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百多年前,在华夏大地掀起的护国运动,以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复辟为主要内容,是一次由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革命运动,是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的继续,在我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发生在纳溪境内的棉花坡战役,是护国战争中最为激烈和至关重要的一战,事关护国战争全局胜败。  相似文献   

2.
简论孙中山京津保战略与反复辟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培林 《团结》2003,(6):93-95
孙中山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的“二次革命”失败之后,中国曾一度出现了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的丑剧。面对历史倒退之逆流,孙中山时刻注意北方  相似文献   

3.
亥革命后,出现了袁世凯称帝与张勋复辟两次使社会倒退的复辟活动,但针对袁世凯称帝与张勋复辟的异同并未有系统的比较。因此,现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条件、个人因素、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袁世凯称帝的必然与张勋复辟的偶然及其根源、结果。  相似文献   

4.
1912年建立的孔教会,是清朝的遗老、封建文人组建的尊孔复古组织。孔教会所提倡的“昌名孔教”与共和制度是相抵触的,与帝制理论却是相依存的。因此,孔教会与复辟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袁世凯复辟中,袁世凯利用了孔教会反共和的这一政治目的特征,为他的复辟创造社会舆论;而在张勋复辟中,孔教会则在主观上支持清室复辟,积极参加复辟活动。虽然孔教会的复辟活动最终失败了,但它留给后人一条启示:孔学的生存发展只能靠自身所蕴涵的现实价值,如果孔子思想企图借助封建势力或反动势力发扬光大,只能是妄想!  相似文献   

5.
王生 《邓小平研究》2016,(6):157-157
2016年是护国战争胜利100周年,11月5日,由中共泸州市委、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纳溪区委、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纪念护国战争胜利100周年大会'系列活动在泸州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少将以及中央文献研究室、海军政治部、新华社、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讲武堂等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出席活动,护国战争的主要发起者、领导者蔡锷将军的亲属也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6.
王碧蓉 《各界》2013,(9):6-8
复辟帝制失败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怀仁堂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众人按文东武西的排列,向他行三鞠躬礼。袁世凯用河南口音发表如下演说:“大位在身,永无息肩之目。故皇帝实为忧勤惕厉之地位,决不可以安富尊荣视之。且历代皇帝子孙鲜有善果,平时一切学问职业皆不得自由,故皇室难期发达,予为救国救民计,牺牲子孙,亦不敢避。”难道袁世凯已经预测到他的登基对于“子孙鲜有善果”,是一种悔意吗?还是对于子孙的叮嘱:远离政治,切莫步他后尘?  相似文献   

7.
1915年,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为了取得舆论的支持,派帝制分子。《亚细亚日报》.总编薛大可带30万元巨款去上海“运动报界”,同时还派人到广州去贿赂报纸和报人。当时,北京的《国华报》、《国权报》、上海的《大共和日报》、《时事新报》,长沙的《大公报》、广州的《华图报》都接受了袁世凯的贿赂。  相似文献   

8.
南京临时政府关于中国究竟应当采用何种政治制度,有一个从总统制到内阁制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主要是由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而由怀有专制独裁野心的袁世凯继任促成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力图以革命手段移植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但对究竟哪一种政治制度适合于中国国情存在一个认识过程。袁世凯通过破坏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进而复辟帝制的历史说明,在中国这样具有长期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来说,实行内阁制才有利于防止独裁专制,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当中国处于从帝制走向共和的转型时期,袁世凯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帝王观念的深刻影响,由于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袁世凯竟然上演了一场与世界潮流逆行的复辟闹剧。  相似文献   

10.
九月十五日,胡耀邦同志在中南海书房里接见了部队业余作者、《刘伯承青年时代》编剧之一刘蒙,高兴地说,剧本不错,拍摄这类题材的电影很有意义。 刘蒙和江西电影剧作家毕必成共同创作了电影剧本《刘伯承青年时代》(上、下集)。剧本主要内容是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同志一九一三年到一九二四年的革命实践,描写了他从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旗帜,参加“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而转战四川,后来与吴玉章、杨阇公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终于找到救国之路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史华 《各界》2008,(12):86-89
在众多的现代军阀中,原国民党陆军上将、二十军军长杨森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早年讨袁护国、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胡志明的正义之举,又有勾结吴佩孚破坏革命、制造"平江惨案"和积极追随蒋介石打内战的斑斑劣迹,最后逃至台湾而以96岁高龄寿终正寝.成为四川军阀中活动空间最广、经历最复杂、寿命最长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刘珍珍 《学理论》2013,(8):182-183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乱象,人们认为袁世凯的帝制复辟使得辛亥革命的政治理想毁于一旦,1916年袁世凯死后,形成了以割据和混战为特征的军阀政治,直至1928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从表面上结束了乱政。但是,长期分裂的因素早已存在,而辛亥革命的复杂性也是军阀政治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4)
从平定朝鲜的甲申政变被李鸿章赏识开始,到辛亥革命时期因玩弄两面派手段而成为最大赢家为止,袁世凯已然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但是,他想要的不只是这些,而是违背历史潮流的独裁乃至复辟称帝。正是这一念之差,袁世凯从被盛赞一时的"中华民国第一华盛顿"沦为了举国唾骂的"窃国大盗"。袁世凯洪宪称帝的梦想也在儿子愚弄、群小包围、蔡锷反袁以及心腹倒戈的过程中不断走向覆灭。  相似文献   

14.
张章 《党政论坛》2012,(14):39-39
战争历史反复证明,军事技术是影响战争形态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理论的推动下,战争形态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无人”、“无声”、“无形”的“三无战争”演变。始于无形。所谓“无形”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武器装备的隐形化。  相似文献   

15.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冷战结束后,“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不绝于耳,战争与冲突的硝烟弥漫。进入21世纪以来,“9·11”恐怖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黎战争等频频出现,矛盾纷争不断。朝鲜核危机、伊朗核危机升级,国际安全缺失加剧。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度,现在正经历一场伟大复兴。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国站在历史的高点,提出了“和谐世界”,折射出中国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对人类前  相似文献   

16.
“中山”舰为什么会闻名遐迩在中国历史上,“中山”舰可说是闻名遐迩。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清朝海军大臣载洵和北洋海军提督萨镇冰,于1910年8月在日本三菱船厂订造的,1913年由当时袁世凯政府的海军部队接到中国,命名为“永丰”,该舰马力1350匹,装配主副炮及高射炮8门,时速13.5海里,配员108——123人。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广州政府将其改名为“中山”舰。“中山”舰名震于世,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因为它是“洋务运动”的产物。1913年“永丰”舰下水时,清朝已经覆灭,主张洋务运动的袁世凯,直接过问此事,将其编入海军第一舰队。  相似文献   

17.
陈孝华 《团结》2003,3(6):96-98,9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伟大的变革。但是,中国走向共和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在掌握民国政权后,共和制度迭遭践踏毁弃,民国徒具虚名。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共和,不屈不挠地展开斗争,从二次革命、中华革命党反袁护国斗争到护法运动,奋争长达十年。闽籍华侨为祖国走向共和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进一步阴谋称帝,1915年复辟帝制之声甚嚣尘上.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是袁在南方恢复帝制的积极鼓吹者.郑汝成(1862~1915)是直隶静海人,天津水师学堂毕业后派赴英国留学,回国后在海军部任职,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郑调任总统府高等侍卫武官,深得袁之信任.1913年南方爆发"二次革命",郑汝成以海军中将衔奉命率军镇压上海地区的革命武装,得逞后被任命为上海镇守使,晋升上将、授彰武将军,气焰不可一世.  相似文献   

19.
“长期战争”有望成为继短暂的“冷战后”时期之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美国国防部在年初公布的2006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长期战争”(longwar)的概念。报告前言第一句话就是:“美国是正在进行长期战争的国家。”报告分析了战争开始5年来的形势,不厌其烦地强调美国正处于战争状态,强调美国正在进行的这场“反恐”战争的长期性、全球性和复杂性,通篇充满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袁家骝是袁世凯的孙子。其父袁克文是袁世凯的第二子。1916年袁世凯病亡,家道中落。袁氏后代17子、15女的生活由大伯施予。作为“皇亲国戚”,袁家貌却从小就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而是过着寄人篱下的清苦生活。1936年夏,满怀抱负的袁家紧,在汽笛声中登上了驶往美国的轮船。地处美国西部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聚集了一批年轻而又具顶尖水准的物理学家。这时,这座著名的学校又迎来了一位东方学子。1937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美国人歧视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直依靠奖学金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袁家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