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的和平崛起始自周边,中国的安全稳定也始自周边。近年来,中国的"周边安全困境"与"周边外交"已成为对外关系的重要基本考量和风险变量因素。新兴大国崛起导致东亚地区秩序调整与国际格局转型,使中国周边领土纠纷和海洋权益争端及地区安全稳定问题日趋凸显,造成中国崛起的周边安全困境。中国能否营造一个和平、和睦、合作发展的周边关系及周边稳定环境,中国新一届政府从多层次、立体化、跨时空的视角对中国周边局势做出了基本战略判断,把中国的周边外交新理念浓缩为"亲、诚、惠、容"四字箴言,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周边经济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宫力 《理论视野》2000,(5):15-17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关系到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美国等西方国家要维护它们的既得利益,试图建立一个有利于它们的国际新秩序。为了维护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提出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近代历史上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崛起时在对外战略上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到,战略方针上,中国应坚持周边外交和大国外交双重心,且任何时候应牢记周边外交的重心与基础位置。战略措施上,中国和平崛起不能完全排除军事手段,要着重加强海外利益优化、公共外交、塑造与建立国际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邓小平根基于和平、立足于大局、着眼于互利,提出了处理中国周边争端问题战略性思维的战略构想,其中"主权属我"是根本前提,"和平协商,合理解决"是第一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第二原则。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当时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所面临的领土领海争端,在多年来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效,也积累了众多的经验。中国在解决与周边国家间领土领海争端中,和平协商是重要方式,合作共赢是重要理念,"不惹事,不怕事"是重要原则。伴随中国实力的增长,周边有些国家以"国强必霸"的传统思维将中国视为发展威胁,使我国的周边关系中出现了个别国家阻挠"和平协商"、排斥中国"共同开发"、扩大和强化非法占有有争议领土控制权等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仍然要坚持以邓小平处理周边争端的战略构想为指导,坚持"主权属我",强化主权行为;推进和平协商,治理合理解决;尽量以"共同开发"推动"搁置争议"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它的发展取向是和平的,走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国家的复兴,一方面要吸收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战略条件。雄厚的物质基础、不竭的创新精神、先进的思想文化、稳定的国际环境、强大的军事实力等是实现当代中国崛起的战略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东亚安全秩序演变的过程中,中国因素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并成为引领东亚安全秩序变革的核心动力.随着中国和平崛起进程的加速和东亚合作进程的积极推进.中国与东亚安全秩序建构呈现良性互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仅中国崛起是引领东亚安全秩序变革的核心力量,后者也是考验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标尺.面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国家安全问题,面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与美国的关系问题,我们的态度是:中国应与东亚国家积极合作,确立东亚各国基于共同利益的基本战略框架,并逐步丰富,以奠定东亚安全秩序建构的基石.使中国在东亚安全问题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1、对和谐世界的战略定位。从国际秩序角度理解和谐世界,主要包括两大要素:一是关于国际格局的主张,即坚持促进多极化与国际力量对比均衡化,致力于实现与维护国际战略稳定,反对单极霸权;二是关于国际规则的主张,即对中国既有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隐 《党政论坛》2009,(16):59-59
郑必坚:“和平崛起”理论的首创者 郑必坚在多个场合为“和平崛起”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佐证,赢得了中外政治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是全球合作实现共同繁荣链条的重要一环,而在“崛起”前面加上“和平”两字,这种新思维在理论上是对现实主义的一大挑战,体现了中国政治和对外政策的新触角,极具谋略。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中国能够以最大程度的和平的办法解决了争端,冲出美国、日本等国联手打造的重重围堵,胜利走向大洋,那么中国就创造了海上和平崛起的历史,这无疑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从海上崛起,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制度、产业、贸易、海洋意识、教育、科技诸多方面,又是国内外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受海洋治理的国际竞争、外部势力对中国海上发展的破坏与阻拦、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和左右。挑战多维,困难多维,导致出现波动的因素和环节也多,出现反复和起伏的可能性大,所以,不能期待一蹴而就,而是要有长期的打算。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从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出发,主动谋划,开拓进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维护全球公平正义实践路径的探索。事实证明,中国不仅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也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有力维护者。  相似文献   

11.
唐世平 《党政论坛》2012,(10):29-29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战略研究关注的都是大战略问题,如时代问题、和平崛起、大国兴衰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毋容置疑。但对一个全面参与全球事务的中国来说,仅停留在"大政方针"上的国际战略研究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的现实需要。中国需要更加精细的国际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和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内在特质,是中国履行崛起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社会制度内在本质的和平属性及对外战略的选择,从而决定中国对外政策的性质及走向。国际社会正处于发展、变革、调整的历史转折时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是国家制定对外关系的重要考量与基本依据。中国正处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崛起大国从未遇到的复杂国际局面,为此中国经济上的优势如何转化为战略和政治上的优势,怎样有效地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海洋权益,如何保持与外部世界总体积极和谐的关系,思考未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战略调整和转型就成为一种基本逻辑与理论期待。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4)
当前中国面临诸多国际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面对国际上的各种挑战时,中国需切实加强国家综合国力、促进内部政治的协调与平衡、解决实际问题与经营周边地区的平衡、加快我国国防现代化步伐、加强海上力量和海洋文化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我国应在面对当前国际挑战的新形势下进行一系列战略思考,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中国需分散各方压力、从具体国情出发,担当相应国际责任,适当调整发展步伐,理性应对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明里撑腰日本、菲律宾挑战中国,暗中鼓动一些东盟和南亚国家与中国较劲,可是一向被用作"王牌"使用的台湾却罕见地缺位了。这让多少了解一些美台关系和来往的人们不免感到些许不解,美国何以如是这般,是台湾这张"王牌"日渐褪色,是台湾对美国的战略价值开始贬值,还是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让美国重新定位和平衡美中、美台关系?近期,著名国际问题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在美国期刊《国家利  相似文献   

15.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是客观的理性选择。中国的和平崛起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和平崛起创造坚实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永贵 《理论探讨》2004,3(6):12-14
把握全球化进程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对全球化挑战的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面理论旗帜;在实践上,中国和平崛起是人类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社会主义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7.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台湾问题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台独”分离主义的严峻挑战,转化为在实现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一个可资利用的因素;要坚信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坚持用发展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包括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安秀伟 《学理论》2010,(15):1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有利于中国实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和崛起不可能、也不允许走侵略、扩张的道路,只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出发,提出了和平发展的道路,确立了21世纪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方针。和平发展道路是以往中国发展经验的总结,是对世界历史上大国武力崛起旧道路的扬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现中国自身发展,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之初,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伟大战略目标。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以及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特点、当代国际体系的特征、中关关系的特性等角度分析,中国和平崛起是--r~g的。中国和平崛起,是对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的一种权力制衡。应对各种国际危机,需要中国力量发挥现实性作用。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标志,而提升软实力就是要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基于这一点,中国应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