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进党在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遭遇重大挫败,直接牵动党内各派系势力的消长。随着蔡英文辞去党主席一职,赖清德当选就任党主席,民进党内部新一轮派系博弈加剧。“新潮流系”继续维持党内最大派系的地位,“英系”成为党内执政县市最多的派系,二者与“正国会”形成三强鼎立的派系结构。派系生态由过去“新系+苏系+绿色友谊连线”与“英系+‘正国会’+涌言会”两大阵营的对抗,逐渐转为“英系”主导的当权者派与“新系”主导的非当权者派相抗衡的局面。民进党内部派系博弈渐趋激烈,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败选后的民进党随着蔡英文卸任党主席职务,内部陷人严重的权力角逐与争夺。特别是随着5月底党主席改选日期的逼近,党内各大派系及重要山头相互角力与相互牵制的态势不断明显,民进党开始弥漫一股山雨欲来的诡谲气氛。民进党内部围绕党主席改选所展开的权力争夺大战,不但使民进党内部的凝聚力下降,而且也会伤害其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3.
派系政治文化是民进党的重要特征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派系政治始终贯穿民进党政党发展历程。即使2006年民进党"全代会"通过解散派系决议,但各派系仍以智库、办公室、基金会等形式继续运作,深刻影响民进党的政党运作、选战布局、人才培养与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4.
陈星 《台声》2013,(11):38-38
一直以来,民进党对两岸政策调整的推动力始终来自其内部权力斗争和政治资源争夺的需要。但随着近些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演变,对民进党政策调整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党内各派系不得不对两岸关系给予更多关注。在此情势之下,民进党如何调整两岸政策也成为该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民进党长期以来一直有派系共治的权力结构,派系领袖之间的协商,决定了民进党权力分配、主要决策和发展路线,民进党的派系纷扰是党内权力多元化必然结果。各派系在党内的政治势力,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分化重组。台湾即将迎来“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各派系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新潮流系”“英系”“正国会”“涌言会”等各派系内斗不断,  相似文献   

6.
常超 《两岸关系》2014,(9):17-18
<正>7月20日,民进党十六届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台北举行,这是蔡英文5月当选民进党主席后党内派系争夺权力、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一次较量。最终,各大派系在中执委、中常委选举上均有斩获,蔡英文派系人马亦初具规模,民进党依然维持派系共治的格局。新一届权力核心改组作为蔡英文再次当选民进党主席后的首届全代会,本次会议被视为攸关民进党核心权力重组的关键一役。加之会前民进党员陈昭南、郭正亮等人发起连署"冻独"提案,  相似文献   

7.
5月27日,喧嚣多时的民进党主席选举落下大幕。这次选举参与人数较多,各个候选人背后牵涉到的派系关系也相当复杂。同时,本次党主席选举被认为关系到2016年谁能代表民进党出战台湾大选等党内权力重组的重大安排,各个派系均厉兵秣马,力求得到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故而选举争夺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8.
5月18日,前台湾“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以超过57%的得票率,打败“急独大佬”辜宽敏,当选为第十二届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当选被一些人视为“绿色废墟里开出的白玫瑰”、“派系夹缝下开出的蔷薇花”,客观上使民进党改造面临一些机遇。但由于民进党积弊重重,矛盾突出,她能否稳定党内地位、务实调整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重建民进党、重新赢得民众信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派系争斗向来被视为民进党内的"生存日常"。今年初以来,赢得连续执政的民进党就相继传出"洪酬庸事件""苏系新系翻脸""部长状告下属""蔡办被黑客入侵""台北市党部主委选举被叫停"等派系分赃与恶斗戏码,令外界目不暇接。下一步,民进党内各派系围绕2022年地方县市长选举布局的卡位竞赛以及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资格的明争暗斗,势将层出不穷、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10.
<正>民进党派系斗争加剧,基层频现分裂2024年“立委”选举中,民进党因派系利益分赃不均在部分县市出现分裂,相关势力各拥其主,彼此攻讦不断。嘉义市,“英系”王美惠争取连任“立委”,“绿色友谊连线”黄露慧任市党部主委,负辅选之责,两人曾多次竞争公职,嫌隙由来已久。王先成立“信赖之友会”,作为当地支持赖清德的团体;黄后成立“信赖台湾后援会”,与前者互别苗头。双方矛盾不断,被认为恐影响王的选情。南投县,“英系”蔡培慧争取连任“立委”,该党地方派系代表、前水里乡长陈癸佑宣布以无党籍参选“立委”,使绿营面临票源分散危机。  相似文献   

11.
自今年4月陈水扁宣布“放权”以来,台湾政局进入了新的转换期,民进党内政治生态出现了新的调整。从表面上看来,民进党正沿着两个相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苏贞昌势力不断增强,陈水扁在权力结构中越来越被边缘化;另一方面民进党全代会则通过解散派系的决议,显示出加强党内权威、改变民进党运作模式以维护权力中心的意图。民进党的这两种发展方向既反映了前一段时间党内政治生态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民进党内权力结构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大选"败选后,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一直备受关注。谢长廷2012年10月大陆"调酒"的开展之旅更是让这个议题走上了台面,成为民进党不得不面对的"显学"。尽管民进党各派系有不同的两岸政策取向,对谢的观点甚至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看法,但在新的条件下,谢的主  相似文献   

13.
正蔡英文进入第二任期以来,表面看来回锅民进党主席后似乎独揽党政大权定于一尊,实际却是处于党内派系索求博弈之际如履薄冰,其中暗算倾轧的草蛇灰线,从其近期的数波人事布局和党职选举引爆争议便可见端倪。民进党各大派系与蔡英文所争夺的,不但是党内权力利益分配的主导权,更是关乎台湾未来政策路线的话语权。而民进党政治生态的不断演变,也正裹挟台湾政治社会朝"绿色独裁"方向持续偏移,若蔡英文提前跛脚,台岛内外政策路线恐将更加极"绿"化。  相似文献   

14.
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在2008年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的深层原因是民进党未能解决政治贫腐和经济衰退这两项选民最关心的议题.2005年"三合一"地方选举是民进党"由盛转衰"的分水岭.2008年1月的"立法院"选举,初次采取以小区单席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制度,放大了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得票悬殊,在"立法院"形成"一大一小"的席次格局,为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埋下了重要伏笔.在2008年最高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既无法有效整合内部的派系结构.也无法摆脱扁案和激进"台独"路线的困扰,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从而导致了台湾政党的再次轮替.  相似文献   

15.
吴宜 《两岸关系》2008,(6):14-16
今年以来,民进党在民意代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大选举中相继落败,全党上下陷入空前低迷、涣散和混乱的状态。5月18日,代表“务实派”和青壮派势力的蔡英文当选党主席后,党内乱局得到缓解、土气有所提振,但民进党要对党内路线、派系、文化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根本改革,实现务实转型,还将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3月选举结束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台湾政局发生剧烈变化.民进党面临在"立院"处少数地位情势下与在野党互动关系、执政党与新"政府"的关系、"台独"党纲与现行政治体制的矛盾及与大陆互动关系等棘手问题,一定程度陷入困境.民进党执政之后进行路线调整、权力结构重组、组织功能强化以及派系共治维持,实力总体处于上升状态.2001年底"二合一"选举对民进党今后的执政与政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个时期以来,该党已将选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将全力以赴争取打赢选战.  相似文献   

17.
<正>5月25日,民进党第15届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当选。这不仅创下民进党主席选举以来最高得票数,也显示民进党人对蔡英文重掌党权,带领民进党打赢未来两年一系列选战高度期待。然而,蔡英文上任后,将面临应对2014年"九合一"选战,凝聚派系团结,推动党务及"宪政"改革,处理与公民团体关系等诸多挑战。蔡英文能有多大作为,各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8.
洛基 《台声》2014,(2):44-45
<正>最近,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举行第5次会议后,总结出"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其中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提出的"宪法各表"、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提出的"冻结‘台独'党纲"皆未列入纪要之中。经过讨论,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提出"应该积极凝聚台湾内部的共识作为两岸对话的基础"纳入该纪要中。善于玩弄文字游戏的民进党,这次再度将其发挥到极致。明眼人一看就知,这份纪要根本就是党内各派系妥协下的产物。2012年,蔡英文败选的主要原因,就是抛不开"台独"这一沉重包袱。选举期间,其提出的"台湾共识"、"和  相似文献   

19.
楚英 《两岸关系》2023,(3):43-44
<正>2022年“九合一”选后,民进党当局完成党务与行政团队改组,党内派系生态与权力结构出现新变化。目前看,蔡英文与赖清德“两个太阳”的明争暗斗成为该党派系斗争主线,“新潮流系”“英系”“正国会”“涌言会”“苏系”“绿色友谊连线”等派系各拥其主,围绕2024年“台湾大选”提名与行政资源分配,展开了新一轮残酷厮杀。  相似文献   

20.
日前,在民进党内部,不少人为了获取“五都”选举的提名,纷纷上演卡位战,单以大台南地区为例,就有“立委”口十宜津、赖清德、李俊毅以及台南县长苏焕智、台南市长许添财5位民进党重量级政治人物登记角逐。“五都”选战尚未正式开打,民进党内部就斗成一团,显示民进党目前已遭遇严重的内部整合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