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上看,李振的室友难以忍受他把一些回收物品放在宿舍而实质上,却折射出采一种价值观念的分野。从报道中可知,李振不过是把回收来的物品“整齐地码放”在自己的床铺周围,并没有像室友网帖中所说的“宿舍成垃圾堆了”那么夸张。  相似文献   

2.
书法家李振     
《法治与社会》2005,(2):i002-i002
与共和国同龄的李振,出生于西安白鹿原上的张洪寨村,那个地方古称“灞上”。李振对书画发生兴趣,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上中学时。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名镇——碾庄镇岱山工业园区,李振节,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技术人员的情况下,经过8年的艰苦拼搏,建成了江苏电力行业中唯一生产变压器的厂家——徐州苏源变压器有限公司(简称徐变)。该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占地50余亩,职工400多人,年产值6000万元,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和“双文明单位”。李振节连续4次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要生产出自…  相似文献   

4.
马进 《检察风云》2006,(23):46-47
年轻的保姆窥视东家百万遗产“卧底”数年终于嫁给了八旬的他,而在她得知东家早已识破计谋而提前将遗产立嘱给了继子后,她又与男友密谋了一起杀人案……2006年10月30日,辽阳警方就陈香霞、李振阳这对恋人谋杀沈阳市民刘政一案向当地检察院提起公诉。本案给都市老年家庭以特别的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起特殊的摄影著作权纠纷的案例,前后 10年间,同一位摄影家以同样的案由两次状告同一作家的同一本书。10年前李振盛状告冯骥才的著作权官司就被称为“中国摄影侵权第一案”。 2004年12月17日,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摄影家李振盛状告作家冯骥才侵权案作出一审判  相似文献   

6.
原告:孙光辉,男,56岁。 被告:李振生,男,55岁。 被继承人孙玉兰与其夫1939年收养3个月的李树林为养子。李成年婚后与其养父母分居另过。1975年孙玉兰患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其夫两年后也病故。孙靠其弟孙光辉及养子李树林照顾生活。由于孙久病不愈,饮食起居不能自理,李深感棘手,便于1981年6月私自与堂兄李振生协商签订了“让产承养协议”。协议约定:孙玉兰由李振生扶养,孙死后李树林放弃继承权,遗产全部归李振生所有。居委会主任王某及孙光辉在场见证。协议后,李振生将孙玉兰接回家中扶养。8个月后,孙病故,遗有房屋14间。李树林再次表示放弃继承权,而被继承人孙玉兰之弟孙光  相似文献   

7.
在处理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主要法治国家采用的模式是不相同的。美国采用的是不限制媒体的“司法自我约束模式”,英国采用的是“司法限制媒体模式”,而大陆法国家则采用了一种近乎“放任自流”的“司法向媒体开放模式”。中国的司法模式类似于大陆法系国家,在司法与媒体的关系规则模式上,应当采纳大陆法国家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倩 《中国司法》2012,(8):107-109
新闻侵权的产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政府面对日益壮大的新闻媒体愈加“力不从心”,媒体自主性获得“新生”;而在市场经济中,无形的市场力量使媒体重心倾向以“星、性、腥”等“猎奇”内容来获得“注意力经济”。加之新闻时效性、客观性与新闻工作者主观意识的“不自主带入”性,新闻侵权案件日趋增多,媒体败诉率更是高达60%。2003年1月28日,《辽西晚报》在锦州“麻将案”中以“侵害杨某名誉权”为由败诉;2009年12月31日,李庄诉《中国青年报》及其记者名誉侵权一案也以媒体败诉告终。怎样规避新闻侵权?又怎样解除侵权对新闻媒体的困扰?鉴于不同类型新闻有其特殊的报道对象、特殊用语等,本文将从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出发对新闻侵权的潜在性表现作出具体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9.
当媒体,专家还在分析研究“80后”的犯罪特点,原因时,“90后”已经以迅猛的速度“上位”。  相似文献   

10.
“另案处理”本是一个法律专业名词,但因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案而备受媒体关注。在《财经》等媒体的报道中,郑少东案中的重要角色、广东地下钱庄洗钱案主犯连卓钊正是以“另案处理”的名义,顺利躲过审查和起诉而潜逃香港的。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政府法制》2008,(20):32-32
今年8月16日,是犯盗窃罪获刑1年的李振(化名)刑满释放之日。正在家人渴望着团聚时,李振又因涉嫌盗窃罪被四川青羊警方刑事拘留,没能出看守所大门。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11,(30):13-13
在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复杂。第一,美国媒体影响政府决策。由于媒体具有的特殊影响力。它所关注的话题很快会成为民众以及政治领导人讨论的中心,美国媒体对报道内容的选择倾向取决于媒体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以及其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并非独立、客观、公正。第二,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媒体公关。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锤炼”,美国政府在影响媒体方面积累了一整套经验,  相似文献   

13.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10,(15):37-39
是媒体造就了他的“神医”之名,还是媒体毁了他的神圣之名?在媒体与李培刚激烈交锋,在患者充满疑惑、渴望了解“神医”真假之时,政府主管部门为什么默默无声?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媒体对公权力及社会公共生活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媒体又有“第四权力”和“无冕之王”之称.但是在媒体与公权力监督与被监督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少冲突,其中,又以司法权与媒体的摩擦最大,关系最复杂,司法权力是.否能够公平公正行使,司法程序是否合理透明,  相似文献   

15.
曹林 《法庭内外》2010,(6):39-39
媒体创造了“媒治”的概念,即媒体治理,与人治与法治相对应。其实,这种“媒治”与过去的人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本质上还是一种人治:领导看到了媒体的报道,然后下指示、作批示要求整改和处理,以自上而下的领导权威让事件得到处理。媒治只是一种表象,表面上看是媒体曝光促进了处理,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领导的权威。  相似文献   

16.
吴杭民 《法人》2009,(7):10-10
广州无良酒楼黑幕日前被曝光后,广州相关行业协会(商会)的个别人反而为少数酒楼的规范行为“捂盖子”:近日,个别人员打着“省市餐饮行业六大协会媒体沟通会”的旗号,称相关“揭黑报道”是给广州餐饮业“抹黑”,媒体“沟通会”也以闹剧收场。  相似文献   

17.
比起一审的热闹来说,“九头鸟”与“九头鹰”的商标之争在二审时平静了很多。“九头鸟”商标系列纠纷案曾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当年,“九头鸟”与“九头鹰”联手打败“九头凤”,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随后,“九头鸟”与“九头鹰”反目,走上法庭,又引来了众人的注目。  相似文献   

18.
方明杰  王治军 《政法学刊》2007,24(2):120-124
媒体监督对于司法独立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新闻界和司法界的互动日趋频繁,随之也带来了许多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应借鉴中外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协调两者的关系,以实现其“双赢”和司法公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统的“公民有自由、媒体归国家”传播管理机制之下,“体制外”的自媒体比较能够获得民众认可,这是形成“网络大V”被视为“意见领袖”的深层根源,也是我国对新媒体行为缺乏规制并引发较多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刑法体系对于滥用媒体自由行为的规制具有明显不足,司法适用中对滥用媒体自由行为的入罪解释也存在不当扩张的问题,因而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均需要完善。在适当保持对媒体自由行为予以宽容的前提下,应同时加强对严重滥用媒体自由行为的处罚制裁,但不能主要依赖于刑法,而应通过加强和完善包括刑法和行政法等在内的法律体系的全面完善,当前宜将行政法的立法完善和刑法司法的审慎克制作为重点.以恰当权衡保护公民言论自由与维护网络秩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涛 《法制与社会》2011,(33):201-202
媒体引发的危机,是指在媒体的关注和舆论的压力下,突发的个体“涉法”事件升级为群体质疑,进而对法院系统的基本价值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置法院于“应对困境”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本文以“坊子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索贿案”为例,以该事件处理过程中“当事法院”的应对缺陷为切入点分析法院现行危机化解模式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事实——价值危机化解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