就业质量、减少非正规就业的系列政策,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期看,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稳定和持续。目前,拉美仍是全球非正规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本文拟以国际劳工组织对非正规就业的定义为视角,对拉美国家促进就业正规化政策的维度、特点及其初步效果进行分析。2013年第19届国际劳工统计学家大会对非正规就业指标进行了核准,明确了非正规就业和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统计口径,为世界各国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拉美各国非正规就业形成的原因虽有不同,但自营劳动者和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占比过高,是导致其就业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促进正规就业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同时也需要政府通过法律、信贷、劳动力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与途径,建立健全对非正规就业的监管系统,有效推动"体面就业",降低非正规就业率,实现社会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