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把当前中日关系与一战时的德英关系进行类比,诬蔑和攻击中国。那么,一战最为重要的教训是什么呢?一战后,法、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先是为瓜分打败德国的胜利果实不惜牺牲其他对德作战的主权国家的利益;继而不仅没有限制,反而扶植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导致德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当前的极右势力在美国的纵容下酷似一战后法、英、美国扶植战败后的德国,肆意挑战二战后的胜利成果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这不仅让全世界引起警惕,美国对此也应三思。  相似文献   

2.
2017年5月,美国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公司出版著名政治学家格雷厄姆·艾利森的专著《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①(Destined for War: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艾利森在书中详细阐述“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分析中美关系走向,该书一经出版即引起美国政商学界广泛关注,迅速登上全美畅销书排行榜.  相似文献   

3.
英、法、德是欧洲联盟内三个举足轻重的大国。长期以来,法德一直是欧洲联合的“火车头”,推动着欧洲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英国则总是扮演“反对党”的角色,其影响不容忽视。舆论普遍认为,英、法、德三国的态度对欧盟目前举行的旨在审议和修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政府间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会议结果将主要取决于三国之间的妥协程度。 一、德英态度针锋相对 围绕着修改《马约》这一问题,欧盟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其中德英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德国总理科尔曾不点名地批评英国这条船速最慢的船不应阻碍整个船队前进。而英国则公开表示对统一后的德国不放心。前不久发生的“牛肉战”使得两国关系更趋紧张。有人认为,目前德英关系已降到了二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为了修缮两国之间的关系,科尔于1996年4  相似文献   

4.
一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体系从诞生之日起, 就面临着种种危机, 存在着内生性的 缺陷和无法消弭的张力。美苏两侧翼大国被排斥在该体系之外;对德国的苛刻惩罚一方面埋下了 复仇心理, 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德国的地缘战略优势;少数民族问题和委任统治, 引起体系内主导力 量边际效应;赔款、安全等问题引发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体系内大国之间的罅隙。正是这些相互交织 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凡尔赛体系未能维护一战后的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壟断資本是在美国扶植之下复活的,在資金、技术、原料、市場等各方面对美国的依賴較深,許多重要产业部門或多或少地受到美国財团的控制,所以从整个来講,現在日本經济对美国仍然有很大的依賴性。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壟断  相似文献   

6.
入关前后日本企业并购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国内并购的控制在立法上较严 ,在执行中较松1.被迫“进口”的反垄断法 :比美国的还严厉在二战前 ,日本政府所推行的基本是一条扶植与保护垄断的政策 ,并由此而形成了战前财阀家族性很浓的垄断体制。战后初期 ,在美国占领军的推动下 ,日本政府由美国“移植”、导入了反垄断政策 ,实施了经济民主化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彻底解散财阀企业、排除过度集中的经济力量及制订《禁止垄断法》。众所周知 ,战前日本的财阀体系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经济基础。美国政府及其驻日占领当局认为 ,以财阀为代表的日本垄断资本“是日本最大的战争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帝国主义代替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地位,成为資本主义世界的唯一的强国。它的野心不仅是重新分割世界而是要独霸世界,在全世界建立一个空前未有的大帝国。它除了对英、法、德、日、意等国原来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实行侵略、兼并或企图控制以外,还力图将西欧各国和日本本土变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和剝削对象,并加紧准备进攻社会主义阵营。因此,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是在美国的扶植之下恢复和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在贸易和经常收支方面对日逆差的增大,日美经济摩擦逐渐激化,导致今年5月11日克林顿和细川会谈的破裂。本文在对日美经济摩擦的发展过程、成因、特点及发展前景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日美经济关系的发展是摩擦和协调相交织的过程,在当前世界形势下,日美利益的一致性仍然是决定日美经济关系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日美締結新“安全”条約,美帝国主义对日本經济的控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日美“安全”条約第二条規定“日美两国将設法消除在它們国际經济政策中的矛盾,并且将鼓励两国之間的經济合作”。战后日本壟断資本是在美帝国主义一手扶植下恢复和發展起来的,現在仍在紧紧依附于美国。日美壟断資本相互勾結,相互利用,共同进行侵略与扩張,这是当前主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苏联政府并没有遵照波茨坦会议有关战俘问题的协议,将日本战俘遣返回国,而是将50多万日本战俘扣留并押送到苏联境内从事繁重的强制性劳动.苏联政府制定这一战俘政策的原因不仅和当时苏美争夺战后对日占领和管理的斗争密不可分,而且和苏联领导人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及苏联国内的经济状况因素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1.
为遏制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苏联自1933年起便通过“东方公约”、莫斯科谈判试图同英法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但未获成功。此后,为避免提前卷入战争,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又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二战期间,苏联通过与英美结盟,保障了自身战后在波兰、德国和远东的利益。苏联的外交政策目标明确,在二战的动乱年代,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2.
近来 ,围绕伊拉克战争中的德美分歧 ,德国外交界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其政策讨论中曾出现三种意见。一是新大西洋主义的“合作性对峙” ,有条件地调整对美政策 ,以“使美国修正其路线”。二是受戴高乐主义影响的“均衡对峙” ,包括建立法德俄轴心 ,限制美国的单边影响。三是紧密跟随美国的“老大西洋主义”路线 ,并伺机施加影响。经过权衡 ,德国政府认为应发展新的大西洋伙伴关系。 11月外长菲舍尔和总理施罗德相继访美 ,努力作出与美和解的姿态 ,德国外交“新大西洋主义”取向日趋明显。战后 ,德国外交政策长期奉行大西洋主义 ,与美国关系密…  相似文献   

13.
朱小平 《海内与海外》2012,(10):13-15,32
美国违悖《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擅自将钓鱼岛划入琉球托管区;私相授受日本钓鱼岛行政管辖权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美国插手、日美勾结,才使得钓鱼岛被日本窃据。甲午战后,日本胁迫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相似文献   

14.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最近发表署名文章,批评日本至今在侵略战争问题上“没有表示出认罪”的态度,认为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地要引起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强烈愤慨。德国和日本,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战败国。但战后以来,两国在吸取历史教训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别。总...  相似文献   

15.
1991年第1期浅析美日欧三极结构和世界多极化趋势酝酿着重大变化的亚太国际格局密特朗对戴高乐欧洲政策的修正德国的国际金融实力及发展趋向试论南亚国家和日本的关系日本与第三世界的贸易关系中日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日本企业雇用制度浅析世界变化中的美国战略关于时代问题的思考1991年第2期世界格局变化的趋势关于世界战略格局的几个问题冷战后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调整中的美国对拉美政策统一德国的外交政策走向90年代亚太经济的发展趋势、地位和作用苏日经济关系的新发展西欧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关系《洛美协定》与南北关系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领头羊”角色和起“发动机”作用的欧盟核心国家,法国和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1月22日正值《法德合作条约》(又称《爱丽舍宫条约》)签署40周年,以此为契机,法德关系明显提升,取得令人瞩目的实质性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学界对这一日本历史的认识似乎已有定论,可事实上,相对于管制并改造日本的美国而言,我们对战后日本的思想演变的轨迹,还缺乏动态的了解和准确的判断。美国历史学者约翰·W.道尔(John W.Dower)的《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Embracing Defeat:Japan in the Wake of World War Ⅱ)一书,堪称美国学界研究战后日本历史的重要著作,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全书共七十万字,从英文原著直接翻译,并附有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共分为六部分,即:胜利者与失败者、超越绝望、革命、民主、罪行、重建。作者通过对日本  相似文献   

18.
日本法西斯挑起的侵略战争给东南亚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 ,日本理应给予赔偿 ,在日本战败前夕及战后初期 ,各受害国纷纷提出了赔偿要求 ,国际社会也提出日本必须予以赔偿 ,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赔偿的原则和方案。但是 ,由于冷战的出现与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 ,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战后初期的铲除日本赖以发动侵略战争的经济基础、复兴周边各国的惩罚政策向扶植日本、使其充当防共“防波堤” ①的宽容和重建政策转变。赔偿问题一度搁浅。然而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一直久拖不决的赔偿问题终于以协商的方式得以解决。那…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人也”,这是在日本企业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一家企业经营得好坏,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最根本的,还在于企业每个成员的素质。战后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不少独到之处,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日本企业不惜在这方面下功夫,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理由之外,还与战后日本所处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日本国土狭小,自然资源先天不足。二次大战后如何重建经济,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赶上欧美发达国家,是日本政府的一大课题,经过激烈论争,日本选择了以优先扶植重化学工业(包括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但是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并非易事。日本唯一的优势,就是具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这就迫使日本不得不更多地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寻找出路。日本企业一方面通过具有“二重结构”特色的劳动力市场和年功工资制度,努力维持低工资结构,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则在更新设备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  相似文献   

20.
日本曾經是一个軍国主义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战敗,日本壟断資本,包括国家資本和財閥資本,遭到了严重的削弱。战后初期,不但生产水平下降了,財閥組織也被迫采取分散的形式。現在,經过十几年时間,作为帝国主义基础的日本壟断資本,在美帝国主义扶植下和殘酷压榨劳动人民的基础上,已經迅速复活起来。目前經济高度集中,工业生产远远超过战前水平。日本壟断資本的主要部分有很大的發展,并形成与美国壟断資本密切勾結和受美国控制的卖国資本集团。战后,壟断組織与国家政权相結合,国家壟断資本主义的作用,比任何时期更为直接和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