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11月,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关注点是苏维埃政权建设中的群众动员。从《才溪乡调查》所记录的模范乡基本情况中可以知道,群众路线是才溪乡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实现广泛而深刻群众动员的重要经验。主要体现在关心群众生活,注重经济动员配合政治动员,完成苏维埃各项任务;群众选举群众监督建设工农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密切苏维埃与民众的关系,使一切苏维埃工作的执行得着雄厚的力量。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发展目标的群众动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才溪乡调查》等历史篇章示以后人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I0001-I0008
1933年11月,为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乡进行了10多天的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总结中央苏区模范才溪乡在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经验,高度赞扬才溪苏区干部好作风,为创建巩固的、先进的革命根据地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体现了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和注重根据地建设等思想和作风。  相似文献   

3.
《才溪乡调查》系统总结了才溪人民革命斗争和生产生活的实践,是毛泽东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为我们树立了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光辉典范。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段革命实践,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才溪乡调查精神,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牢记为民宗旨,弘扬务实作风,锻造清廉品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一步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4.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中央苏区、探索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是坚持执政为民,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二是广泛发动群众,显示真正"铜墙铁壁"的伟力;三是群众化实际化,创造苏维埃的工作作风。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总结了才溪乡苏干部坚持群众路线,争创一等工作的模范事迹和先进经验;他在"二苏大"会上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总结报告中,结合才溪乡的典型经验和模范事迹,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1933年秋,毛泽东赴福建上杭县才溪乡开展中央苏区农村调查,并写下了《才溪乡调查》一文。才溪乡是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经过土地革命而分到了土地的才溪人民,在苏区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很好地解决了党组织建设、苏维埃建设、支援革命战争和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1933年11月下旬的才溪乡调查.是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的社会调查。在才溪乡调查中,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才溪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总结,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的才溪乡调查,为我们树立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7.
回顾党的历史,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到,坚持走群众路线,既是毛泽东的重要思想,也是毛泽东的伟大实践。他用他的言与行,为我们树立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之所以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那是因为他始终在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于对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领悟以及实践的强力推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党的  相似文献   

9.
1933年,我们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处在关键时期,11月,毛泽东同志在政务繁忙、戎马倥偬之际,不辞劳苦深入基层,到中央苏区有名的模范乡才溪作社会调查,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这一伟大实践,不仅对总结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经验,团结千百万群众于苏维埃周围去粉碎敌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倡导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群众观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党和群众的关系、党的宗旨以及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及习近平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群众观。十八大以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开展,对践行群众观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1.
网评     
坚持走群众路线方能赢得民心我们的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千条万条可以归结为一条,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把人民委托的事情办好,为人民谋实惠、谋福祉。要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观点。当然,相信群众并不等于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对群众的意见不加分析,做群众的尾巴。党员干部既要反对急躁冒进、强迫命令的作  相似文献   

12.
吴辉 《先锋队》2013,(20):1
中央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要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需在解决思想、民生、机制等突出问题上下工夫。要终结官本位,回归民本位,解决思想问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无不凸显出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3,(11)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毛泽东群众路线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党依靠这条路线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坚持这条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的农村调查,是中国共产党人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所体现出来的"深入基层,求真务实,一心为民,致力发展"的精神,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才溪乡调查》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苏区调查研究后写下的著名篇章。通过才溪乡调查的历史实践,毛泽东不仅用事实粉碎了左倾机会主义的种种谬论,而且为我们树立了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倡导和运用的一些切实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端正调查研究态度,认清国情及决策,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要点快递     
[高层传声]胡锦涛: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区,是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在创建巩固的先进的革命根据地实践中,才溪人民全面加强根据地各项建设,在红色政权建设、根据地经济建设、扩红优属工作、劳军支前、关注民生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列,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支援。才溪模范区建设的丰富实践,是人民战争后勤的缩影,充分说明了战争之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的伟大真理。中国革命战争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民战争后勤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3)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走群众路线贵在真诚待民、重在实在为民、关键在领导干部转变作风。近年来,牡丹江深入开展以"求实、务实、落实、创新、创一流"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让党员干部爱民;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信党,不断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领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同行。"三实两创"得到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同,为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添了一抹亮彩。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形成的重大成果。群众路线的提出、形成和发展、丰富,与党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具体历史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密切相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毛泽东同志从领导方法角度强调群众路线,初步形成了包括重视群众革命主体地位、代表人民利益以赢得群众支持、严格要求党员以赢得群众信任在内的群众路线观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从执政党工作作风的角度,强调以保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注重调查研究来反对官僚主义,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来凝聚社会主义建设力量,并提出了以制度建设预防脱离群众倾向的构想,进一步从理论上丰富、完善了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80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成功召开,与毛泽东坚持群众路线,集中大家的智慧,最终战胜"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是分不开的。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本身就是毛泽东坚持和运用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