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  相似文献   

2.
社区文化是生活在社区的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创造孕育出来的人文环境、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总和。社区文化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为双向交流对象,以文化为载体,以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发挥文化的教育、知识、娱乐和美育功能,提高社区居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  相似文献   

3.
有农村经验的人都知道,农村社区缺少尊重农民本体价值的公共文化活动,农民无法在乡村社区生活中获得相应的意义、乐趣和安定感。因此,新农村建设应重视以农村社区为本位、农民为本体的文化建设,既满足农民对生活意义追寻的文化需求,又创造与时俱进的新农村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易永春  李春阳 《群众》2010,(12):84-85
<正>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群众为主体,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5.
《山东人大工作》2008,(10):F0003-F0003
寿光市圣城街道地处寿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66平方公里,辖13个城市社区、42个农村社区、28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近年来,该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改造城中旧村,创建品牌社区,提升三产档次,打  相似文献   

6.
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健智 《前沿》2006,(12):210-212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的民间自治组织数量太少、发育不成熟。因此,本文认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培育农村非政府组织,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和自治能力,逐步实现村民自治。以农村社区建设与非政府组织的内在联系为逻辑起点,文中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繁荣农村社区经济、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以及营造和谐农村社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宋建中 《江苏政协》2012,(11):26-28
农村新型社区是指在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一个或若干个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形成的新型社区。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新型社区的数量将不断增多,规模将不断扩大,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  相似文献   

8.
社会服务     
广义上,社区工作主要就是社区服务。狭义的社区服务,指的是在政府的倡导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包括物质生活的需要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依托街道和居民委员会,发动社区各方面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相似文献   

9.
半月备忘     
田军 《人民公安》2006,(20):1-1
部署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公安部日前下发《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部署在全国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要求在城市原则上以社区为单位划分警务区、配置社区民警,在农村以一个或多个行政村划分一个警务区、配置驻村民警。社区和驻村民警是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组织逐渐弱化,人们对仅存的村级组织认同也非常低,原本依存于社区组织的社区规范势必随之式微。出于同样的原因,村规民约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社区组织去执行,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不再发挥应有的规制功能。市场经济的利益算计原则日益渗透于社区生活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功利化,这种利益算计原则日益解构着农村社区传统的内在规范。  相似文献   

11.
<正>自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来,贺州从农村实际出发,在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难题方面,通过建设一批集分类、回收、焚烧、烟尘净化于一体的新型垃圾焚烧处理工场,使全市生活垃圾减量无害化处理技术跃居全区先进水平,全市农村有效处理垃圾能力达355吨/天,初步找到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出路。一、贺州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贺州市辖61个乡镇(街道)、755个行政村(社区)、6919个自然村屯,总人口233  相似文献   

12.
杨南丽 《思想战线》2001,27(3):97-100
通过对云南罗平县多依村布依族的调查发现,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区文化对区域人群的影响作用和协调功能日益凸现,然而,受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水平偏低、信息渠道单一等因素制约,目前的农村社区文化不能适应村民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鉴于此,建议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强化基层组织的引导职责,以传统的农村家庭功能单位为依托,努力探索有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10,(6):F0004-F0004
四川省宜宾市积极探索“一村一社区”宜宾模式,逐步将村民居住相对集中,村庄已形成或初具规模的行政村村委会改设为社区村委会,全市先后组建农村社区117个.市财政给每个农村社区补助资金5万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各区县农村道路硬化,电话、自来水、沼气进入每家每户,便民服务中心,医院、学校、幼儿园、爱心超市、图书室、电话远程教育、音乐文化广场等社区服务项目应有尽有,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张鹤鸣 《群众》2012,(9):83-83
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与之对应,广大农民对生活幸福的追求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农村社区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社区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对生活幸福感的认同程度。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建设不科学、服务网络不健全、资金投入不充足、服务水平不够高等。因此,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农村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社区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研究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生活质量研究的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分析,提出生活质量研究的第四个层面:社区生活质量研究,探讨了社区生活质量提出的社会背景、具体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0,(5):22-22
黑龙江省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以“打造新社区、构筑新家园、共享新生活”为主题的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活动方案〉的通知》(黑社建办[2010]2号,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努力把全省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到2010年年底,全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村要达到5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长期战略任务。社区作为承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型微观公共空间和重要日常生活领域,既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形成的平台,也是落实管理、服务和设施建设基础,在"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和基础的作用。"两型社区"建设重在推动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从武汉市"两型社区"创建的实践经验来看,"两型社区"已显示出了一种新社会行动的框架:在社区建设目标上,从以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建构为目标到以构建新的生活方式为目标的转变,在社区建设动力上,从政府主导的社会行动,转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按照社会学的解释,“社区”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按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组织起来的,具有特定生活方式和文化维系力并从事多种社会活动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具体而言,社区在农村指的是行政村或自然村落,在城市指的是街道办事处辖区或居委会辖区。  相似文献   

19.
曹斌 《群众》2013,(3):72-73
近年来,南通始终将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整合资源、健全网络、强化服务,逐步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单位、全国第一家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市,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南通特色的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20.
邢占军  张秀吉 《求索》2011,(4):72-74
在农村社区化建设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基础。本文以齐河县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构建出由基本生存福利、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文化福利、环境福利等五个方面组成的农村社区化建设中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对该地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