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二十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历史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将开辟人类文明的新境界。因为社会主义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奋斗目标,其价值取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资本主义眼前辉煌改变不了它最终要被更高的文明形式所代替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的"中国奇迹",改变了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面貌,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主要有: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问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开辟了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新天地;彰显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统筹推进“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的优越性。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标志着“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和发展积蓄中国力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模式、新道路,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资本主义文明之后出现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型文明形态。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其中,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展示了人类文明的新曙光, 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开辟人类文明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从人类发展道路新开创和人类文明新创造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就的实践意义作出的最新概括,它向全世界发出了在古老的中国大地创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中国宣言。它是在承袭与升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借鉴与反思苏联探索社会主义文明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重大论断。这一原创性论断从根本属性、总体形态、价值追求、基本遵循四个方面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指明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向何处去的前进方向,重塑了人类文明多元互鉴的发展格局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创造的文明形态。它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出发展中大国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的崭新路径,具有深厚的文明渊源。探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要从制度基石、道路选择和文明根脉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全面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先进性、独特性和赓续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革命性和先进性三重向度及其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关乎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关乎21世纪的中国文化如何自信、自觉、自强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其全面融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类文明篇章"。从文明向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批驳了当前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文明中心主义,以及全球恐怖主义、民粹主义等野蛮行径,指出人类文明面临主体性下降的共同挑战。从世界视野回答了"我们怎么办",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文明叙事逻辑的当代延展,堪称全球化历史时代的精神精华。从自身定位回答了"中国如何做",为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出场""在场""现场"既构成了逻辑完备的理论程式,有力驳斥了文明冲突论,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领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和高度一致决定了生态文明必然作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维度。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一次重要转型。生态文明将开创一个社会形态发展的新阶段,即生态文明新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尤其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的垂范。  相似文献   

11.
<正>领导干部的人格是否崇高,关系到我国能否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充分认识领导干部理想人格的特征及其形成,在领导干部中树立起崇高的人格意识,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立国之本”。现在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因此,我们培养的新生一代,是否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能否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上的巨人,应当且必然是理论和话语上的强者。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和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缔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不泥古守旧,也不崇洋媚外,而是始终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与充分把握历史主动的辩证统一,是五大文明相济相生的有机整体,具有显著优势、鲜明特征和强大势能。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昭示与革故鼎新,也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伟大创造与实践必然,更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人间正道与文明归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走自己的路,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好。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文化多样化,其实是一个与时代发展状况和世界历史大局相联系的现实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文明大道的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文明大道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论断和新目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十个年头。人类即将告别二十世纪,迈向二十一世纪。1989年东欧形势剧变。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世界形势日趋多极化和复杂化的形势下,90年代是社会主义重要的10年。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现代资本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作为新事物的生态文明产生和发展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观念到行动都会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建设生态文明,重构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主题词,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起伏历程,历经了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的艰辛探索。当前社会主义正处于由曲折走向振兴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探索奋斗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伟大成就。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正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繁荣,成为引领全球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主体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以强大的历史主动与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未来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两个“亮点”关键词,即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来着力描绘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脉特征,关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因此,我们要凝聚共识,号召中华儿女携手并肩,共同构筑起21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浩瀚海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