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黑丁  金星  志海 《法庭内外》2007,(5):9-14
逢年过节给领导“上供”似乎成为官场的“潜规则”了。所以“年关”变成了官员们的“廉关”。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总经理聂玉河首先是倒在“年关”这个关口上的。正厅级高官聂玉河因逢年过节收受下属送上的过节礼金100多万元,颇具“年关难过”的受贿特点。因此被称作“节礼老总”。  相似文献   

2.
逢年过节给领导“上供”已经是中国官场颠扑不破的“惯例”,所以“年关”变成了官员们的“廉关”,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总经理聂玉河首先是倒在“年关”的这个关口上的。正厅级高官聂玉河因逢年过节收受下属送上的过节礼金100多万元,因此被称作“节礼老总”。  相似文献   

3.
逢年过节给领导“上供”已经是中国官场颠扑不破的“惯例”,所以“年关”变成了官员们的“廉关”,北京城乡建设集团原总经理聂玉河首先就是倒在“年关”的  相似文献   

4.
2007年2月6日,聂玉河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审。他被指控所收受的144.8万元贿赂,多数来自下属和“朋友”。在这位原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总经理接受审判前夕,他落网的内幕被揭开。  相似文献   

5.
想不到贪官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比如,面对行贿者送来的白花花的银子,收,还是不收?这的确是个问题。由此,我想到了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原总经理聂玉河。他在法庭上侃侃而谈:“(贿款)都是好朋友给的,不收,会觉得看不起  相似文献   

6.
2007年2月6日上午10时,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由北京市第二检察分院提起公诉的聂玉河受贿案,这是北京市今年第一次开庭审理正厅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7.
朱磊  刘峰 《政府法制》2013,(7):20-21
年关又至、往年社会普遍反映的“年年过年关,年年难过关”现象,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的背景下,今年的情况怎么样?笔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八项规定”带来清新风气,“白天会桌,晚上饭桌”的状况大有改观,实施效果良好。同时,往年较为密集的“变味”团拜会、表彰会、联谊会等大大减少,高档酒店遭遇“退订潮”,而曾经车来车往的机关大院也大多变得“静悄悄”。  相似文献   

8.
兔年春运大潮来临之前,“网络春运”已硝烟弥漫。这场名为网络购物的岁末狂欢,令快递业无法承受,甚至如同遭遇“年关浩劫”。  相似文献   

9.
洪雪  孙慧 《政府法制》2009,(12):50-51
他是个“实干家”,事必躬亲。一年到头除了过春节回家几天,其余时间全都住在清洁队里。为了节省开支,他与工人们利用休息时间上山捡石头,建起了长廊;遇到油罐车车祸,他和工人们一同上现场,撒锯末、清扫,一干就是半夜;逢年过节一准在单位值班,淘大粪、扫积雪从没有怨言,工人们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领导”。  相似文献   

10.
海剑  梁麦秋 《检察风云》2006,(24):18-22
人只一念贪私,便削刚为柔,塞志为祸,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明]洪应明《菜根谭》引子聂玉河,男,1953年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文化,北京市人。原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行政级别为正局级。他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20世纪90年代,作为北京市大兴县县长,他为一方百姓的安居乐业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在北京的著名“西瓜之乡”留下了他创业的足迹。然而今天,他从高位跌落,步履蹒跚地走进了秦城监狱。北京城乡建设集团在首都建筑业中可称得上是一支铁军,在全国都名闻遐迩:他在2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给首都人民留下了太…  相似文献   

11.
“红包”一词本源于民间在亲朋好友之间遇有婚丧嫁娶、老人过生日或孩子满月等重要典仪时相互赠送的礼金,礼金一般用大红纸包好。这大概是“红包”的最初概念。显然,“红包”是用来表达亲情和友情的。这一民间的习俗在我们某些领导干部之间也颇为盛行。从掌握的情况看,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借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升迁调动、生病住院、乔迁新居,以及老人过生日或子女上学等由头收受下级包括一些亲朋好友的礼金、购物卡、信用卡、有价证券等,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收受“红包”的主要表现形式   借逢年过节、职务升迁…  相似文献   

12.
吕斌 《法人》2008,(9):70-73
源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的“337调查”,曾令众多中国企业头疼不已。现在,长春大成公司的初裁获胜,显然具有相当的鼓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翻看王海风案件的起诉书,发现王海风收受的170余次贿赂,几乎都被“关照”、“看望”与“感谢”这样的糖衣所伪装。有的是逢年过节时的拜节。有的是家人生病时的看望,有的是事成之后的感谢,或者请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关照……仿佛亲戚朋友间的感情联络,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温情脉脉。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一些单位逢年过节、联系业务、或争取项目、过达标验收关时,用公款公物给上级领导和主管人员“进贡送礼”十分盛行。这股歪风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公款“进贡送礼”表面上是为了谋取本单位、本系统的团体利益,实际上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规则;这种严重违反财务制度的做法,也引发了贪污等经济犯罪。从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这类案件看,公款“进贡送礼”往往采用虚开“就餐费”、“修车费”、“会议费”和“文印费”票据提取现金,有的经办人或负责人借机中饱私囊,这样导致贪…  相似文献   

15.
西南某省一地市级驻京办内摆满兰花和火腿。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京办主任称,这些都是逢年过节的礼品,例行给中央各部委局办送的小礼物。他说,这些礼物都是地方的土特产,“也就一两百元,说是行贿金额肯定够不上”。  相似文献   

16.
布衣 《公民与法治》2012,(21):46-47
逢年过节本是快乐的时候,可提起社会公德的不尽人意,却引来全体公民的一片唏嘘。2012年双节黄金周,除了让高速公路“拥堵”,旅游景点“看人”外,“垃圾遍地”也是一大新闻。  相似文献   

17.
朱国良 《中国监察》2008,(22):37-37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党风廉政建设时说:“干部的生活,需要安静、清静:平静。那些一到晚上或逢年过节,家中就热闹的官员,值得重点‘关注’。”这一提醒和告诫可谓一针见血,点到了一些干部走向堕落的要害上,触到了有的官员变贪变腐的关键处。仔细琢磨一下,的确,许多干部的堕落就是从不愿安静、不甘清静、不屑平静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简洁  郭德勇 《方圆》2020,(2):28-31
李丹决定放下“架子”,和老板们“广交朋友”,从接受吃喝宴请到逢年过节的小恩小惠,他和老板们的感情逐渐升温,别人送来的钱、物在他眼中,慢慢地变成了“朋友”间的情谊、推进工作的“润滑剂”,甚至是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层一些单位在“三公”即公车、公款、公物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节假日尤为明显。先说公车。节假日期间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经常利用公车举家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等,有的一次外出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利用职权向下管单位借车私用。有些单位领导或车管干部,担心过多使用本单位公车影响不好,便与关系单位达成默契,你借我的车,我用你的车。上述种种,使一些单位,出现了“逢年过节,小车不歇”,越休息越忙的现象。再说公款。近几年,一些基层单位经常利用节假日用公款互相请客送礼或邀请外出旅游。有的是为…  相似文献   

20.
当代“守财奴”别议周海琪据《民主与法制》登载,沪州市招生办副主任石仁富在职期间,把收贿、索贿所得的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80多万元,还有琳琅满目的名贵物品,放在长年关锁着的一间屋子里囤积居奇。他却“省吃俭用”,·出差不下餐厅吃干粮;工作几十年没有买过一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