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介石未能“出兵”参战,却借战俘问题大作文章众所周知,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占领了我国的台湾,使得本已摇摇欲坠的蒋家小朝廷得到了起死回生的机会。但是蒋介石幻想从战争中获得更多利益,先是谋求“出兵”参战,因为美国主子不允许而作罢;继而又阻挠朝鲜停战和谈,也以失败告终。别的问题插不上手,于是在即将停战的时候,蒋介石把目标转向了战俘问题。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在俘虏大批美军的同时,也有数万志愿军战士被俘。蒋介石意识到,如果把这批战俘弄到台湾补充国民党军,无疑是一支有生力量。同时,也可借战俘大作文…  相似文献   

2.
朝鲜停战谈判是一个艰巨复杂、斗智斗勇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一阵线的中苏双方有时意见一致,有时意见相左,但最终在双方协调一致的共同努力下,使停战谈判达成协议。进而实现了朝鲜停战。来自中俄的解密档案记录下了——  相似文献   

3.
林木 《党史博览》2008,(9):F0002-F0002,F0003
朝鲜停战以后,为促进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4年至1955年间,主动从朝鲜撤出了19个师。至1958年初,留在朝鲜的还有5个军。  相似文献   

4.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这是中美双方交战9个月后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此后,到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朝鲜战争一直在谈谈打打中进行。毛泽东在直接领导和指挥抗美援朝的同时,也直接领导和指挥了朝鲜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5.
历时两年零18天的朝鲜停战谈判,堪称现代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观:谈判桌上举步维艰,谈判场外激战正酣。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其间两易会场,5次中断,召开了58次双方代表团大会,733次各种小型会谈(几乎每天一次)。当年彭德怀元帅曾对这一不同寻常的、历史性谈判作过精辟的评价:“朝鲜停战谈判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停战谈判。是一个妄图称霸世界的帝国主义者,在侵略战争中遭到年轻的新兴的人民民主国家的反抗并遏制之后,不得不罢手而勉强接受的停战谈判。因此,朝鲜停战谈判不能不是一场异常尖锐的复杂而长期  相似文献   

6.
开国上将李克农,曾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外交部副部长。朝鲜战争即将结束时,他奉毛泽东主席之命前往朝鲜主持停战谈判工作。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艰苦的谈判中,李克农坐镇幕后,运筹帷幄,既有对敌斗争的坚决,又显示出高超灵活的外交技巧;同时.他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将中朝代表团凝聚在一起,为赢得朝鲜停战谈判的胜利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相似文献   

7.
板门店今昔     
板门店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开城东南约八公里处,恰处“三八线”附近的军事分界线上。   板门店原本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小地方。朝鲜战争前,这里连一个小村都算不上,被定为停战谈判会场时,这里只有 4间小土屋,居民早已因战争而搬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与朝鲜停战谈判密切相关,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几乎一夜之间,板门店这个地名,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时至今日,板门店仍然是朝鲜半岛局势,乃至世界局势最为敏感的“神经”。   回顾朝鲜战争,在停战谈判会场的选址问题上,也如这场谈判本身一样,几经周折,最终定在…  相似文献   

8.
1951年10月,笔者穿上了军服,由外交部干部转换角色成了军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夙愿终于实现,但却是去参加停战谈判的。在朝鲜三年半的时间里,历尽风险,有幸见证了板门店停战谈判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10,(13):I0002-I0004,49-52,F0003,F0004
1953年夏,为了争取朝鲜停战的早上实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了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金城夏季反击战役。  相似文献   

10.
1953年4月,杨勇到朝鲜战场时,朝鲜停战谈判的各项议程全部达成了协议,剩下的就是重新划定军事分界线和拟定停战协定的细则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也从北京回到朝鲜,准备参加签字仪式。和平即将到来,杨勇自己也以为:“自来一趟了,没有能和美国佬过过招儿!”没想到节外生枝,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狂言,反对任何妥协,  相似文献   

11.
朝鲜停战谈判之所以拖延了两年之久,主要的障碍就是战俘遣返问题。周恩来指挥朝鲜停战谈判期间,先后起草、修改了200余份电报、发言稿,对中朝方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谈判给予了具体的指示,为解决战俘遣返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一“原则上不动摇,办法上找出...  相似文献   

12.
1951年的6月,一列草绿色的火车在东北大地上风驰电掣地奔驰着。它中间的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留着一撇小黑胡子、身躯微胖的中年人,不时地喘着粗气,看来呼吸道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就是赴朝鲜参加停战谈判的中朝方面负责人之一、我国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兼军委情报部长李克农,后来人们称他是朝鲜停战  相似文献   

13.
正1953年夏,经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几年浴血奋战,侵朝美军和南朝鲜李承晚部队受到重创,正在板门店进行的朝鲜停战谈判即将签署协定,然而就在这时,南朝鲜李承晚公然叫嚣:"停战对我们意味着死亡……",要"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为了打击李承晚的嚣张气焰,早日结束朝鲜战争,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在朝鲜金城以南地区全线出击,给李承晚军致命一击。我志愿军20兵团受命组织实施这场战役。兵团司令员杨勇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  相似文献   

14.
靳言 《新湘评论》2010,(10):41-41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谈判不过是对敌斗争的另一种形式,它是武装斗争的继续。朝鲜战争,打了三年,谈了两年。毛主席为朝鲜停战谈判制订的战略方针是:谈谈打打,打打谈谈。  相似文献   

15.
靳言 《学习导报》2010,(10):41-41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谈判不过是对敌斗争的另一种形式,它是武装斗争的继续。朝鲜战争,打了三年,谈了两年。毛主席为朝鲜停战谈判制订的战略方针是:谈谈打打,打打谈谈。  相似文献   

16.
杜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表现出色,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主持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五次战役及防御作战的政治工作,后任朝鲜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党委书记,历经从抗美援朝战幕拉开到开城停战谈判、最终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的全过程。本文记述的,就是杜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些片断。准备赴朝参战1950年6月下旬,朝鲜战…  相似文献   

17.
宋宜山万字汇报蒋介石欲动又止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上,1953年朝鲜战场各方达成停战协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又签订了越南停火协议,一度紧张的国际形势有所缓和:而在国内,经过几年的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致力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国民经济建设,对台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单纯靠武力解决的方针,改变为立足武力伺机彻底解决和力争和平解放相结合的方针。面对如此国际国内形势,  相似文献   

18.
1951年6月,一列草绿色火车在东北大地风驰电掣地奔驰.中间一节车厢里,一位留着一撇小黑胡子,身躯微胖的中年人不时喘着粗气,看来呼吸道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就是朝鲜停战谈判中朝方面的负责人、我国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兼军委情报部长李克农.后来人们称他为朝鲜停战谈判的隐形巨人.坐在他身边的是中国“二乔”之一的乔冠华.7月5日晚上,他们一行到达北疆边城安东(现改名为丹东),  相似文献   

19.
(一)在要离开朝鲜的日子里 经过中朝人民并肩的浴血奋战,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被打败了,朝鲜停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要回国了。 回国前夕,志愿军广大官兵在“最宝贵的日子里,做最好的事情”和“一切为了中朝友谊”的口号的号召下,迅速掀起了帮助朝鲜人民进行生产劳动的新高潮。官兵们帮助朝鲜人民群众修渠建坝、打井、盖房、造桥、筑路、春种、锄草、秋收、植树、挖鱼塘、修建校舍和公共场所等,在助民劳动中,响亮地提出广‘为了朝鲜人民的生产建设多流一把汗,多做一件好事,就多留下一分友谊”的口号。在突击性助民劳动中,将军上阵…  相似文献   

20.
1953年 7月 27日,朝鲜停战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至此,长达 3年之久的朝鲜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有一位“隐形人物”始终坐镇幕后,运筹帷幄。他,就是中共秘密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卓越领导人李克农。   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李克农被中央送往苏联养病。在苏联,他每天都通过报纸分析局势的发展。随着战争不断升温,李克农再也无心疗养,他迫不及待地返回北京。当朝鲜谈判的信息传来后,李克农毫不犹豫听从毛泽东的点将,抱病前往朝鲜。   1951年 7月 6日,李克农拜会金日成。经与朝鲜方面协商,李克农为中朝代表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