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上了马,思想政治工作要下马;现在是经济工作的春天,思想政治工作的秋天;发展经济靠按经济规律办事,用政治去领导经济工作是“左”倾错误的流毒。这些说法显然是十分错误的,按照这个观点办事,是不可能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上犯的错误,主要问题并不在于用政治去领导经济,而是政治本身犯了“左”的错误,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往往把着眼点只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上,似乎只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比资本主义优越,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和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其实,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运动的目的,恰恰在于解决如何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财富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个根本点上.因此,生产力标准这一新的观点的提出,是对旧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它促使我们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各方面的工作,也包括衡量我们各项改革工作的方向与措施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探寻中提出并发展了社会有机体理论,实践性、整体性、人主观能动性及运动性是其重要的理论特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我们分析社会历史提供了一种整体性思维视角,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开放,走国内外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标准"的含义是说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它决定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最终决定力量,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疑,"生产力标准"具有客观性.然而,客观性并不排斥时代性.对"生产力标准"的时代意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结合上更好地把握其实质内容. 一、"生产力要素内涵科学技术"在世纪之交有特殊意义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世纪之交.当人类社会向新的世纪逼进的时候,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在形成新的动态格局.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重大突  相似文献   

5.
自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由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投入使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277页)人...  相似文献   

6.
《海域使用管理法》从今年1月1日生效以来,结束了我国长期在海域管理中无法可依的局面。由于过去对海域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做得不够,如何结合国、省、县情,做好海域管理工作,是个新课题。特别是在目前沿海渔民发生生活困难,面临转产转业的新形势下,在海域管理确权发证中如何维护沿海专业渔民的基本生存权,保证沿海地区的社会稳定,既是一个现实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7.
赖婵丹 《学理论》2012,(26):19-20
命运的客观性是由命运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组成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自然界的外在必然性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以及由这种必然性决定的事物的发展趋势。其二是人的内在本性。命运不仅有其必然性,而且也有其不可预测的。但是人在命运面前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身外的事与物和自身态度、信念进行选择。人应该正视命运,在承认命运的客观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8.
本报讯《日本经济新闻》的述评认为,由于第十三次党代会确认了进一步加速改革的方针,中国政府今后将在各个经济领域实施新的改革,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论”为改革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政府将能够空前自由地进行政策运营。但《读卖新闻》等报的社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与否,“取决于政治经济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并能否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东京新闻》的社论也说,中国在过去9年的经济改革中,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但市场经济的推行也造成通货膨胀和收入差别加大,赵紫阳报告提出的企业股份化和发展私人企业有可能使这种倾向进一步扩大,对不劳而获的这一非社会主义的因素采取什么对策也将是个问题。《产经新闻》的社论和述评称,“我们期待中国开放改革取得进展,同时有必要慎重注视其向何处发展”。《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杭州召开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回顾与展望研究班”,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问题提出和讨论了下列课题。第一,要从理论上弄清何谓经济机制。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研究很少。一九七九年,于光远同志提出要重视对经济机制的研究,此后,才有少数同志开始用市场机制这个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讨论的范围扩大了,集中在经济机制的概念、主观性与客观性、特点、经济机制与  相似文献   

10.
每一本书都应该有它自已的特点,都应给读者一些新的知识。读完张绍礼编著的《生产力经济学》,我感到它至少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和严谨性。生产力经济学从创立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这期间,生产力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从理论上探讨和阐述了生产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构造了生产力经济学理论框架。《生产力经济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但是,毛泽东晚年也存在严重的失误。对于毛泽东晚年失误的原因,人们作了不少研究和探讨,从哲学世界观方面剖析的甚少。笔者认为,毛泽东晚年在政治上的失误,是其哲学失误的必然结果。现在,仅就自己对毛泽东晚年失误的哲学根源的初步研究,试析如下:一、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背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认为旧唯物主义者无视或抹煞人的能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现代信用欺诈理论对规范信用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主流的信用理论来源于西方经济学,因其关注现象解释的特点,在解释信用欺诈问题时不够深入。而马克思经典著作《资本论》中蕴含有丰富的信用欺诈思想,涵盖了信用欺诈的来源、内涵以及现实作用等。研究《资本论》中蕴含的信用欺诈理论不仅是现代信用欺诈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同时能够为解决实际信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信用欺诈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李宗迎 《学理论》2014,(4):37-38
马克思早期已经接触到社会贫困的现实问题,并在社会贫困根源的分析中,阐述了许多经济伦理和制度伦理思想。首先,在《莱茵报》斗争时期,青年马克思开始意识到物质自由与精神自由的关系。其次,马克思从人的价值角度继续探讨物质自由与精神自由的关系,指出了人的经济价值与人道价值的关系。再次,马克思从理性主义的法哲学出发,把社会贫困问题归因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从而开辟了对经济问题进行制度伦理分析的路径。最后,在揭示一定社会关系客观性和根源性的基础上,青年马克思进一步为经济与伦理的结合做了丰富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4.
周隆宾同志在《关于经济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一文(见《光明日报》二月六日《科学社会主义》专刊)中提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并不否认在那些工业不够发达、小农占多数的国家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并且认为两位导师曾有“一个科学的预见”:革命既可以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达到极端时发生,也可以在这种矛盾还没有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十分明确地回答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根本任务、奋斗目标,而且深刻地论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途径与手段。认真学习与把握“发展生产力”理论,时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认定前进方向.选准适度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我省机械工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现各尽所  相似文献   

16.
黄东明 《学理论》2010,(20):92-9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出社会生产决定人的发展,与私有制相联系的旧式分工导致人的“异化”,私有制条件下的阶级关系束缚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7.
梁爱平 《学理论》2015,(1):26-27
探索"现实人"的困境与出路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主题之一,也是理解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的真实含义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核心,阐述了马克思对"现实人"困境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人"出路的探索,马克思通过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及德国古典哲学探寻"现实人"的出路,最后找到的解决方案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提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与人的自由发展历史相统一的重要论断,然而他对该论断的论证中还存在着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不相统一的理论矛盾。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系统化,确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内在包含着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在确认主体与客体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出主体生成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为彻底地论证"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与人的自由发展历史相统一"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裴小革研究员:《十六大报告对<资本论>基本理论的新发展》——《资本论》对未来社会设想的着眼点是劳动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解放劳动、保护劳动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资本论》基本理论还认为,劳动与劳动者是不可分割的,劳动者拥有和可以支配的财富、收入、投资、消费及他们的文化素质与经济效率密切相关,将劳动等同于物加以压抑的经济体制,必然要产生种种引起经济效率低下的致命问题,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这种理论同“三个代表”中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资本论》基本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准确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客观需要,是新时期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团结全体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多年来没有认识清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的决定作用,甚至离开生产力,片面地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先进与否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夸大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离开生产力抽象地看待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认识社会主义.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