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05,(2):78-79
牡丹是中国名花之一,花朵硕大,花容端 丽,雍容华贵,超逸群卉,素有"花王"之 称。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 "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宋人欧阳 曾赋诗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来称赞洛阳牡丹。牡丹的自然美质哺育了历代数 不尽的花鸟画家,而盛产牡丹的洛阳更是以其自 身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造就了当代著名中国书画家 --李炳焱先生。  相似文献   

2.
牡丹花鲜艳富丽,气味芬芳,有超逸万卉的“天香国色”之誉。提到牡丹,人们不仅会马上想到种植面积很大的洛阳牡丹、山东菏泽牡丹,而且会说到柏乡县仅有的七株汉牡丹。区区七株汉牡丹,何以闻名华夏,且代代传颂不息?追寻汉牡丹的踪迹,它确有许多不同凡响之处。汉牡丹的历史最悠久。牡丹作为“天香国色”的一种落叶小灌木,在我国虽然种植年代久远,但多是用于药物,如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的《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的中药“丹皮”,即指牡丹的根皮。一直到隋、唐时代,牡丹才成为供人们观赏的植物花卉。而柏乡汉牡丹,最晚在汉代已作为观赏植物来栽…  相似文献   

3.
开也,万紫千红。幸逢成福万花明,风流国色独钟情;不是富贵偏娇艳,天香拂来亦倾城。牡丹原产古长安,嫣嫣百花之王。相传唐武则天孤芳自赏,认为天下唯我独尊,隆冬时节竟下令百花一夜开放,第二天果然百花竞艳,可唯独那牡丹偏偏不从,朴色依旧。武则天大怒,下令将牡丹贬到洛阳。“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因祸得福的牡丹在这里居然开得娇艳无比,锦繁夺人。武则天闻讯,气急败坏,下令火烧牡丹。熊熊烈火之中,牡丹愈炼愈眩,光芒四射,映得飞禽乱翅,百花自卑。武则天羞愧满面,无可奈何之后只好作罢。因此牡丹又有了“焦骨牡丹”的美称。古都…  相似文献   

4.
山东菏泽素有“中国牡丹之乡”的美誉,与河南洛阳并称中国两大牡丹观赏胜地。牡丹花的销售行情一直很好,当地很多企业大户、种花能手都想扩大种植规模。菏泽市政府也想把牡丹种植打造成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土地从哪儿来?  相似文献   

5.
第六届国际牡丹花会于4月22日至28日在山东菏泽隆重举行。“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联合协作,共谋发展”,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纷纷莅临,共襄盛举……曹州牡丹甲天下牡丹雍容华贵,美艳绝伦,历来被奉为花中之王。牡丹原产于中国陕甘秦岭一带,野生。唐宋时盛产于西安、洛阳。明嘉靖年间,牡丹的种植中心经安徽毫州而逐渐转移至曹州——今山东菏泽,至清代更盛极于世,素享“曹州牡丹甲天下”之盛誉。今日菏泽,牡丹栽培面积近2万亩,品种600多个,分为九大系列、六大花型。菏泽牡丹除销往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几十个大…  相似文献   

6.
“河出图、洛出书”,中华文明从河洛开篇。洛阳因处洛水之阳而得名。这里“居天下之中”,周朝以来就是王畿之地,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通过国家评定的“中国牡丹花都”。  相似文献   

7.
<正>流光一瞬,华表千年。千百年来,洛阳牡丹花脉不断。牡丹,就是洛阳历史的活化石。城是一朵花,花是一座城。一朵花的命运与时代相伴。该如何更好地保护、促进和推动牡丹产业发展?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的答案是——为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注入强大法治力量,当好“护花使者”,让世界爱上洛阳!  相似文献   

8.
“画不惊人誓不休,艺路漫漫追不止。”这是洛阳平乐牡丹画院前院长、中原当代实力派青年画家郭亚修的人生格言。  相似文献   

9.
为庆祝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2012年9月23日到26日,“中韩残疾人美术交流展”在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称的洛阳举办。本次美术交流展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主办,由中国残疾人杂志社、洛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0.
《统一论坛》2014,(6):79-79
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就出生于举世闻名的牡丹之乡——古都洛阳。刘红芳,红芳阁主人,一级美术师,现居北京。现任世界名家书画院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北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将军书画院特邀画家、中国人民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11.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4月11日,九朝古都的河南洛阳,盛开的牡丹在樱花、碧桃、紫荆花的映衬下,其雍容和华贵更显出大家风度与王者风范。  相似文献   

12.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三千年来,牡丹花以其“国色天香”的雍容华美傲居百花之首,成为人们心中的“富贵之花”。素有“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之誉的菏泽牡丹,目前种植约二万余亩,九大花系,1100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文苹 《黄埔》2014,(2):92-93
正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就出生于举世闻名的牡丹之乡——古都洛阳。刘红芳,红芳阁主人,一级美术师,现居北京。现任世界名家  相似文献   

14.
我欲乘风归去赞歌这次悻了“惜春常怕花开早”的常情。才过三月,未曾谋面的牡丹已成清谈的主题每年一次的洛阳牡丹花会更成为家信中的主旋律。白天决定去会会这“花中仙子”,入夜便蒲满洒洒飘起绵绵细雨,临到出发又善解人意地抛出一个浅笑。朱自清先生说逛南京象逛“古...  相似文献   

15.
进入洛阳便怀有一种肃然之情,河洛文化的厚重让人不忍触碰,唯恐稍有不慎就打搅了它的安详,而洛阳是宽容的,不管你身处洛阳的哪个地方,不经意间你总能感受到它 除石窟和牡丹外,让洛阳誉满海内的  相似文献   

16.
提起古县,一下子就联想到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牡丹”,这座被誉为“东山明珠”的山城,荣获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省级环保模范城”等诸多殊荣。在这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教育.乡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城乡百姓感到最为实惠的是子女上学。而这一切,无不凝聚着该县教育局局长赵贤义的心血与汗水。  相似文献   

17.
"国色朝酣洒,天香夜袭衣",洛阳的牡丹花闻名天下。在古都洛阳,有一道美食曾经得到周总理的赞赏,称之为"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生出牡丹花"。这道美食便以周总理的这句赞赏而"一锤定名"。这便是"洛阳水席"的头道菜,有着"中国名菜"之誉的"牡丹燕菜"。洛阳水席驰名中外,它起源于唐代,有千年的历史,全席共计24道菜,八凉菜、四大菜、八中菜、四压桌菜。水席中,"首菜"便是"牡丹燕菜"。全席出场便是此菜,可见此菜在中原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8.
九朝古都洛阳不仅以盛产牡丹享誉中外,更因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大批书画艺术名家而声名远扬。在众多丹青高手中,洛阳市政协委员、中国艺术家协会  相似文献   

19.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百花之首,总领群芳,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名花,原产于我国西北部,现在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安庆莲湖牡丹园建园已有十多年历史,从洛阳、菏泽、铜陵等地引种500多株,有洛阳红、大棕紫、火炼金丹、胡红等60多个品种:花色有白、黄、粉红、紫红、墨紫黑、粉蓝雪青、绿、复色;花朵有单瓣、半复瓣、重瓣,多有香气,花期从3月底—4月初。笔者从事牡丹管理工作多年,现就牡丹的栽培管理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习性牡丹喜干燥,好阳光,耐半荫,不耐炎热高温,较耐寒。在冬季最低温度不…  相似文献   

20.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牡丹》诗。我想把这首诗用在当代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这不仅是因为诗中嵌有她的名字,更主要的是她笔下的牡丹凝香含情、典雅绝伦、醉人心魂,确有天下无双之娇容。刘红芳生于洛阳,长于洛阳,成名于京城。她天资聪颖,是一位既勤奋又有才华的青年女画家,在花鸟画中她专攻牡丹。由于她从小与牡丹一起成长,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