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朱高文 《政策》2010,(7):40-41
应城市膏、盐资源丰富,资源型工业占经济比重较大。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为了做足矿文章,谋求大发展,真正做到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放大资源而不固守资源,加速经济发展转型,我们重点加强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旅游经济区"三大板块"建设,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打造"三基地一县市"(全国最大盐化产业基地、华中重要能源储备中转基地、全省一流温泉度假基地和全省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市),推动全市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2.
张泽田 《前进》2011,(9):29-31
"7.28"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对山西转型跨越发展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贯彻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推动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党风廉政建设,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为再造一个新煤销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保证,要加大"五个力度":一、加大集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在保障政令畅  相似文献   

3.
王保义 《前进》2011,(1):46-47
目前,全省上下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浓郁氛围已经形成。省委书记袁纯清在"7.29"全省干部大会上强调指出:"民生为本是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袁纯清书记的讲话深刻而简明地道出了转型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转型跨越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目的是为了人民,  相似文献   

4.
刘亭 《今日浙江》2011,(24):10-13
2011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部署启动"三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谋划建设文化强省、开展集中换届等重点工作,推动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实现了我省"十二  相似文献   

5.
沈祖 《今日浙江》2011,(3):36-37
干部本是服务员,服务也是生产力。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加快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适应促进经济转型新要求,去年在全省各级机关深入开展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主要内容的"双服务"专项行动,并把它作为省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正兴 《今日浙江》2010,(10):41-42
作为我省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省属企业要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坚定不移地建设大平台,发展大产业,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努力开创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7.
张晓强 《政策瞭望》2014,(12):21-24
2015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不提新口号、重在抓落实"的要求,紧扣"全面翻一番、实现新崛起"奋斗目标,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操作到位、务求实效,全力以赴稳增长、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保稳定,努力在深度转型、有效投资、深化改革、"两美"建设、社会治理、管党治党上取得更大突破,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金如 《今日浙江》2011,(24):38-39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绍兴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切实抓好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力以赴抓投入、促转型,优环境、鼓干劲,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1—3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01.8亿元,增...  相似文献   

9.
《乡音》2014,(10):36-36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落实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贸促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抓手,以"四大工程"为载体,向开放要活力,向平台要质量,向招商要效益,向服务要空间,向规范要效能,努力构建贸促系统招商引资、对外贸易、服务贸易、对外投资、开发区集约建设"五位一体、协同攻坚"的开放新格局,为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春伊始,省委、省政府举办"十二五"规划暨转型综改试验区领导干部研讨班,旨在科学把握全省发展形势和我们的努力方向,科学把握"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髓和内涵,科学把握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工作重点和推进思路,通过认识再提高、思想再聚焦、工作再动员,积极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之路,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兰成国 《前进》2012,(9):46-48
应县是朔州市唯一的无煤县。近些年来,在周边地区依托矿产资源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应县这个传统农业大县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当前,全省转型综改大潮涌动,全市"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如火如荼,牢牢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是浙江经济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至关重要。2009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在三大产业带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谋划和构筑一批产业集聚区,纳入省级战略层面。统筹规划、合理开发、重点培育。  相似文献   

13.
繁星点点的全省块状"马赛克"开始破低端锁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为夯实浙江的实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从"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的传统特色产业起步,到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遍布浙江各地的块状经济是支撑浙江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14.
黄旭明 《今日浙江》2010,(19):30-30
2009年,我省"三产"产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了43.0%,但仍远低于"二产"占比。如何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升级,应当是浙江省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5.
李保林  可顺祥  卫光辉 《创造》2014,(10):44-49
产业是决定地区发展、决定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2012年5月17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召开了全省"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动员大会,要求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狠抓根本,掀起产业建设热潮。开展"产业建设年"活动,是破解长期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结构性难题,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提高云南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举措。活动开展两年有余,全省各地是否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立起了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三个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为了解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探索"产业强省"的新措施、新办法,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学习组,赴双柏县开展了"产业强省"的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双柏县工业园区、妥甸镇、大麦地镇等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双柏县发展产业的成功做法专访了双柏县委书记张晓鸣,充分听取了相关行业部门、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双柏发展产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全省的"产业强省"建设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济时彦 《今日浙江》2010,(17):36-36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四大"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决策。就增量而言,无论是大产业、大项目还是大企业,最终都要落脚在大平台上。目前,全省各设区市正在抓紧推进14个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启动。为了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在规划布局、编制和实施上强调以下三个“三”。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浙江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着力"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十二五"  相似文献   

18.
王韵 《前沿》2013,(9):89-94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国已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正在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体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分析了中国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和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问题,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转型需要建立、发展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与此相对应要有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的跟进,而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依赖人力资本的积累,所以就主要问题而言,应对措施有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升级、创新和科技进步以及发展教育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刘霞 《前沿》2011,(18):132-134
民主社会主义从传统福利社会向"第三条道路"模式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对全球化时代和人类共同命题的适时应对。"第三条道路"理论通过修改补充价值观、调整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福利制度、走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道路。对其社会政策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为二者有着共同或相似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样需要避免"福利依赖"问题、科学发展观把"第三条道路"提出的国家应承担的环保国际责任完成了具体实施、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等方面"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政策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了永康市为核心,以周边武义、缙云等县市为辐射区的产业带,成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该集群被省政府列入全省21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成为"双跨"(跨行业、跨地区)产业集群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