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土地能支撑起多大的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敏 《瞭望》1997,(1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势头迅猛,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发展到目前的600多个。也正是在这一期间,我国耕地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仅1986年至1995年十年间非农建设每年平均占用耕地750万亩左右,其中城镇建设平均每年占用耕地达90万亩以上,人均占地超过国家标准100平方米的城市已达402个,占城市总数的67%。城市平面外延扩展与内部土地粗放经营现象同时存在,使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亮起了红灯。去年以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严格控制、审核、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成为有效保护耕地、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走内部挖潜道路的关键,也是国家土地管理局今年工作的重点,以最终实现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的协调发展,乃至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接续上期) 三、坚持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把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一)抓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有关措施的落实经济要发展,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是必然的.总原则应是允许占,关键要做到补.  相似文献   

3.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途中央政府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其宏观目标是防止耕地总量降低至最低警戒水平以下,即满足未来人口高峰时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所需的耕地数量。这个耕地总量估计为1.067亿公顷。2001年,全国1.27亿公顷的耕地中有1.089亿公顷被确定为“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指国家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这些基本农田未经国务院批准,禁止转为他用。但是,地方政府采取了许多变通性办法,如分批次化整为零审批,耕地异地平衡,买卖非农用地指…  相似文献   

4.
采取世界上较为严格的措施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保护耕地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创新机制,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生态、经济协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面积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退耕给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出严峻挑战,耕地保护的目标应变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农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耕地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总量动态平衡制度是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宏观上的反映。随着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枯竭,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单位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似乎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亟待开展跨省域的占补平衡。同时,业已开展的耕地占补平衡省内指标交易在指标属性、指标权属、指标交易规则等重大问题上都存在理论表达不清的问题,需要予以研究和澄清。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发展中大国。但中国又是一个石油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中国石油资源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2.6%(1985年数据),天然气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为0.9%(1985年数据)。中国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4.4%(1992年数据),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总量比重的0.8%(1992年数据)。人口多、耕地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更少,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基本事实。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到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人,比目前总人口新增3亿人,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1990年的10  相似文献   

7.
总量过热基本消除,结构上有所调整,但矛盾依然突出前几年,经济发展过热,主要还 是工业过热,农业并不热,除了少数行业,第三产业也不热。所谓的速度快也主要是工业的速度快,例如,1993、1994年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都在26%—28%之间。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目前工业速度在某种程度上已消除了过热状态,而且保持了适度的增长。1996年1至11月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14.9%,工业增加值的速度为13%。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司长马建堂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之所以得到保持,工业是出了大力的。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20年来,黑龙江的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展望未来,我们不能不看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这也是我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要的依据和背景。土地资源消耗过快:黑龙江省耕地资源虽然多年来保持在1130多万公顷的水平上,基本实现了总量动态平衡,但毋庸讳言的是这种平衡是以牧草地和湿地的减少为代价的,全省后备宜农荒地资源已经不多,这对于那些仍习惯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区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全省农业的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农业环境不容乐观:全省耕地中中低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因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所引起的经济波动,从1953年到1990年已经出现过八次。从1991年到1995年是第九次经济波动。每次波动大体上要经历经济回升年(银根宽松)、扩张年(投资膨胀)、回落年(收紧银根)、低谷年(紧缩银根)。1996年经济走势如何?现有种种预测。1995年物价虽有较大幅度回落,但仍然是二位数的上涨率。1996年又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为防止出现新的一轮“大干快上”的投资热,国家宏观调控仍将实行适度从紧的方针。争取的目标是在总量适度从紧的情况下,在具体操作上要有紧有松、松紧适度,不要“一刀切”,不要一死…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产的流失必须警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瞭望》1996,(18)
1996年是我国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第九个年头。目前,初步形成的土地市场已成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迄今为止,我国的土地市场还很不规范,最大的问题表现在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严重。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估算,通过各种渠道流失的土地资产每年价值可达200—300亿元。无形的损失则更为巨大。 土地流失严重,用之又如何呢?国家计委的资料表明,我国城建用地约有4—5%处于闲置,40%处于低效利用。仅此一项,每年损失8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耕地红线再守14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敏 《瞭望》2007,(16)
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缩减了460.2万亩;国务院要求18亿亩耕地数必须保持到2020年国土资源部最新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缩减了460.2万亩,人均耕地减至1.39亩。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并特别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目前来看,按照中央要求守住红线的压力似乎又加大了。  相似文献   

12.
《团结》1999,(5)
民革成都市委会在组织发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既发展了高层次的人士,又保持了民革的特色,他们的做法和成绩值得宣传。按照1996年《纪要》精神,发展成员要保持三七开的比例。近年来,就全国而言,民革的发展呈“倒三七开”的趋势,即发展具有民革特色的成员只占三、四成,其余均非民革党章规定的主要联系对象,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已经透露的大量信息表明并预示,1996年世界经济平稳发展,总体经济形势好于1995年,1997年将好于1996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6年世界经济增年率为3.8%,高于1995年3.5%的增长水平,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4.1%,将是90年代初以来最高的。德国伊福研究所预测,今后3至5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可能保持在3.1%左右。7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只有东亚经济一直  相似文献   

14.
’97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金融时报》1997年2月16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长篇文章,从八个方面对1997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现摘要如下: 一、经济总量:1997年国民经济发展将保持稳中有升态势,预计国民生产总值总量在80000亿元左右,扣除物价因素,实质增长率在10.5%左右,社会各界对经济增长预期较高,宜谨防虚火上升。二、结构:结构调整是1997年的重头戏。首先要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瞭望哨     
《瞭望》1998,(31)
望哨要招商不要﹃招荒﹄湖北马善记河北省清河县某村原有耕地3000余亩,近几年因城建需要先后占用了2000多亩,还剩下700亩耕地是“保命田”。1993年,镇村领导决定在这700亩耕地上建一座汽车摩托车配件城。1994年,汽车摩托车配件城尚未规划,村...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3,(31)
在1992、1993年的开发区热中,海南、北海开发区热的后遗症至今仍未彻底消解。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潘明才认为,当前名目繁多的圈地,各种各样园区林立,势头已经超过了1992、1993年。当前耕地保护最大的压力,正是来自各种渠道的建设项目违规占用耕地。尽管1992、1993年已经出现了开发区热,但1994、1995、1996年的占地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直到1997年实行“冻结”再到新法实施,这一持续几年的占地势头才得到遏制。考虑到这一事实,对当前的园区热更应警惕。  相似文献   

17.
’96中国有六大问题尚待解决 据《信息时报》1997年1月15日载文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编的《1996—199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认为,1996年的社会形势是健全的、有序的和充满活力的,并保持了基本的稳定,但尚有六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即:一、人口问题。1996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为10.55‰左右。但如果稍有松懈,反弹的可能性很大。这种反弹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业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是供给总量不足问题,那时候吃饱是摆在第一位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们把总量供给搞上去了,成功实现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2%的人口,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过去的10多年里,我国粮  相似文献   

19.
集体建设用地如何走进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 《瞭望》2001,(23)
我国后备国土资源总量为1.2亿亩,而非过去所称的2亿亩,按60%垦殖率计算,只能开垦7200万亩耕地,但据粗略统计,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总量在2.7亿亩左右,普遍存在低效利用的问题,这部分土地的挖潜,将是今后满足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的主要途径,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20.
一、在劳动力就业总量持续微幅下降的同时,呈现出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单向流动的明显趋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市劳动力总量始终保持微幅下降趋势。据统计年鉴显示,本市从业人员由1996年的850.94万人下降到2001年的752.26万人,年均降幅为2.4%。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从纺织、冶金、仪电等传统的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