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上学经过一座教堂。可以看见一个老奶奶半趴半卧在教堂的大门外,面前摆着一个盛放行人施舍钱的破铁盒子,里面的钱从来都不是很多。 她的那张脸似乎曾经遭受过很大的灾难,已面目全非,几乎看  相似文献   

2.
乔·吉拉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在15年中卖出13001辆汽车,并创下一年卖出1425辆(平均每天4辆)的记录,这个成绩被收入《吉尼斯世界大全》。那么你想知道他推销的秘密吗?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记得曾经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走进我的展销室,说她想在这儿看看车打发一会儿时间。闲谈中,她告诉我她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但对面福特车行的推销员让她过一小时后再去,所以她就先来这儿看看。她还说这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今天是我55岁生日。”“生日快乐。夫人。”我一边说,一边请她进来随便看看,接着出去交待了一下…  相似文献   

3.
这里充满阳光晓光(一)她叫张先芬,一位拥有一个公司,一个工厂,一项专利的女老板。她曾经有过不幸的婚姻,她曾经饱受虐待与欺侮,她曾经身无分文、露宿街头。但她没有认命、没有屈服,从帮人洗衣服,每次挣5分钱开始,走过了一条交织着心血与汗水的奋斗之路。她不甘...  相似文献   

4.
她是谁?     
曾经,她是日本乃至全亚洲红极一进的全能女优;曾经,她身上所用的物品都是由有着日本音乐教父之称的小室哲哉所赠与的世界顶极名牌PRODA;也曾经,因为娱乐圈的残酷竞争,因为感情上的不顺,她在歌坛上超级天后的地位迅速被滨崎步、深田恭子等后起之秀取代.……  相似文献   

5.
<正> 对于儿女来说,母爱是无私的。65岁的吕春华就是这样一位太阳般的母亲,她用母爱的阳光照耀着一个又一个渴望的心灵。给渴望的心灵安个"家"2001年3月的一天,退休三年后的吕春华独自徘徊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福利区,眼前一栋破旧的厂房让她落泪止步。就是在那里,曾经有过她青春的脚步,有过她创造"羊头"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那样接近过幸福,以为自己拥有了一切。可是,当我把小叶弄丢之后才发现,没有她,我一无所有…… 世界不大,我怎么把你弄丢了?  相似文献   

7.
一个北方的朋友路过重庆,只有1天多的时间停留,我问她最想去什么地方,她竟然字正腔圆地吐出3个字:黑山谷!一个从未来过重庆的人怎么会知道黑山谷?我的诧异和追问让她脸上的自得在笑声中荡漾,卖了半天关子,她才告诉我答案。原来多年前我曾经寄给她一本刊有我文字和照片的杂志,照片中的我握着一束野花陶醉于青山绿水间,她曾经问过我  相似文献   

8.
变与不变     
<正> 改变总在不知不觉间。五月下旬的某一天,当熟悉的书摊挂出最新一期《读者》杂志的时候,我没有下意识地去搜索袋中的硬币。因为之前我已决定与她SAY BYE BYE了。十二年来一期不落地捧着她,曾经的爱不释手,曾经的相看两不厌,一夜之间说变就变,已经情怀难续,恩情不再。负心之后,也曾有过一丝的不安:久了,再遇见,却仿佛碰到心仪过然早已“名草有主”的那一位,相见也如同隔着  相似文献   

9.
<正>母训:要想过好日子,就要学会节俭。母亲与我一起在广州生活了13年。这是母亲抚养孙子的13年。孙子长大了,母亲像完成了一项使命,执意要回故土。那一次,我买了卧铺票,她默然接受了。无情的岁月终于磨蚀她那颗不服老的心。在以前的来来回回中,她固执地坚持硬座,即使我买了卧铺票,她也逼我退掉,否则,罢坐!"农村人什么苦没吃过?坐车有座就不错了。多花的钱,在农村有大用了。要想过好日子,就要学会节俭。"她说。  相似文献   

10.
<正>事情的吊诡之处在于,它经不起追问:这名才学、人品俱佳的盲女为何被世界名校捷足先“取”? 6月18日,扬州市特殊学校为曾经在该校上了9年学的优秀毕业盲生吴晶召开赴美国留学欢送会。吴晶从特殊学校毕业后考入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她还参加过残奥会。她以顽强拼搏精神,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非凡进取心今年被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斯坦福3所大学同时录取。(6月19日人民网)  相似文献   

11.
“一座好的美术馆要让每个市民都为她自豪” 回想起上海美术馆与和热爱她的人们,李磊向记者谈起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已故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吴老曾经说过,如果他还有什么愿望,那就是希望在上海美术馆里有一面墙,上面可以挂一幅他的画。有人曾经问过吴老,为什么要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捐给上海美术馆?  相似文献   

12.
报刊撷英     
该吃中饭了,钱轻俊拿了从家里带到学校的馍馍和咸菜,悄悄地啃起来。这一星期她没另用家里的一分钱,她感到一丝欣慰。 钱轻俊盼着读完高三,快点毕业——这学期花的钱太多。每个月几乎都得花10元钱。她自己真没办法节省,不吃一点儿东西,哪有精力念书啊?而且过几星期就得高考,能考上吗?村里可还没有一个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当史芸携带30万元巨款从省城回到家乡时,身心疲惫的她很有些恍如隔世之感。 史芸8年前离开家乡,她的家乡是个地处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名叫北湾的小村庄,8年前那里还很偏僻落后,而现在则有了很大的变化,像她家曾经引以自豪的楼房已遍地皆是。几年前她家盖楼在当地引起不小的震动,乡民都羡慕史芸的父母有福气,生了个不仅貌美而且能挣大钱的女儿。当然乡民们只看到眼面前的,并不去深究这些钱的来历。其实这都是史芸在省城的卖身钱,她在省城出售美丽青春的胴体,供那些嫖客们淫乐,然后从他们的口袋里掏取肮脏的小费,她就是用这些钱为父母盖起楼房,为瘸腿的哥哥娶了嫂子,将痴呆的弟弟送进医院治疗。并供应他们全部的日常开支。除此之外,她还积攒一笔钱,她想自己不能总操持这种肮脏的“职业”。再说青春转瞬即逝,等到挣足一笔巨款后她就从良,用这些钱回家乡做点生意,再嫁一个男人,回到正常人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14.
钱穆的信念     
有一位德国老人,名叫赫尔玛·塞德尔,已经80岁了,最近,她被检查出得了癌症。当她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时,她想尽快完成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她有一大笔钱,总价值约两三百万马克,有些是现金存在银行,有些是房地产。她想把这些钱一个子儿不剩地捐献给中国的改造沙漠事业。塞德尔一辈子最珍爱书籍,她爱买书,有许多许多的书。她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这些珍贵书籍全部送给中国。塞德尔对中国有这么深的感情,这是因为她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她深信,中国是迄今为止,保持民族文化传统最好的文明古国,也是最有希望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她把世界未来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射阳鹤家乡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轻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相似文献   

16.
赵奕  孙博 《小康》2004,(2):38-40
郭凤莲。这是一个曾经风云一时的名字:年轻人比较陌生,30多岁的人略有耳闻,而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风云的人则无人不知;这是一个从"典型"转向"经典"的人物:在典型辈出的年代,她是其中的一位典型,在随后的40年里,曾经的典墅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乃至记忆中消失,唯独她,柳暗花明后竟强势反弹;这是一个转型的女人。昔日她的同乡、上级、长辈和恩师陈永贵曾进入了中国政治的最高核心,她也成为若干政治明星中一员;而如今她必须将昔日的政治品牌延续为经济品牌--  相似文献   

17.
她收养了两名孤儿,因为她曾经也是一名孤儿。她资助了400多名家境贫困的学生,因为她想这世界应该永远充满爱心。请看方德晴———  相似文献   

18.
石哥:各位聊友,今天咱们的话题是:这件事我感动他(她)。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人和事曾经感动过我们,但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也曾经以我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一片真情和我们的人格魅力感动过别人。借此机会,请大家说一说自己这样的经历,展示展示咱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诸位请:我  相似文献   

19.
她和老公因为一件小事吵了架,于是关在书房里上网,却不想遇上了曾经的他。看到Q Q里他那亲切的图像,她忍不住眼泪直流,情不自禁地发了一条信息过去:你在啊!就这样一句,她便和他又联系上了,便忘了自己曾经说过的那句:这辈子也不和你有任何牵扯!聊过之后,又相约见了面,她发现,他比以前更加成熟,更加体贴,更加温情。他总是默默地听她倾诉,间或给她一个笑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6,(11):9-10
本报《关注》版曾经多次报道过有“大连义工第一人”之誉、创办了“郭大姐爱心之家”的郭连荣的事迹。在本报的关注之下,郭大姐和她的“爱心之家”已经走过了整整3年的历程,有鲜花、有掌声,有坎坷、有泪水,但她带给整个社会的是温暖和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