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2年墨西哥因无力偿还外债而触发债务危机以来,除个别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有所缓解外,沉重的偿债困难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面临的严峻现实。因此,研究影响债务困难的因素和90年代债务问题的发展趋势,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偿债困难与债务危机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债务危机的国家也可能发生偿债困难,其关键因素是债务负担。偿债困难与债务负担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发展中国家各债务国的外债负担程度不一,外债对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从绝对数字看,一些国家由于外债和偿债分别占国  相似文献   

2.
外债危机是第三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沉重的外债负担阻碍着它们的经济发展。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0日,非洲统一组织在亚洲的斯亚贝巴举行特别首脑会议,专门讨论了非洲的债务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非洲国家把解决非洲债务问题与消灭“贫困与饥饿”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非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和解决措施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3.
拉美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兼评“布雷迪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800亿美元外债为标志,拉美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债务危机。迄今为止,这场危机已持续了将近10年。虽然债务国、债权银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多边机构曾为解决拉美债务危机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拉美国家的负债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从1982年的3300多亿美元增至目前的4200多亿美元。人们不禁要问:拉美债务危机究竟有无出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似乎有必要提出另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才算解决了债务危机? 历史经验表明,适度规模的外债不仅不会带来危害,反而有利于弥补内部资金不足和加快经济发展。南朝鲜、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举借了不少外债,然而  相似文献   

4.
<正> 从1982年开始的国际债务危机,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唯独韩国从1981年~1986年,仅用5年时间就摆脱了外债危机,为世人所刮目相看。本文将用外债理论模型结合韩国的实际说明摆脱外债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外债问题时而缓和,时而紧张,这是近几年来国际债务局势发展的主要特点。八十年代后半期国际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存在着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实行紧缩政策来偿还外债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贝克计划”也仅是杯水车薪。解决债务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债务国和债权国进一步协调合作、发展债务国的经济和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  相似文献   

6.
拉美债务危机目前虽有缓解,但4230亿美元的债务仍是它们发展经济的沉重负担。现仅就拉美债务危机的成因和发展趋向谈谈自已的粗浅看法。关于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酿成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过快、借债过多、用债不当、管理不善、国际贷款利率提高、贸易条件恶化、债权国和商业银行中止贷款等。拉美主要国家在60、70年代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顾国力,大举借债,70年代后外债猛增,从1976年的960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2880亿美元,有的国家债务年增长率高达57%。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的债务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热点。债务危机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西方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截至1984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总额已达三千六百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世界外债总额(约八千亿美元)的一半。鉴于债务问题的严重性,拉美国家政府都把解决债务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拉美的债务影响之大,波及之广,后果之严重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因此,探讨拉美债务形成的原因及拉美国家为应付债务危机采取的措施等问题,对于我国利用外资、举借外债促进四化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中,人们普遍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拉美的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同这些国家相比较,菲律宾的外债数额则不那么引人注目。即使在亚洲,南朝鲜和印度尼西亚的外债数额也远在菲律宾之上。从菲律宾外债清偿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这一角度来看,菲律宾的外债问题似乎也不太严重。但如果从菲律宾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外债问题对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危害程度却一点也不亚于上述其他国家。近两年,菲律宾政府已不顾其他国内经济问题,全力以赴对付债务  相似文献   

9.
阿根廷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场以支付危机为主要特征的债务危机。它是因阿根廷政府丧失偿债能力、不得不宣布倒债而引发的。阿根廷债务危机启示人们,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政府只有坚决控制财政赤字,保持健康的财政,不断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保持合理的资金流入,制定并实施恰当的债务政策,控制内外公共债务的规模,减少对外债的依赖,维护公共财政的平衡,保持政府信用,才能有效地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750亿美元的外债而触发了一场国际债务危机,自此,发展中国家日益沉重的外债负担便成了一个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极为不利的因素和需要缓解的严峻的全球性问题。目前,第三世界债务形势及其前景如何?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关于缓和债务危机的战略有何新变化?这些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一、目前第三世界外债的基本情况近年来,由于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正在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日益严重,巨大的外债不仪未见减少,而且还本付息的负担象雪球那样愈滚愈大。目前。  相似文献   

11.
所谓外债偿还能力检验,是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以直接影响外债余额的宏观经济指标,比如,以出口增长率、借贷利率、资金缺口(剩余)额、外债余额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动态关系式为基础,判断该国偿还债务是否收敛(如果一个国家将来能够还清债务则叫做收敛,否则叫做发散),如果收敛则可计算出还清债务的具体时间、债务余额的峰值、及其达到峰值的具体时间。我国正处于外债高速增长时期,如何充分利用外债又能避免外债危机是我国决策机构和经济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很多国外学者认为,韩国是实行负债经济增长发展战略避免外债危机,成功地实现本国经济腾飞的一个例子。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外债偿还能力检验,比较目前我国和韩国的外债偿还能力,试图找出我国避免外债危机的途径,为决策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东盟国家的外债问题虽然没有象非洲国家那么严重,更没有酿成拉美国家那样剧烈的债务危机(菲律宾除外),但随着各国债务总额的急剧增加,外债负担日趋加重,债务问题亦变得越来越尖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美国政府进出口银行的一位高级经济学家认为,东盟国家的债务问题已发展到令人担忧的地步。一、债务现状截止1986年底,东盟四国的债务总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40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285.8亿美元的三倍多,偿债比率(还本付息占当年出口收入总额的比率)亦由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已经接近一万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债务负担,早已成为国际经济生活中一个重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数舆论认为,就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而言,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就地区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而言,关键在于拉丁美洲。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国际经济关系的角度,对拉美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的前景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战后初期,哥伦比亚使用国外贷款不多,1961年公共外债只有6.28亿美元,1970年外债总额增长为19.3亿美元,到1978年外债总额达44.2亿美元。总的来看,在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前,由于哥伦比亚对借外债控制较严,外债总额相对较少,而且,在外债的使用上坚持了外债严格用于建设投资,也由于外债结构较为合理,资金主要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哥伦比亚的外债负担不大,外债形势相对比较稳定。但此后,哥伦比亚外债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债增长速度加快。1979~1982年的四年间,国家净外债与出口收入之比从60%增加到150%。私人商业银行的贷款迅速增加,四年间,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到占贷款总数的2/3。外债指数恶化。1980年公共外债的偿债率  相似文献   

15.
拉丁美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沉重的外债负担不仅阻碍了它们的经济复苏,而且日益影响其政治和社会生活,使矛盾越来越尖锐。这就迫使它们进一步认识到外债问题的严重性,并考虑新的对应措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学术界往往把1969年以前的外债称作“旧债”,1970年以后的外债称作“新债”。 1982年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并波及整个拉美地区。拉美债务问题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世界各国已出了不少研究专著和论文集,但绝大多数是“论新债”,涉及旧债的极少。笔者尽可能多地收集了拉美旧债问题的资料,并作了比较研究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89年底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余额达12900美元(比1988年底增长了0.5%);其中,向世界银行提供债务情况报告书的发展中国家(有111个)的外债额为11655亿美元(比1988年底增长了0.8%),占了绝大部分(见世界银行,《1989—90年世界债务表》)。以下根据向世界银行提供报告书的发展中债务国所提供的数据与资料,概述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发展与现状、债务危机的特点,以及缓和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新战略的开展、今后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一、序言自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而爆发了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以来迄今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1982—1990年)。在这八年的期间内,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从1982年底的8310亿美元增大到1988年底的13200亿美元,六年内增大了4890亿美元,约增大60%。拉丁美洲地区甚至由于债务危机而导致到1989年初的政局与社会动荡,并迫使美国在1989年7月的阿尔及尔大国首脑会议上采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负债过重而相继爆发了债务危机。这次危机对企图走负债发展道路的国家无疑是一次警告。发展中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于是吸引外国直接或间接投资就成为这些国家筹措国际资本、发展经济的主要渠道。吸引外国投资的关键在于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墨西哥经过10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从负债发展到吸引外国投资的转变从二次大战后直到70年代末,墨西哥一直对于借外债发展经济独有所衷,而对外国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如火如荼的进程中,非洲国家却在债务枷锁的禁锢中挣扎,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沉重的外债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脱贫复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非洲国家的经济主权.债务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国际社会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