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艰辛的留学生涯和长期刻苦的研习经历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与品质。同时,他们又有在国内接受大学教育或者参加工作的经验,了解国情。因此,回望百年,总体而言,海归人员是优秀的不同时期的海归从政特色回望百年中国,海归从政绵延不绝,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岗位为建设现代国家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事部和教育部发布的数据表明,近10年来中国海外留学归国人数以年均13%的速度递增,目前已有15多万人学成回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针对我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国内针对我国海归的研究,尤其是微观角度的研究案例与成果却非常少。为此,本文采用探索性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海归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对于我国当前的海归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555位海归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他们的最高学历、最高学历专业、回国时间、父亲工作单位性质、回国前全职工作经验、回国意愿程度对于被访者是否就业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海归的就业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14,(3):41-41
海归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他们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新的生力军,他们在国内各行各业所担任的重要角色,已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纽带和桥梁。他们活跃在华夏大地上,已渐成为新一代的科技精英、工商精英、社会中坚和栋梁,成为中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孙晓青 《小康》2009,(5):38-39
创业一直都是“海归”群体最为典型的标志之一。在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各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和各类成功管理经验后,他们寻找着国内的产业空白,圆梦的同时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海归创业记     
心怀梦想的海归在学成之后,也选择回到中国各地创业或工作,他们中很多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为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们海归来说,这是历史机会。我也希望用我所学的知识改进和美化我生活过的地方。”被农民拿铁锹从房间里赶出来。  相似文献   

6.
1998年4月初,公安部部长贾春旺在1998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暨选拔培养优秀大学生工作会议上,提出抓公安队伍要“早抓、真抓、主动抓”的思路。贾部长指出,我们在肯定公安队历建设的主流的同时、也不能不正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把队伍建设得更好,从公安部到各级公安机关领导部必须真抓,要把队伍建设同业分工作同等对待,有同样的紧迫感,下同样的力气,真正做到两歹抓、两手都要硬。抓队伍建设要}动抓,主动抓比被动抓好;要早抓‘下签晚抓,早抓比晚抓好;要自已抓。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信中教育整顿和执法大检…  相似文献   

7.
这对海归夫妻曾为人们笑称为“落伍夫妻”,因为在他们生活的伟大计划中,不慕房、不羡车,在不断搬迁的日子里,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曾拥有的住房和汽车。全部送人,他们不因外物的阻累而停下寻访生活真谛的脚步,落伍的生活,禅意无限。  相似文献   

8.
“海归”者,留学归国人员之谓也。“奶酪”则是对回国后“海归”所过上的幸福生活的一种比喻,它意味着一份稳定待遇丰厚的工作,一幢豪宅,一种社会的认可和老板的赏识。20年前,“海归”在人们印象中就是精英的代名词,是各家用人单位求之不得的人才,身价很高。20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已经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中国,市场经济大步跨越,迅速与国际接轨。现代化手段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开阔了国人眼界,不出国门就可以掌握高新知识。在这种背景下,“海归”似乎难以独领风骚了。近日,北京中关村某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软件工程师,引来“海归”硕士争相竞聘。于是有人惊呼:“海归”跌价了!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11,(1):61-61
温总理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严格财政支出管理,防止“年终突击花钱”;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也在依法理财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预算执行进度,坚决防止出现“年终突击花钱”现象。不过,一些专家学者并不乐观,在他们看来,“年终突击花钱”仍可能重演。  相似文献   

10.
周小川解题     
尤蕾 《小康》2013,(8):32-35
他的海归背景和学者气质、官员身份,以及中国式金融交织在一起,正暗合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美好理想和现实难题周小川,男,1948年出生197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8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1986年11月至1991年9月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1986年12月至1989年12月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助理1991年9月至1995年9月任中国银行副行长  相似文献   

11.
曹伟 《小康》2012,(8):34-37
在铁道部部长任上他曾力推改革,也首开引咎辞职之举;在宣传部长任上,他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并开启互联网之门。在其83载的人生历程中,丁关根经历的每一个节点,都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片段7月22日,北京暴雨。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在这一天驾鹤西去,享年83岁。丁关根,1929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毕业之后,就一直在铁路系统工作,并在第三十四个年头成为铁道部部长。较为罕见的是,三年后,他也成为改革开放以后,首位因安全事故而引咎辞职的政府高官。在丁关根担任中宣部部长到退休这十年间,正是中国迈向新世纪的关键十年。中国的传媒业和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通过资料梳理记者发现,正是由于丁关根当时的高瞻远瞩,中国  相似文献   

12.
<正>重要发现"中国梦"的提出增强了海外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对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超过80%的"海归"表示只有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才能成就大事业。新一轮海归创业潮呈现出"海归归海"特点,即海归借助自己在海外积累的资源优势,帮助本土企业和国人布局海外。"逆文化冲击"在海归群体中普遍存在,超半数受访者表示,留学人员回国后需适应国内大环境和了解行业现状。近80%的海归群体认为当前所承受的压力"完全能够承受"或  相似文献   

13.
1995年8月21日晚,在北京怀柔红螺山统战部培训中心,王兆国部长在谈到加强和做好老干部工作时对我们讲:老同志不容易,他们过去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磨难,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是有功劳的,应该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对他们要服务好,让他们安度晚年。统战部的老同志,他们中不少人在统战部工作了一辈子,为统战事业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助人为乐     
尚伟 《时事报告》2013,(2):37-37
1960年1月,老红军余新元亲手把一个名叫雷锋的鞍钢矿山小伙子送上了运兵的专列;17年后的1977年,同样是在1月,同样是在鞍山火车站,余新元又亲手将一个名叫郭明义的小伙子送上了军列。当年的余新元肯定不会想到,这两个曾经代表各自的新兵群体发言宣誓在部队做个好兵的小伙子,后来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而他们感动中国的方式却都是那么平凡:伸出一双助人的手,奉献一颗快乐的心,做好一个本色的人!  相似文献   

15.
浅析体面劳动与职业福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面劳动不仅是一种劳动要求,而且与职业福利密切相关,体面劳动的要求也是职业福利的一个重要内容。体面劳动作为一种职业福利,对于现阶段中国底层劳动者群体而言,可以改善他们的工作、生存状况;而对于社会其他职业群体而言,可以吸引、激励劳动者。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体面劳动应成为一种普遍福利,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福利。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政协公报》2011,(3):45-48
<正>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是身经百战的四野战将,他们四人曾被称为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在解放战争中,他们都是林彪麾下东北野战军的纵队一级指挥员。"九一三事件"发生前,黄永胜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吴法宪为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李作鹏为副总参谋长兼海军第一政治委员,邱会作为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他们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在工作上和个人交往上都很密切。  相似文献   

17.
于靖园 《小康》2012,(7):80-83
他们原本生活于广义的体制内;他们的人生志向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在科层体系里谋求更高的职务;他们中的几位甚至在40岁左右已经官至司局级;他们经纶满腹、忧国忧民。但是1992年前后,他们选择离开体制2012年6月26日,《九二派》新书发布,此书的主角——被称为"92派"的企业家群体聚首北京大学,而4个月前,他们也曾聚首于北国冰城亚布力,探讨20年前一位老人南国之旅带来的巨大改变。被包括在"92派"群体的那些人有: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中国  相似文献   

18.
他们从190万人民警察中层层遴选而出、以警察与外交官的双重角色活跃在多个国家;他们是中国警察的“国际形象代言人”,是华人同胞的“境外110”;他们是谁?他们在做着什么?驻外警务联络官,这个组建10年来从未集体亮相、在公安队伍内部都有些神秘的群体,首次走到台前,让我们分享他们不一样的执法体验。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7,(10)
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成立。此前刚刚履新的监察部部长马马文(女)兼任国家预防腐败局首任局长。马马文为南开大学历史系78级学生。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可以肯定,"后三届"这批30年前的大学生目前遍布中国政坛的各个领域。他们要么主政一方省市,要么领衔某个部门,成为中共党政队伍的中坚力量。2006年12月初,79级北大毕业、经过20年西藏基层历练的胡春华也履新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至此,中国干部的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越上一个新台阶。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群体。他们基本与共和国同龄,大体出生在1947~1955年,在红旗下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不仅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也有一些相似的集体性格。主政中国未来的这些人的特色,也将是中国将来改革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余玮 《世纪行》2014,(3):44-47
<正>刘西尧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出任过湖北省委第一副书记、国防科委副主任、二机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四川省委书记等职,曾亲历过筹建"二汽"、"两弹"研制、恢复高考等三大影响中国的历史事件,"文革"中担任过周恩来总理的联络员。刘西尧和夫人最初是一对"假夫妻",是共同的革命理想和追求使他们"弄假成真",成了人人称羡的"模范夫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