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6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建交45周年之际,老挝老中合作委员会公布了老中建交45年来的合作成果。老挝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505公里的共同边界。两国人民自古以来有着传统的友谊,在过去长期的革命斗争年代,老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互相支持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生活在  相似文献   

2.
一、中巴友谊建立在双方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向前发展。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交。建交之初,中巴交往较少,仅保持一般关系。从50年代末开始,外部环境变化使中巴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共同的战略利益使两国由普通邻居变成了唇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已快四十年了。在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友好合作,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而又不受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和两国国内情况变化的影响,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友好相处的典范。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1989年11月14日欢迎李鹏总理访巴时,曾高度赞扬了中巴友好关系,她说:“巴中友谊是两个国土面积大小不同,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各异的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巴中友  相似文献   

4.
杜冰 《国际资料信息》2013,(9):27-32,43
巴基斯坦是中国友好邻邦,中巴两国常用“全天候友谊”来形容两国关系,意为任何风雨都不能阻挡中巴友好,中巴友谊超越任何障碍。2013年7月3—8日,巴新任总理谢里夫出访中国,这是其出任总理后的首次出访,也是继李克强总理5月22日访巴后,两国领导人40多天内的第二次会晤,充分显示了中巴“全天候友谊”的稳固与亲密。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50周年。5月,朱镕基总理对巴基斯坦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进入新世纪后两国关系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巴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观50年来的中巴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点,即全天候的友谊和全方位的合作。 一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山水相连的亲密邻邦,两国间的传统友谊渊远流长。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从历史的黎明时期起,中巴两国人民就开始了友好往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分元前126年,中国政府的使臣张窍就访问过巴基斯坦的一些地方并会见了当地的官员。公元…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1985,(2)
今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建立外交关系十周年纪念日。建交十年来,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巩固和加深,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中泰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而且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有利于维护东南亚和平和世界和平的事业。值此十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将中泰建交以来两国政府间的友好往来,用大事记的形式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中越政治关系的发展及其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0年1月15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黄明鉴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表示愿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月18日,周恩来外长复照黄明鉴外长欢迎两国建交。从此,两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后来,越南政府还曾把1月18日定为外交胜利纪念日。中越建交,在两国两千余年关系史中,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年是中越建交50周年,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共同研究中越睦邻关系的发展和演变,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越关系,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对中越建交50周年很好的纪念。中越建交…  相似文献   

8.
中巴建交60年来,经过双方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国成为和谐相处的好邻居、相互支持的好朋友、互利合作的好伙伴和患难与共的好兄弟。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战略性、全面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建立在共同利益和深厚民意的基础上,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朱振明 《东南亚》2001,(3):7-12
中越两国是有着悠久传统友好关系的社会主义邻邦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中越建交 5 0年来 ,两国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两党、两国高层领导频繁互访 ,为两党、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9年 2月 ,江泽民总书记与黎可漂总书记在北京会晤 ,从战略高度和中越友好大局出发 ,共同确立了“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新世纪两国关系发展的 16字指导方针 ,为中越关系在新世纪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2 0 0 0年 12月中越两国又签署了《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 ,对…  相似文献   

10.
自195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交以来,两国不断深化合作,并建立起"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巴基斯坦人民常用"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来形容中巴关系;中国领导人则将巴基斯坦称作"好兄弟、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巴友谊更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2014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决定继续发展传统友谊,深化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安全,共同打造"中  相似文献   

11.
今年 4月 1日是中印建交 5 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回顾两国关系在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 ,明确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对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 ,创造睦邻友好的气氛 ,构筑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具有重要的意义。风雨历程五十年中印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 ,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开始了友好交往。在近代历史上 ,两国人民又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 ,患难与共 ,相互支持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不久 ,中印两国便于 195 0年 4月 1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印度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印建…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中泰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振明 《东南亚》2002,(3):28-35
中泰友好关系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特别是建交 2 7年来 ,两国高层领导人保持着经常性互访 ,加深了相互理解和信任 ,推动了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中泰关系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友好相处、互利合作的典范。在中泰两国人民及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 ,近年来中泰关系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中泰关系的新发展 ,大大推进了中泰友谊与合作 ,为 2 1世纪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后 ,中泰友好合作关系一定会迈向更加有活力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中泰关系的新发展世纪之交 ,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泰国的文化交流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泰之间文化源远流长。1975年中国与泰国建交后,两国文化交流更为广泛。中泰两国建交40年来,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均衡稳步发展,不仅范围广泛,而且频率密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繁荣,不仅增进了两国的友谊,同时也促进了两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积极加强与泰国的文化交流,对双方将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近现代,中越关系的发展曾一度出现历史的高峰期,在两国领导人领导两国人民一起为民族解放事业而进行斗争的岁月里,胡志明与中国之间产生了深厚友谊。在胡志明的许多著作特别是汉文著作中,也体现了当时中越两国这种真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28日,是中古建交45周年纪念日。在近半个世纪的两国关系史上,古巴享有数个“拉美之最”。1960年9月28日中古建交,古巴成为美洲国家中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次年,当时的古巴总统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成为访问中国的第一位拉美总统。20世纪60年代初,逾百名中国留学生远赴古巴,古巴成为拉美最早接受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国家。2003年,古巴成为拉美首个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这充分印证了两国关系在各自的对外政策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45年来,中古关系经受住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的考验,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历久弥新,两国…  相似文献   

16.
朱振明 《东南亚》2005,(1):13-19
今年是中泰建交30周年。这30年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30年,是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巨大变化的30年,是中泰两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的30年,也是中泰关系从建交初期的“礼貌往来”进入全面发展的30年。在中泰建交3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中泰关系的发展经验,有利于中泰两国在全球化时代进一步携手合作,促进中泰关系向着更加深入和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一1975年中泰正式建交,其最重要的意义是恢复了有着上千年交往史的中泰传统友谊,实现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共同愿望。其次,对当时泰国政局的稳定起了…  相似文献   

17.
中韩建交20年:取得的成果与面临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也是"中韩友好交流年",这样一个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20年的两国关系发展做一认真总结与反思。建交以来,中韩双方增进友好、深化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符合中韩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中韩关系的主流。但两国关系还存在诸多"矛盾多发区",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障碍性因素,应该引起两国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中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韩关系沿着健康的轨道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8.
(一)中巴两国建交,两国友好关系史开始了新的篇章 1974年3月,埃内斯托·盖泽尔总统就职后,就决定派代表团访问中国,探讨建立两国关系的可能性.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应邀访问巴西,双方就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15日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友好关系史开始了新的篇章.两国关系35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泰建交以来中泰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泰国是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发展中国家 ,有着不同的发展经历 ,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自 1975年 7月 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 ,中泰两国以诚相待 ,彼此信赖 ,在友好、平等、互利、互惠基础上 ,在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两国最高领导人、政府领导人对继承和发展这一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国人民为增进中泰友谊作了不断的努力 ,两国关系已发展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睦相处的典范。今年是中泰建交 2 5周年 ,研究中泰关系的发展情况 ,并从中吸取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有益经验 ,对于进一步拓展双…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和中俄(苏)建交5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决心以此为契机,使两国关系在21世纪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一回顾中俄关系50年走过的历程,不难看出,既有过亲密合作,也有过尖锐冲突,更有今天经过冷静审视后所确立的健康关系。中俄关系跌宕起伏的50年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建立以共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基础的“兄弟”友谊(1949-195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日,苏联政府即宣布与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12月16日,毛主席抵达莫斯科访问,访问期间,两国签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