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欺诈民事赔偿案件中集团诉讼模式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证券欺诈事件频生,一方面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对证券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侵害。对证券欺诈事件的处理,需要从不同层面上进行,而法院对证券欺诈民事赔偿问题的介入则是无法回避的。尽管相关的行政处罚问题已得到解决,但从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角度来讲,其中证券投资者私益的保护乃是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即需要我们运用相关的证券欺诈民事赔偿机制来实现此目标,在相关的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空白,由此关于证券欺诈民事赔偿诉讼机制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讨论。相关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运用…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又开辟了一条新路.然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证券欺诈行为也有了滋生的土壤.如何惩治证券欺诈犯罪,保证证券市场的法律秩序问题,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略论证券欺诈行为的几个问题》和《关于惩治我们证券欺诈犯罪的法律思考》两文针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欺诈行为的几种类型,借鉴国外刑事立法对证券欺诈犯罪惩罚的规定,提出我国关于惩治证券欺诈犯罪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
从证券市场诞生的那一天起 ,证券欺诈就与其相伴相生 ,相始相终 ;股民从购买股票的那一刻起 ,就有遭受证券欺诈、成为证券欺诈牺牲品的可能性。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活生生的事实。世界上任何一个证券市场 ,无论是刚刚起步、不太规范的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证券市场 ,还是有几百年历史的、规范严密的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证券欺诈行为 ,所区别的仅仅是证券欺诈数量的多少有所差异。作为股民 ,特别是中小散户 ,在证券市场上没有任何资金、信息、理论、技术、设施优势 ,在不太规范的证券市场上极易成为证券欺诈的牺牲品 ,…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证券欺诈事件频发,一方而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侵害了证券投资者的利益.由于证券法上的民事侵权赔偿纠纷往往具有"小额多数"的特征(即当事人至少一方人数众多且单个当事人受损数额较小),加上我国现行的证券赔偿诉讼模式固有的缺陷,导致实践中证券赔偿的诉论救济难以适应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操纵证券价格犯罪概述:我国开辟证券市场至今的十几年中,股市行情几度大起大落,各种违规事件层出不穷,由此引发的民事、经济、行政、刑事案件不绝于媒体,给社会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政府为抑制股市过度投机也常常不得不强加干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除证券市场本身所具有高风险,高投机这一固有属性所决定的以外,从法律角度观察,也有不少是为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作崇,如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价格、虚假陈述、欺诈客户等证券欺诈行为,其中,操纵证券价格则是扰乱证券市场的罪魁祸首之一。我国《新刑法》对操纵证券价格的行为人除处以经济制裁外,其最高刑期也长达五年之久,可见处罚之严厉。所谓操纵证券价格,就是指行为人利用资金优势,人为制造虚假市场供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证券市场的一体化和跨国证券交易的发展,就证券交易行为本身而言,其已跨越了有形的疆界,很多证券欺诈案件也随之带有了国际因素;美国法院出于维护本国证券市场整体性和保护公众投资者的考虑,以判例形式发展了效果准则、行为准则和混合准则作为涉外证券民事欺诈案件对事管辖权受理的标准;本文评析了这三个准则的不足之处,希望能给我国将来的立法带来些须帮助。  相似文献   

7.
证券欺诈行为的出现是与证券市场的诞生相伴随的,为了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健发展,各国都在立法中对证券欺诈行为进行了规制。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年轻,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不很完善。本文在对国外证券立法的考察中,讨论了我国证券立法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并以举证责任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证券欺诈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相似文献   

8.
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到“十四大”确定市场经济发展目标,我国股份制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证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规范证券市场的法律还未健全,出现了很多证券欺诈行为.这些行为扰乱了正常的证券市场秩序,使投资者蒙受损失,严重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而证券市场要有效、有序运转,就必须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禁止证券欺诈行为,以维护证券交易的公平性和安全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此,我国目前也陆续出台了一部分证券方面的法律,如国务院1993年4月22日发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9月2日国家证券委员会发布的《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公司法等,但这些法律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不断发  相似文献   

9.
美国通过长期立法和司法实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证券欺诈赔偿诉讼制度。其在明确受害投资者诉权的法律依据、因果关系推定、损害赔偿量化及鼓励个人索赔的诉讼机制设计等方面进行的制度和观念创新 ,对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赔偿制度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惩治我国证券欺诈犯罪的法律思考杜爱华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到“十四大”确定市场经济发展目标,我国股份制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证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规范证券市场的法律还未健全,出现了很多证券欺诈行为。这些行...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证券违法犯罪行为具有三个特点:一、行为人具有极大的冒险性、投机性和赌博性;二、内幕交易、操纵股市等典型犯罪行为几乎半公开地进行;三、诈骗、贿赂、挪用公款炒股等行为屡禁不止。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是缺乏法律依据,二是制裁不力。而其中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缺乏规范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规定,从而使证券投资、交易者未能树立法制观念。本着这个宗旨,作者从内幕交易、操纵行情、违反公开情报义务、证券欺诈等证券犯罪、违法行为着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些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证券欺诈行为频频曝光,证券欺诈的手段也多种多样,而当前法律(司法解释)仅约束虚假陈述,又伴随着2004年5月17日我国为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创业板在深交所的获准而可能带来的新问题,这使我们认识到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还需要在司法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对几类证券欺诈行为的法律定性来探讨建立一种民事赔偿机制,并通过一种集团诉讼的形式来实现对证券市场上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方正杰 《犯罪研究》2006,38(3):56-60
证券欺诈是目前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我国《证券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都有对证券欺诈行为进行惩治的内容,但未能有效遏制证券欺诈行为,问题在于现行法律、法规只侧重于对证券欺诈行为如何追究刑事、行政责任的规定,而忽视了对民事责任的规定。本文在分析现有证券欺诈行为的内涵、特点以及法律责任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些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证券欺诈行为频频曝光,证券欺诈的手段也多种多样,而当前法律(司法解释)仅约束虚假陈述,又伴随着2004年5月17日我国为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创业板在深交所的获准而可能带来的新问题,这使我们认识到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还需要在司法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对几类证券欺诈行为的法律定性来探讨建立一种民事赔偿机制,并通过一种集团诉讼的形式来实现对证券市场上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一、设立证券欺诈罪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证券业的迅速发展,证券发行、交易等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不可避免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出现,其中证券欺诈违法犯罪现象尤为突出,而且,根据国外证券市场的历史经验、教训和我国当前已表露出的种种迹象,可以断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证券市场的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尚未公开的证券情报进行证券欺诈牟取暴利,破坏证券公平与公正地交易,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主义证券市场秩序,将越来越会成为一种主要的犯罪形式。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设立证券欺诈罪,用刑罚手段制裁和抑制这种犯罪行为蔓延,以保证证券交易的公正与公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证券欺诈事件频发,一方面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侵害了证券投资者的利益。由于证券法上的民事侵权赔偿纠纷往往具有“小额多数”的特征(即当事人至少一方人数众多且单个当事人受损数额较小),加上我国现行的证券赔偿诉讼模式固有的缺陷,导致实践中证券赔偿的诉讼救济难以适应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对我国证券赔偿群体性诉讼模式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各种群体性诉讼模式,对我国证券赔偿群体性诉讼模式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证券交易手段的日新月异,证券欺诈也变得更为隐蔽和复杂,我国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挑战,而且由于我国自身情况的特殊,这种挑战甚至更为棘手。本文指出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在我国相关法律中引入一般性反欺诈条款,是一种值得尝试与探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惩治证券欺诈犯罪行为的法律思考葛献培,黄颖目前商品经济在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证券市场也方兴未艾,涉足证券交易的人们越来越多。然而,应该看到,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经济转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个时期特有的社会心理和各种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证卷市场是在经济转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个时期将有的社会心理和各种经济主体特有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存在着某种缺陷,加之规范证券市场的法律还未健全,欺诈伴随着证券业的发展呈增多的趋势,这些行为扰乱了正常的证券市场秩序,致使大批投资者蒙受损失目前我国证券欺诈行为类型一、内幕交易所谓内幕变易,是指内幕人员和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内幕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以获取利益或者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的行为。内幕交易实质上是利用内幕信息变为公开信息前的时间差,进…  相似文献   

20.
惩治证券市场上欺诈客户行为的刑法思考刘宪权时下在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中,证券犯罪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尤以欺诈客户的犯罪行为较为突出。为此,在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禁止证券欺诈暂行办法》中,专门作了惩治欺诈客户行为的具体规定,本文仅就欺诈客户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