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笨笨一跳     
《新青年》2007,(4)
有座居民楼突发大火,火势把10个居民逼到了楼顶。消防队来人了。但是由于巷子太窄,消防车和云梯无法靠近失火的大楼。为救出楼顶居民,队长想出一个办法,找来一大方形结实的旧毛毯,让4个队员分执毛毯的一角,在楼下悬空抻好。队长高呼:"一个一个往下跳,记住,用背部接触毛毯!"一位勇敢的男性居民第一个跳下,背部着毯,就势一滚,安全!排在第二位的是个披大衣的妇女,她望了望楼底,摸了摸肚子,恐惧地说:"不,我不跳!"楼下的队长急了:"你不敢跳先让别人跳,  相似文献   

2.
每天下午,都会在小区里看到他们。他瘦,尖下颏,高颧骨,黑红脸膛;她胖,眉眼如画,面色如玉。她伏在他的背上,伸手往东一指,说:"去看看花园里那株雏菊吧,该开花了。"他便默默地背着她,去花园。她再往西一指,说:"去秋千架上坐坐。"他便背着她过去,  相似文献   

3.
薛楠 《新青年》2013,(3):17
溅落一地的咖啡隋心在电视上看到,今年北方遇到了最冷的冬天,真的是冷,冷得隋心在那间小屋根本没法待,手脚就像冰块一样冷到了骨子里。傍晚,吴子鸣冒着风雪买晚饭回来,隋心正裹着被子蜷缩在床上,瞅着暖气片发呆。她家的暖气管又不热了,温度计就指在"14°"的位置怎么也不愿意往上走。吴子鸣把晚餐放到桌上后也钻进被子里,隋心在冷气中本能地把自己重新裹了裹,说,这日子怎么过?  相似文献   

4.
上网时,不经意下载到一个小软件,名字很诱人,叫作"梦想成真".软件介绍界面说,这个游戏源自于埃及的一座皇家古墓里,当发现它的人按照测试里所说的去做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的愿望在10分钟内,居然得以实现.后来,英国的一位学生在考前做了此测试,觉得太不可思议,但当按照测试上所说的去做时,他的愿望也变成了现实,考上了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  相似文献   

5.
火烧裳尾     
有一个慢性子的人,在冬日里与朋友围炉取暖。这时,他已看见朋友的衣服被火烧着了,还慢腾腾地一字一顿地说:"有一件事我早就看到了,本想说吧,但又怕你性子急;假如不说吧,恐怕你的损失可就惨了。我究竟是说了对,还是不说对呢?"朋友赶忙问:"你要说什么事?"火烧着你的衣裳了。"慢性者终于将事情说了出来。那朋友赶紧提起衣服,把火扑灭。他生气地责问道:"你早就看见了火烧衣裳,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慢性子还振振有词地说:"我说你是急性子,果然不错。"火烧裳尾@程雯  相似文献   

6.
运涛 《新青年》2007,(12):36-37
方小东见到何美玟之前,是那种很闹,但又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小男生。逃课看电影,在学校小操场里偷练乒乓球,上课也忘不了逗同桌,甚至在老师点名时高声地回答说自己没来……  相似文献   

7.
砚文 《新青年》2007,(8):23-24
午夜两点,我躺在床上给子建打电话:"明天是我们认识6个月,他怎么一点表示也没有?"我说的"他"是肖洛,我的男友,一个刚刚步入中年,事业有成的男人。子建大概还没完全清醒,声音里一股子被窝味:"你要他给你什么表示?"我说肖洛没有向我求婚。子建爱搭不理:你不是说他一早就告诉你了他不会再结婚了吗?他如今事业如日中天,有一个正在长大的儿子,一年前又刚刚挣脱婚  相似文献   

8.
台湾作家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像树一样活,浴风沐雨,活得骄傲而洒脱,活得秀美而挺拔,是很多人藏在心底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可惜这样美好的愿望只能等到来生才能实现,今生我们只能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人,当然,做人也没有什  相似文献   

9.
玮东 《新青年》2005,(1):28-29
父母从国内来探亲,谈起了一些国内朋友的现状,父母朋友的儿子结婚,他们应邀参加婚礼。在新房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宽敞明亮,更看到了豪华装修和摆设在柜橱上各种各样的精美玉器。眼前的一切,让父母觉得自己拿的随礼钱,在这里根本就不会被看在眼里。往日的友情,也仿佛被这珠光宝气分开在两个世界里了。父母的感慨让我想了很多,什么是家呢?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汉代名将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那么,在当今这个商品社会里,在没有匈奴可灭的和平年代,我们何以为家呢?一位海外华人作家曾写过一篇关于国内知识分子的文章。他是这样描写一…  相似文献   

10.
若邻 《新青年》2006,(6):39
你好! M:最近,我的一位好朋友看我翻译文章花费了不少时间,很不以为然.他说现在都用电脑翻译器,又省力又省事,有谁还自己翻译文章呢?一想他说得也有道理,平时也看到有许多人都用翻译器,心想试一试也无妨,也许这真是一条捷径.我想要翻译的文章里面的第一句话是:"My father isEnglish."我把这一小段文章贴到了网上的翻译器里,选择英译汉,一按回车键,电脑屏幕上马上出现了如下一段文字:"我的父亲是英语."  相似文献   

11.
今年38岁的张桂珍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有一个好姐妹,叫汪力红,今年36岁,平日两人辛勤操持家务,各忙各的,一有闲空就凑到一起说点体己话. 这天晚上两人忙完了,张桂珍又找到汪力红,桂珍一副痛苦的表情,说:"最近我的小肚子又开始疼了.""你前段时间不就下腹疼吗?"力红说. "是啊,我也奇怪,我的腹痛有一阵子了,咱这做小本生意的也没那么娇贵,这不,这段时间我照样家里家外的一起忙,但这两天我感到不大对劲,疼的越来越厉害了."桂珍急急地说.  相似文献   

12.
由于L在纽约的实习相对紧张,我常常一人逛街,一次,偶尔在随身携带地图册上看到曼哈顿岛偏南部标有"马克·土温故居"的字样,便决定前往探访。"有啥可看的呵!"L先是不屑一顾,后听我说,这马克老头儿好歹也算是上世纪初美国的著名作家,我作  相似文献   

13.
一种怜悯     
“早上,泡奶粉喝,我喝了10口……”这段文字出现在一个被亿万人唾弃的人的日记中。我们也喝奶粉,但是很少记得起喝了几口,然后写在日记中。而他的日记本中像这样的内容很多,早上吃了什么,中午吃了什么,晚上又吃了什么,不厌其烦。这个人叫马加爵。我无法掩饰对马加爵穷凶恶极的憎恶和害怕,但是看到被解密的《马加爵日记》时,心中有一种怜悯涌动。马加爵的姐姐说:“弟弟小时候总是吃不饱,因为家里穷啊。”马加爵是在饥寒交迫中长大的,他的灵魂是孤独的。在那个无人知晓的世界中,他的灵魂被人扭曲了。佛说:因果轮回。这个世界不存在没有“因”…  相似文献   

14.
访俄散记     
近年来,笔者有幸出访俄罗斯或途经莫斯科,走马观花,感慨颇多。 我们这一代六十多岁的人对俄罗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它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从少年到青年时代,经常在电影里看到它,在书本里读到它,在歌曲中唱到它。说陌生,是因为能亲自到过俄罗斯的人毕竟不多,何况那里的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哈尔滨不仅有禽流感,有松花江污染,还听说有地震。我到网上查了查关于地震自救的知识,给妈妈讲了讲,到底不放心,把妈妈送往北京。老妈记住了一个词"次灾害",说次灾害有时候比地震还可怕。单位里好多人远走他乡,有一个人躲到湖北,湖北却真的震了,那人打电话回来说,桌子上的矿泉水瓶轱辘到地上了;  相似文献   

16.
吉安 《新青年》2006,(10):26-27
弄堂里遇到爱哭的你 为了省钱,我没给朋友说,就自己搬到了一个破旧又杂乱的弄堂阁楼里去住. 走进弄堂口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不知是谁的吊带,在一阵风里,从头顶的竹竿上飘落下来,正落在我的脖子上,湿漉漉的,像上海近几日的天气,让人憋着一股子气,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抬头正要吼叫,却看到左侧的阁楼上,一个化着精致妆容的女孩子,拿着个竹竿,正看着我脖子里彩棉的小吊带,兀自发愣.我有些气,拿着小吊带"噔噔噔"地上了楼.站到自己阁楼窗口的时候,我才恨恨地朝对面的女孩子喊:"嗨,对面阁楼里的,衣服你还要不要,不要我就扔掉了!"  相似文献   

17.
一个天然岩洞具有绝妙的声场效果,吸引了一支交响乐团前往。庞大的队伍进驻到了这个地处山村的岩洞里,他们开始排练交响曲。当然吸引了附近村民,人们倾巢出动,只是为了看个新奇。交响乐并不是一种平民化的音乐,如果一个农民喜欢听交响乐,那么可以让人想起许多思想境界的话题。当然,一个人不喜欢听交响乐,也并不能说他没有格调。  相似文献   

18.
同事去了一趟青岛,回来不住地说那海蟹是如何如何的好吃,仿佛天下第一美味儿似的。我忍不住笑了,因为海蟹终归不如河蟹。吃河蟹须得自己亲手去捉,并自己动手做了吃,才最有滋味。我说:"那种情趣,要比酒店里强得多啊。"  相似文献   

19.
西街慢生活     
正如归如归临近中午,飞机降落在泉州晋江机场。初秋的闽南,暑热未褪,一如泉州人的热忱。下了"的士",穿过象峰巷步入西街,一切如昨。到了"旧馆驿客栈"放下行李,走进"真水闲院"茶馆,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堂屋里摆上了一桌丰盛的菜肴。这是真正的宾至如归。泉州让人念念不忘的,一定会有面线糊。拉图多年前曾说过一句趣话,"我不要去香港,那里没有面线糊"。周末的两天,朋友带我去吃最地道的面线糊,然后沿途闲逛:施琅的系列花园,聚宝街,道才巷,天后宫,市舶  相似文献   

20.
玮东 《新青年》2007,(5):40-41
这世界上有什么是值得千年等一回呢?我记得电视剧《白娘子》里有一首歌唱道:"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这一句啊,断肠也无怨……"我也曾经相信,这世界上还有永远,白娘子为了等许仙,一千年也不算长,一千年也心甘情愿。年轻的我愿意相信,普通人的爱情也可以永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