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1月22日,美国《石油情报周刊》(简称PIW)公布2019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国石油排名第3位,连续19年位居世界前10大石油公司行列。沙特阿美拔得头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排名均上升1位,分列第19位和第31位。PIW榜单排名从油气储量、油气产量、原油加工能力、油品销量四个方面,对全球大型石油公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石油现状分析。(一)资源安全压力增大。中国石油储量居世界第11位,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为240亿桶,只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2.3%,在中国已探明的能源总储量中,石油资源仅占3.03%。20世纪90年代末迄今,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大约在23%-24%之间。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石油产量平均每年增加1.7%,而消费量每年增加7.3%。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1年,中国石油进口约7000万吨。200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  相似文献   

3.
1998年的两大石油公司重组,把石油工业的改革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重组以后的中国石油工业向何处去,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石油监管体制的方向;中联煤层气公司向何处去;上市石油公司的联合、联盟与未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世界石油工业的地理分布和企业构成来介绍当今世界石油工业的格局。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分布在一百来个国家,其大部分集中在十几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石油炼制和油品销售分布更广,但比较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国家石油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上有绝对优势,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上有相对优势,而跨国大石油公司在炼制和销售上仍居优势。来文还介绍了世界石油服务业的企业构成,尽管大小有数千家各类服务公司,但三家大的综合性服务公司处于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5.
数字     
《人事天地》2014,(10):5-5
<正>【28名】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升至第28位世界经济论坛9月3日发布的《2014—201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连续六年拔得头筹,新加坡紧随其后,美国连升两位,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上升一位排第28位,大幅领先"金砖五国"其他成员。亚洲仅有三个经济体跻身前十,分别是新加坡、日本(上升3位到第6位)和中国香港(第7位)。  相似文献   

6.
为迎接国家经贸委对我院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评估,11月3日特邀第十二期中青(工商)班、第五、六期工商班共15名已结业学员返校参加了评估会,他们是来自辽河石油管理局的副总经济师兼劳资处处长刘振军及局长助理谢文彦、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的副总经理末杰、四川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周志斌、大庆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经理郭冀义、大庆石化总厂副厂长焦桐祥、石油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迟尚忠、中国石油物资装备总公司出口部经理张晗亮、吉化(集团)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凤鸣、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局长助理刘佳恩、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总地质师李大成、中油集团测井公司的副总工  相似文献   

7.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能源资源,随着产量的逐年增加和开采程度的逐步提高,达到一定的产量高峰后,将开始递减直至走向枯竭,这是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客观规律。中国石油必须自觉地把发展放在石油峰值的大趋势下,综合分析国内外宏观环境,不断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切实提升发展绩效,实现中国石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与中国石油进口安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油安全是国际政治关系的焦点。伊拉克战争之后,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展现出"三极多元"的新格局。在当前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的石油进口安全主要面临"能否买得起、能否买得到、能否运得来"三个方面的问题。要保证中国石油进口安全,从世界石油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应选择多元开源、确保原路、另辟蹊径、战略储备、合作共赢等战略。  相似文献   

9.
更正启事     
<正>本刊2013年第3期刊误,第29页倒数第三行"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济师"改为"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战略发展部主任",特此更正说明。  相似文献   

10.
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大力弘扬石油精神重要批示七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6月9日,中国石油举办第六届石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论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相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百万石油人牢记重大嘱托、赓续红色血脉,为全力奋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凝聚磅礴力量。主题教育中央第44指导组成员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11.
11月19日下午,第六次专家石油论坛在我院举行,5位国内相关研究机 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型工业发展道路”主题展开论述。中 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石油企业 代表,中国石油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4、15期部分学员共计70余人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12.
延长石油集团和中化集团是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两大石油公司,分析他们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可以使集团公司对外部环境有个整体和客观地了解,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有一个全盘的考虑。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对延长石油和中化集团2008年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设想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经过13年的艰难与坎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石油企业来讲,既是难得机遇,更是严峻挑战。机遇主要是,为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挑战主要是,国外大石油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低成本的油气资源及石油化工产品、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全力抢占中国市场,使我们的市场空间相对变小。  相似文献   

14.
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金融市场体系,并正在影响着实体经济。目前全球经济呈滑坡趋势,全球的石油需求减少,油价大幅下挫、剧烈震荡,从而影响了石油工程业务。国际石油工程业务市场急剧萎缩,投资减少,竞争加大。中国的石油工程业务,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态势,虽然快速发展的趋势受到遏制,但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我们应针对中国石油工程业务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石油作为我国进口的大宗原料之一,目前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但在国际定价机制里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国际石油基准价,尤其是在燃料油贸易中我国“国际定价权”的缺乏最为典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期货市场,逐步形成“国际定价中心”;建立国际采购协调机制,通过国内企业采购联盟争取合理价格;形成统一、开放、通畅、有序的能源、原材料市场;加强外汇储备的运用等,有助于稳步拓展我国对原材料国际定价权的影响力及控制力。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现在仍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1999年的产量为1.45亿吨,居世界第6位。早在20世纪10~20年代它就有过辉煌,1920年前后它曾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大产油国,墨西哥1919年的石油产量是8710万桶,有155家石油公司,其中最大的2家,一家是美国人道汉尼的华斯泰卡(Huasteca),另一家就是英国人考德雷勋爵的苍鹰(E1 Aguila)石油公司。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战略制胜”的时代。分析和研究近十多年来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发展战略的新内容和特点 ,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中国石油的企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9月6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首次公布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统计结果,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在世界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五,其中专利数、科技公司指数、科技园区三项创新能力指标排名第三,而科技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等创新收益指标则排名倒数第二。这是首个以连续、动态方式跟踪和度量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指数系统,通过62个纵向指标和13个横向指标在世界范围内将北京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19.
刊误更正     
<正>本刊2015年第3期第42页刊登的作者"[1]陈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62期党校及工商管理培训班学员,中国石油拉美(哥斯达黎加)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更正为"[1]陈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2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中国石油拉美(哥斯达黎加)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油价波动的原因,石油民族主义情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国内油价的波动率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原油价格收益率序列呈现明显的GARCH效应.国内油价波动受国际油价的冲击性较高并呈现较长的持续性.我国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改革石油定价机制,加强石油战略储备等,尽量减少高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