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君劢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探索:其一,通过对中西哲学史上“唯心唯物之争”的比较研究和对中国科学不发达原因的探讨,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其二,在深入研究中西哲学的差异和相同的基础上,论证了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中国新哲学之创造;其三,在汲取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发掘和阐发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理,试图为儒家哲学的现代转型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神话是各民族的文化之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在各自民族的神话中找到精神的原型。谱系学方法对中西神话各自的特点、精神和历史命运,以及对各自传统文化精神的塑造等进行了比较,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吸取西方的民主法治精神,更要立足本土文化,从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3.
附逆后 ,周作人以“道义之须事功化”为其从奸自辩。“道义之须事功化”确与周作人附逆有密切联系 ,但这是周作人片面的、抽象的理解“道义”与“事功”的关系 ,陷入唯事功论。不讲气节 ,不论道义的周氏“事功论” ,是一种自我欺骗的漂亮辞藻  相似文献   

4.
“中西会通”与钱钟书的文化“打通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人对中西学的主要态度是“中西会通”,“中体西用”、“西学中源”都是其变种。随着《管锥编》的问世,近10年来,钱钟书的文化“打通说”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钱氏“打通说”与近代“中西会通”思想的源流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拟对二者进行综合的考察,以期于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有所启示。一中西学术的会通思想起于明末,大体有两种形态:从一般意义上说,近代以来的重要社会思想家,其学说之创立,无不经东西文化之比较;狭义而言,举“会通”为旗  相似文献   

5.
周湘智 《求索》2014,(9):164-168
湘学是地方学的重要一支.深化湘学研究对传承发展湖湘文化、发挥湘学化育功能、服务湖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学界对湘学存在“无用论”、“无门论”、“无需论”等认识误区.湘学研究存在视野不够开阔、资源较为分散、支撑有待强化等学理困境.湘学作为国学分支、湖南之学,包含多个层面的内容.宏大湘学能为湖南发展筑牢思想之魂、赢得战略主动、赋予基本依循、提供持久动力和凝聚四方力量.走出现有学理困境,湘学研究应以理论书写呈现湘学,加快构建湘学学;以方法创新研究湘学,增强湘学的学术自觉;以学术自信宏大湘学,确立湘学的学科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总体介绍中国和西方和谐观念与和谐社会理想的基础上,从哲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对两者的和谐观进行了认识论与关系论两个方面的比较,并就中西和谐观念对和谐社会理想产生的影响,中西古代和谐社会理想的目标差异对社会演进的影响以及中西近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产生的不同结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静  舒国滢 《探索与争鸣》2023,(3):82-91+178
“江歌案”一审判决后,桑本谦教授认为,“江歌案”中的刘鑫(刘暖曦)不存在法律上的过错,但引入“过错冗余”“有难同当”的概念可将一审判决合理化。这在理论上值得赞赏,但从道义层面为司法寻求判决理由的观点有待商榷。二审判决虽以“安全保障义务”为基础寻找裁判依据,但在“安全保障关系”“安全保障义务主体”“直接过错”认定方面存在不足。判定刘鑫在法律上存在过错的另一种思路是刘鑫应承担《侵权责任法》第28条规定的“第三人侵权责任”,其教义学原理在于“双重风险损害原则”。刘鑫虽非直接侵权人,但其行为是他人陷入不可预测之风险境地的肇因,且因过错增加了这种风险的发生几率,应对他人的损害承担责任。司法裁判并不反对道德判断,反对的是绕开法条及对法条进行超越法教义学分析的道德审判。  相似文献   

8.
傅如良  徐世昌 《求索》2011,(11):136-137,178
万物因变而生,在变中寻求庇护,在被变中顺势而行。知识与人类共生,于人们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中得以向纵深穿越,以人类的科学化与人性化为终极目标而义无反顾。然其作为一种权力的运作方式,无意识地渗入了权力场域,在权力的“庇护”与“被庇护”中,偏离了自身的轨道,驶向学域死谷。或许,在“毁灭”的边缘才是生命的重生。  相似文献   

9.
胡适以“把现代文化的精华与中国自己的精华联结起来”作为其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根本宗旨,奠定了中国近80年来以西方哲学史的观点来整理和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其主要贡献是在发掘中国哲学的知识论和方法论成就,使之与现代科学精神相接轨方面.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对于以西释中的过于倚重,使他亦不免作出某些牵强附会的臆说.  相似文献   

10.
该书《内容提要》中说:“本书以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为比较对象。全书主体部分九章,另加附录两部分和前言/后记。本书1991年第一版,1999年第二版,现系第三版。本书前八章意在辨异,集中探讨中西法律文化的八大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成因和历史后果;第九章意在求同和会通,从人的文化原理出发,比较透视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可行与难题及其克服。”  相似文献   

11.
张文勋 《思想战线》2004,30(4):74-75
中国现代文论的体系建构一直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大话题 ,在传统与现代的“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中 ,文论话语转型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而在为寻求整合、转型所进行的中西方文论对话中 ,学者们怀着不同程度纠合在一起的学理冲动与情绪冲动 ,就对话的意义、过程、机制、影响因子等论题形成了众声喧哗。为此 ,本刊特约请老、中、青三代学者就上述问题撰文汇成一组笔谈 ,意欲管窥当下文论研究之态势  相似文献   

12.
吴结评 《思想战线》2004,30(4):77-78
中国现代文论的体系建构一直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大话题 ,在传统与现代的“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中 ,文论话语转型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而在为寻求整合、转型所进行的中西方文论对话中 ,学者们怀着不同程度纠合在一起的学理冲动与情绪冲动 ,就对话的意义、过程、机制、影响因子等论题形成了众声喧哗。为此 ,本刊特约请老、中、青三代学者就上述问题撰文汇成一组笔谈 ,意欲管窥当下文论研究之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论杂语共生态与中国文论的更新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顺庆  王富 《思想战线》2004,30(4):75-77
中国现代文论的体系建构一直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大话题 ,在传统与现代的“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中 ,文论话语转型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而在为寻求整合、转型所进行的中西方文论对话中 ,学者们怀着不同程度纠合在一起的学理冲动与情绪冲动 ,就对话的意义、过程、机制、影响因子等论题形成了众声喧哗。为此 ,本刊特约请老、中、青三代学者就上述问题撰文汇成一组笔谈 ,意欲管窥当下文论研究之态势  相似文献   

14.
郭丽 《求索》2011,(3):148-150
唐代国力强盛,教育发达。由于疆域幅员辽阔,中原内地和较为偏远的敦煌地区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还是教育者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认识这种差异有助于更全面的把握唐代教育全貌、解释两地文学创作差别之成因等。鉴于学界鲜有从比较学视域讨论唐代教育的成果,加之现存史志和敦煌学郎题记中又有两地较为丰富的童蒙教育记载,因此,本文拟以童蒙教育为考察对象,对两地教育进行比较,寻找二者之异同。研究表明,中原内地童蒙教育内容应试性较强,尤其强调诗赋,敦煌教育则更重教育的实用性;两地教育均有多种途径,但覆盖面和受众差别较大;就中原教育教育者学识水平普遍较高,而后者却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西方由于在国家的起源方式、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状况、传统伦理思想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在法文化上向来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比较和探究中西法文化之间的这种差异,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立建 《前沿》2008,1(4):40-42
历史之真可分为“现象之真”与“逻辑之真”,寻求“逻辑之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目标和方向。“逻辑之真”的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但以黑格尔为集大成者,之后马克思继承修正了黑格尔“逻辑之真”的思想。在历史本体论意义上逻辑之真高于现象之真,但在历史认识论意义上应辨证看待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与其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有着内在的关联。20世纪40年代之前,其对中西哲学之关系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偏颇,或强调中西之异,或突出中西之同;此后,随着哲学思想逐渐成熟,冯友兰对中西哲学之关系问题的认识达到辩证综合的阶段,开始扬弃此前的相关思想,将中西哲学之同与异、中国哲学的世界性与本土性,作了理性的综合;中西哲学被置于一平等的地位,二者的对话和交流不再是单向的,而是真正实现双向的互动。冯友兰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蕴含深刻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开展中西哲学的比较、对话、会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胜利 《前沿》2013,(16):127-129
方言借用属语内借用,翻译时经常使用。其中,又以“方言对译”最为普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翻译中的方言借用,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宏观上,“不似之似”,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微观上,“通俗的口语,清淡的方言”,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就中西道德责任观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在回答责任从何而来、责任向何处去、责任何以承担这三个基本问题时,中西伦理学均表现出根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张中秋著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于1991年。这部书是南京大学“七·五”重;火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国内有关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作者在文化比较与法理分析相结合、历史实证与社会经济结构探讨相结合的基础上,着力研究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八大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原因和历史后果。该书出版后,法学界有非常好的反响。这一次,南京大学学术文库委员会将这部专著收入“南京学术文库”重新出版。出版前,在原书体例不变的情况下,作者对全书的正文和引注都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将近十年来作者自己的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