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1986,(1)
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有两千年历史。早在中国西汉时期,中国使者远航印度,经泰国湾时就访问了泰国南部。两千年来,虽月换星移、朝代更迭,中泰两国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始终如一。云南省与泰国地理位置靠近,自古就是中泰交通要道。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与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有亲缘关系。亲戚加近邻,情谊故弥深。 197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王国正式建交,中泰友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北京签署建交协定几天之后,当时的泰国总理克立·巴莫就访问了云南;之后他两  相似文献   

2.
在塔吉克斯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5年中,两个邻国的关系一直呈直线上升式发展.目前两国在政治、经济和人文领域的交往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已经得到彻底和圆满的解决,开放和互信成为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交往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交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中马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回顾和总结中马两国的交往史,有助于我们了解中马关系的发展进程,增进中马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从而进一步推动中马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老挝是泰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泰老民族同源,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语言、文化都极为相似。居住在两国长达1750公里的共同边界线两侧的边民,大多数有着亲戚关系,而且来往密切。所以人们常说,泰老两国是“兄弟邻邦”。在数百年的交往中,两国人民之间建立了较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25年前的1972年12月21日,中国澳大利亚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回顾二战后50多年两国关系,经历了敌视、互有需求、高峰、失望、务实几个进程。在当前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大格局下,中澳两国进一步加强交往和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6.
泰国是中国的近邻和友邻,侨居着大量华人,随着中泰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文的泰国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分析当前泰国的中国文化产品消费情况,理清开拓泰国市场的思路,找准开拓泰国市场的重点,为中国文化产品企业开拓泰国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国与泰国的友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泰国是近邻,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泰国原名暹罗,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建立统一的国家,为时较晚。在我国宋、元时期,其境内出现两个王国,一个是泰族人在北部建立的素可泰王国,称为暹国;另一个是蒙人在湄南河下游华富里建立的罗斛国。后来,罗斛吞并暹国,改称暹罗斛国。元代末期,泰族首领拉玛铁菩提一世征服了罗斛国,在湄南河下游大城建立了阿瑜陀耶王国,至此,该国宣告统一。这个阿瑜陀耶王国,中国史籍称它为暹罗国,现在叫做泰国。泰国建成统一国家不久,中国也重新统一。1368年2月,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汉族的封建政权,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派使臣访问泰国。第二年,泰国国王参烈昭毗牙遣使来华访问。从此,两国使者来往不断,关系很好。本文叙述有明一代中国与泰国友好交往的盛况。  相似文献   

8.
中日友好符合历史潮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数千年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使中日两国形成了无法割断的历史联系。但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曾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两国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战后,两国的仁人志士痛定思痛,都作出了理智的总结,“日中不再战”的口号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深明大义,不咎既往,愿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基础上同日本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和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已故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实现了…  相似文献   

9.
朱振明 《东南亚》2005,(1):13-19
今年是中泰建交30周年。这30年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30年,是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巨大变化的30年,是中泰两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的30年,也是中泰关系从建交初期的“礼貌往来”进入全面发展的30年。在中泰建交3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中泰关系的发展经验,有利于中泰两国在全球化时代进一步携手合作,促进中泰关系向着更加深入和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一1975年中泰正式建交,其最重要的意义是恢复了有着上千年交往史的中泰传统友谊,实现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共同愿望。其次,对当时泰国政局的稳定起了…  相似文献   

10.
中土关系的历史考察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土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 ,渊源流长。据史料记载 ,早在汉代 ,土耳其人的祖先突厥人与我国中原人民就有友好往来。 2 0世纪 2 0年代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来 ,中土两国人民的交往又经历了若干各具特点的发展阶段 ,中土两国进一步加深了彼此间的认识和了解 ,并逐渐就一些重要问题达成了共识 ,有利于中土双方建立面向 2 1世纪互利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巴建交55周年.两国领导人在互致贺电中对两国关系作出了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巴建交55年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两国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穆沙拉夫总统认为:巴中地缘毗邻,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上千年的密切交往。建交55年来.巴中全天候友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随着中新正式建交,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交往和合作迅速发展。本文拟简述中新关系的发展史,并展望两国关系的前景。一、中新关系源远流长追溯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关系,至少从两汉起便有了交通、贸易和友好往来。中国从两汉直至清朝,历代的正史和其他古籍,不但记录着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交通、贸易和邦交关系,而且有关于新加坡的详细史料。在新加坡,曾发现有两汉至明清的历代中国的陶瓷和钱币。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中新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交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根据《汉书·地理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泰国是对方重要的水果出口市场,热带水果和温带水果有很强的互补性。本文将碳排放量作为重要因素引入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两国水果出口影响因素与潜力。得到结论:(1)中国GDP、泰国水果总产量和中国碳排放量对中国水果出口到泰国有显著影响,两国GDP、中国人均收入、泰国水果总产量及其碳排放对泰国水果出口有显著影响;(2)碳排放对两国水果出口有正向促进作用,泰国的作用更大;(3)两国的水果贸易基本已饱和,中国的出口规模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入世后对中泰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回顾中泰两国当前的贸易概况,然后分析了中国入世后对中泰两国之间贸易以及中泰两国与第三国之间贸易的影响,认为中国入世后泰国出口产品对中国出口会显著增加,中国与泰国的贸易逆差可能进一步扩大,泰国在短期内将从中获得较大利益。从长远来说,对中泰两国都有利,两国的经贸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中越海难互助及其影响略论(1644—1885)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644-1885年间,中越之间的海难互助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对相关史实试作论述,并认为这类救助首先是人民之间的自发行为,反映和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又由于两国政府的介入,特别是在宗藩关系前提下的相关交往中,清朝统治者奉行不干涉安南(越南)内政的政策,该国统治者借此对内巩固统治、对外加强与中国联系,从而加深了两国的和平友好关系,并反过来强化了两国统治者之间的宗藩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菲律宾是一衣带水的近邻,隔着南海相望,两国人民具有悠久的传统友谊。根据史籍记载,公元10世纪宋朝初年,两国就有贸易往来。当时菲律宾境内的摩逸国,“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载宝货至广州海岸”。一千多年来,菲律宾是同中国交往密切的海外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菲关系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冷落,70年代以来得到恢复和发展;其中的经贸关系也随之在70年代初期重现生机,继续开拓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第三代中国领导人是如何看待90年代的中日关系的?21世纪的中日关系将怎样构建?这些都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 199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京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时说,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合作的潜力很大,两国合作有着许多有利条件。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日本对中国的古文化了解较深,两国地理上的距离也很近。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整个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泰国的文化交流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泰之间文化源远流长。1975年中国与泰国建交后,两国文化交流更为广泛。中泰两国建交40年来,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均衡稳步发展,不仅范围广泛,而且频率密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繁荣,不仅增进了两国的友谊,同时也促进了两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积极加强与泰国的文化交流,对双方将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今年 4月 1日是中印建交 5 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回顾两国关系在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 ,明确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对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 ,创造睦邻友好的气氛 ,构筑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具有重要的意义。风雨历程五十年中印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 ,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开始了友好交往。在近代历史上 ,两国人民又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 ,患难与共 ,相互支持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不久 ,中印两国便于 195 0年 4月 1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印度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印建…  相似文献   

20.
中泰建交以来中泰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泰国是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发展中国家 ,有着不同的发展经历 ,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自 1975年 7月 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 ,中泰两国以诚相待 ,彼此信赖 ,在友好、平等、互利、互惠基础上 ,在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两国最高领导人、政府领导人对继承和发展这一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国人民为增进中泰友谊作了不断的努力 ,两国关系已发展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睦相处的典范。今年是中泰建交 2 5周年 ,研究中泰关系的发展情况 ,并从中吸取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有益经验 ,对于进一步拓展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