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峡两岸一水相隔,血脉相连,很多风俗习惯都相同,比如人在天涯,年俗依旧。除夕这一天,两岸都有"围炉"守岁的习俗。在大陆,一家老小会围坐一起吃年夜饭,寓意合家团圆;在台湾,则是全家人"围炉"守岁,也是寓意团圆吉祥。在大陆的一些地方,"围炉"的做法就是围着炉膛烤东西吃。大陆作家王安忆曾在《长恨歌·围炉夜话》中,对"围炉"生活有过详细描述:"房间里暖和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从难以置信——"神马"(什么),前所未有,请外人当总导演,到寄予厚望——"神"马,带春晚走出颓势,冯小刚成了订制年夜饭的央视最大的植入广告,无论是否赢得更多观众与叫好声,至少,迈出一大步的央视早已"赢"了。至于结果如何,众口难调总是理由。没一台晚会是为私人订制的,想讨好所有人,所有人大都不领情,作为亿万人共享的除夕大餐,春晚必须找到可以让最多食客感觉口味适中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3.
从1983年到2012年,央视春晚已经走过近30个年头。早些年,民间流行的“除夕三部曲”是“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现在则变成了“年夜饭、放鞭炮、怨春晚”。春晚高姿态的孤芳自赏、无牵挂的自娱自乐,老脸、植入广告、程序化操作……越来越多的人指责曾经的“精神年夜饭”变成了“剩饭”,越来越多的山寨春晚、地方春晚开始联合夹击央视春晚。  相似文献   

4.
年夜饭吃啥?     
“吃过了吗?”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第一句话往往先问吃。 这种习惯语言,反映了长期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因而吃饭自然成了第一件大事。 除了混饱肚子以外,还想吃点好的,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其中尤以春节也就是旧历的新年,在食文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无论怎样穷的人家,一年辛苦,到了过车,也总要改善一下生活,除夕晚上这顿年夜饭,上祭祖宗,下祭自己的五脏庙,总是要吃好的。杨白劳出门躲债,到了大年三十,也要把卖豆腐剩下的几个钱买二斤面回家包饺子过年。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安》2014,(4):61-61
@人民公安半月刊:民警的年夜饭,吃什么?有的说,“方便面”。还有的说,“没有好吃的.都是对付着吃点”。而还有这样一群人……@交警皮皮哥:绵阳交警,在路面演绎着自己的春晚,在路面吃着自己的年夜饭。  相似文献   

6.
吃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人们辛勤劳作了一年,在除夕夜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这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重亲情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合家团聚之时,不少人开始走出家门,到饭店里举行家宴,这就为商家带来了“年夜饭”商机。近几年,“天价年夜饭”不绝于耳。88888元、18.8万元,多么动听,多么吉祥!但这样的年夜饭却不断地遭到人们的质疑,为什么呢?显然,人们质疑的不是年夜饭,而是它的“天价”。有人说,天价年夜饭”是“周瑜打黄盖”,商家愿打,消费者愿挨,不应去说三道四。果真如此吗?家庭消费虽然是…  相似文献   

7.
大快朵颐的饕餮大餐是除夕快乐心情必不可少的点缀。当您正为准备年夜饭而绞尽脑汁的时候,不妨观看一下欧洲五国最经典的除夕大餐,或许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黄丹 《当代广西》2013,(5):16-17
刚把瓜子、零食撤下,热气腾腾的饭菜就端了上来。2月9日除夕这天晚上,广西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家玲、学工部聂卉处长和伍钟玉老师在南宁市东葛路一家餐厅组织留校学生一起吃年夜饭,欢度新春佳节。每年春节,广西教育学院都会有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或者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过年,学校就会组织留校学生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让不能回家的同学们过一个祥和温馨的春节。今天罗书记和聂老师穿的都是红色衣服,为节日  相似文献   

9.
张克辉  黄丹 《台声》2004,(4):30-31
阿文的母亲是一个端庄贤惠的台湾女子,终日在家中相夫教子。父亲毕业于台北医专,在日本人八重的小医院当医生。阿公(祖公)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阿文家祖籍河南祖先乾隆三十八年渡海来到台湾。 这天晚上,阿文的母亲难产而接生婆无能为力,只好将孕妇送到八重医院。但八重医生却酒醉倒地,不能为孩子接生。在妻子和秀子的鼓励下,他终于拿起了手术刀,为自己的妻子接生大人、孩子都保住了。一脉单传的林家又有了一个传宗接代的男孩,这就是阿文。这一天是1928年4 月9 日。日本人占据台湾已经三十三年了。 阿文慢慢长大,是一个顽皮的 …  相似文献   

10.
李新华 《台声》2004,(4):32-34
小男孩阿文出生在日据时代的台湾,祖籍大陆福建,祖父是一位古道热肠、医术精湛、具有鲜明民族气节的老中医;父亲是毕业于医学院的外科医生,后因反对日本占领者诱导台湾人吸食鸦片而惨遭迫害,英年早逝;母亲美丽善良、勤劳坚强,用柔弱的肩膀支撑家庭、抚育幼子。因此,阿文的成长既留下了日据时代的烙印,更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和熏陶。影片主要以阿文在台湾时期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对祖父、父亲、母亲、阿美、阿忠、秀子、武夫等人物的思想、行为和命运的艺术表现,展现了一幅生动细腻的台湾乡土生活长卷,演绎了动荡年代台湾人民荡气…  相似文献   

11.
除夕     
《台声》2017,(3)
<正>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台湾人过春节的方式,主要是和福建闽南客家地区差不多。除夕这天晚上要吃团圆饭,也就是"围炉"。在团圆饭前,有的地方还会先祭祖,团圆饭之后就是守岁。  相似文献   

12.
从去年10月开始,北京的消费者发现,在商场和超市里出现了一种塑料真空包装的卤制鸡蛋,成甜适口,味道香醇,既好吃又卫生,这就是由台商汪进财先生生产的“台湾香鸡蛋”。 乍一看,“香鸡蛋”与北方人喜吃的茶鸡蛋没有太大区别,但细品却发现茶鸡蛋的卤味只停留在蛋白表面,而“台湾香鸡蛋”的卤味能深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5日晚,农历大年三十除夕夜。当印着"Lu Lu""大叔"广告笑脸的公交巴士在台北街头驶过时,这对台湾"网红"小夫妇正在福州市津泰路一间公寓里和和美美地吃着在大陆的第一顿年夜饭。台湾过年必吃的长命菜、网购的湖南腊肉、福州老字号门店的鱼丸,还有"大叔"专程从内蒙古带回来的牛羊肉……这顿年夜饭特别的"五湖四海"。"Lu Lu"叫李函儒,"大叔"真名林司晨。因为经营旅游博客和汽车博客,他们在台湾有一定的粉丝群,甚至因此获得大公司的广告青睐,大家都喜欢这对小夫妇缤纷而真实的游历、工作样子。  相似文献   

14.
诗说守岁     
谢林 《北京观察》2007,(2):57-58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这个辞旧迎新的特别夜晚,中国人已经习惯阖家大小团团圆圆,吃罢年夜饭,古人是围炉而坐,儿童游戏,大人谈天、抹骨牌、喝屠苏酒,现代人呢,几年前是看春节联欢晚会,现在大家都伤了脾胃,不过也还是开着电视应个景儿,人人"强不睡",努力熬着.  相似文献   

15.
正我在电视台从事新闻工作时,全年无休,即使农历春节也不例外。历练多年,终于熬成职场老鸟,获得除夕休假的机会。彼时初为新婚媳妇,正想歇息喘气,在家剥桂圆啃瓜子泡茶看电视直到上班日,弥补长年工作的辛劳,没想到导播好友突然提醒我:"你不用做年夜饭吗?""不用啊!"我轻松回应,"我跟饭店订好了八菜一汤的年夜饭,他们保证,除夕当天现做,下午5点送货到府。"  相似文献   

16.
蒋建春 《台声》2003,(12):20-22
我的祖籍地是台湾。为了赶上我家半个多世纪后的第一次隆重的全家大团圆,去年春节我和妈妈匆匆办好赴台手续,在除夕那天的清晨上路了。我们由北京乘飞机到香港后,因为办理换证的中华旅行社除夕要提前下班,所以又马不停蹄地乘公车赶去市中心把台湾发的通行证副本换成正本,换完证,我们又返回机场,候着华航除夕最后一班飞回台北的班机。“我们兄弟三人已经在桃园机场等着接你们呐!”长途电话里传来大哥激动喜悦的声音。“我们是开车从太鲁阁赶过来的……”。从台北打来的长途电话缓解了我和妈妈在香港候机转机的焦虑和不安。大哥从小被留在台湾…  相似文献   

17.
正从2月14日开始,"两岸客家土楼过大年"活动在福建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的"侨福楼"举行。做年糕、做包子粄、写春联、贴春联、学习"勉学歌"、吃年夜饭、看"春晚"、发放压岁钱、听客家民间故事、客家风俗拜神和开门……来自台湾、深圳、梅州、厦门等地的30余个客属家庭110多人,和当地土楼客家乡亲欢聚一堂过大年,体验传统客家过年习俗,传承客家文化。来自台湾的杨刘雄,这次也是带着一家五口来永定土楼做客欢度春节。谈到在永定土楼吃年夜饭的感受时,他说:"圆土楼名不虚传,在这里吃年  相似文献   

18.
金牛相聚,瑞虎再聚,玉兔三聚。坐落于帽峰山的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迎来喜气洋洋、红火热烈的第三个年头的除夕夜。2月2日晚上,安养院400多位残疾人又一次迎来一位他们已经十分熟识的重量级的老朋友,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徐少华。徐秘书长代表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来这里慰问残疾人朋友和残疾人工作者,与他们一起吃年夜饭,共度除夕,至今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了。  相似文献   

19.
<正> 名片是什么?年夜饭是什么?告诉你,它们都是“对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对策”。春节前,反腐败部门发出了严禁送收红包或有价证券的通知,一时之间,风声很紧。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就有人想出了“锦囊妙计”,送的人设计一套不同规格(也就是代表不同币值,上万、数千、数百不等)的名片,大大方方地在握手之际送给“必须送”的人,收到名  相似文献   

20.
保护春节年俗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春节,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生活相比,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气氛更加浓厚,民俗事项也更加繁富多样,像煮腊八粥、扫尘送灶、置办年货、书贴春联、剪贴窗花、张贴年画、敬祭祖先、吃年夜饭、除夕守岁、燃放爆竹、辞旧迎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