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金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金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建设黄金存储托管系统,发行黄金存托凭证;央行对黄金存托凭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商业银行成为央行的交易对手;商业银行作为黄金做市商通过调整黄金信用来调整货币的流动性。黄金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完成后,将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体系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带来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综合分析了公众信心、商业银行的逐利行为以及货币政策时滞影响下的市场博弈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影响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主要原因,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影子银行业务的大规模发展会弱化一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有必要准确界定影子银行业务范围,测算其规模,分析影子银行业务如何从信贷、利率、资产价格等方面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子银行业务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影子银行信贷传导机制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渠道,影子银行利率传导机制不畅通,影子银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作用不明朗。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的研究有助于更好解决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采用建立在非平稳时间序列基础上的经济时序分析方法,从动态角度检验中国货币政策的各分渠道传导机制效应,并对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角度界定的货币机制与信贷机制进行了效应及时滞比较研究,借以为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出发,阐述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传导机制存在阻滞,其实质是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地从金融领域传递至实质经济领域。因此,要求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效地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适度放松金融监管、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应是基本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7.
(一 )信贷市场仍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信贷机构结构的不平衡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不平衡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与M2 之比 ,1998— 2 0 0 1年分别为 82 8%、78 18%、73 82 %、70 9% ,可见 ,贷款是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但在信贷市场上 ,我国传导货币政策机构的结构极其不均衡。一是三大政策性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居于垄断地位 ,国有银行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之比在 70 %以上 ,国有银行贷款占M2 之比达 5 0 %以上。如果加上国有控股银行和其他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 ,国家控制的信贷资源应该… 相似文献
8.
县域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使货币渠道受阻,县域经济主体的行为变异削弱了信贷渠道的实施效果,非正规金融成为信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使中央银行难以掌控县域信贷规模。只有将非正规金融纳入到货币政策的调控体系,使其合法化、公开化和正规化,中央银行才能够调控县城信贷规模以及信贷结构,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区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统一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八大综合经济区实际产出对信贷冲击的敏感系数,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沿海地区对信贷冲击的反应比内陆地区强烈。实证分析显示,区域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与中小型工业企业产值比重正相关,与国有工业企业产值比重和国有银行贷款比重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市场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透过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从而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各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较大的差异,继而影响到各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利用实证检验我国货币政策通过房地产价格时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过程,可以发现,我国货币政策通过房地产市场对居民消费的传导效率较低,政府在制定相关调控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违法犯罪为主的警察腐败问题是当今世界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的警察违法犯罪已表现为职务化倾向。实施警务督察,大力清理门户,是世界级的遏制警察违法犯罪的基本对策。本文试结合警察违法犯罪客观存在的现实及职务化犯罪的特点,对我国警务督察制度以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全面强化侦查监督、审判活动监督以及执行和监管监督,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除了建立与相关司法机关的沟通、制约机制外,还必须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职能互补的诉讼监督工作新机制,这是增强诉讼监督效果,提高法律监督能力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