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才貌双全、温柔顺从,缺乏独立的人格和意识.而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却塑造了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三位迥异于传统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她们与中国古代文学中传统的女性形象外在相貌和内在精神意识方面的比较分析可知,她们改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附属于男权文化和缺乏女性主体意识的狭隘格局.从这三位女英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意识的初步觉醒和转型.  相似文献   

2.
余玮  陈晰 《人事天地》2007,(11):36-36
古典文学大家文怀沙,以研究屈原出名。文怀沙自嘲“没有屈原的魂,总该有一点屈原的皮毛”。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生动描写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其中就包括运用中医药诊治疾病的详细描述。书中一些医案记录详细,提及的方药有些至今在中医临床中仍有应用,深入研究这些医案及方药,对中医学术研究、继承与发展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丰富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丰富内涵穆长青毛泽东文艺思想涉及文艺的许多方面,如形象思维问题、民族形式问题、鲁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作家论、文学校勘学、文学宏观评论等等,内涵非常丰富,并涉及文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见解又多有独到之处,对此我们应有全面的和深入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开创性意义不仅表现在文学精神的革新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建上。鲁迅主张从大众生活口语、古典文学语言和外国文学语言中吸收各种有益的成分,并进行加工、提炼和改造,从而创造出现代白话新的文学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6.
舞剧《九歌》发想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九歌》,林怀民以其深沉的文化思考和独特的审美品性,成功地实现了古今文化的交融表达普世的意义。文章试图将舞剧《九歌》所有实验性质的举动放置于文化视野下,从作品结构搭建、主题设立、艺术元素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对林怀民舞蹈艺术的创新思路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以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新时期文学为三个阶段 ,探究道德内涵这一主题的表现轨迹 ,可以揭示文学创作的又一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葬花吟》,汲取了我国古典文学千年积淀下来的精华,其中的多数诗句亦脱离小说本身而作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传唱至今。许渊冲提出了“诗歌翻译三美论”,即翻译诗歌理应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杨宪益夫妇运用了“诗歌翻译三美理论”,成功的再现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广受好评。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介绍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第三部分介绍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关论”;第四部分分析杨译《葬花吟》如何再现原文的三美;最后一章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辉煌灿烂、最有活力的一个部分,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培养大学生自觉成为古典文学的传承者,构建大学生和谐人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说起梁超然 ,很多人的印象是他是个儒官 ,一名很有文人气质的官员。不错 ,梁超然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广西区委会主委 ,同时也是一名著名的学者、作家。那么 ,他是怎样把两种不同的角色很好地结合起来呢 ?不妨让我们打开他的人生日历。埋头苦研见坚贞1957年对梁超然来说 ,是他生活的一个新起点。这一年 ,年仅19岁的他考入了广西师院(广西师大前身)中文系 ,从那时起 ,他迷上了古典文学研究。带他上路的是已故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诗人冯振 ,冯振教授当时是师院中文系主任。在名师的指导下 ,加上文学天份 ,以及自己那股…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交往有两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文学不仅在4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也往往给当代中日关系战略研究以生动图景式的启迪,对当代中日外交工作也具有重要价值.温家宝总理曾访日展开“破冰之旅”、“融冰之旅”、“迎春之旅”,创作吟诵汉俳,沟通两国民众感情,努力破解中日关系暂时出现的困局,体现了中国“维护稳定、谋求合作”的对日外交政策.中国高校国际关系、外交和日语翻译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媒体从业人员和外交战线的官员,理应加强中国古典文学素养,以利于中日外交事务实践以及亚洲和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老舍这位伟大的中国作家所体现的中西文学及文化的交融,包括了西方文学在作品内容、人物刻画、写作手法、创作思想上的渗透;基督教思想及《圣经》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同时,本文还论述了老舍作品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传承,包括满族文化、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及俗文学在老舍作品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直面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现实,可以发现一种特殊的艺术经验:大量诗文中流露出人生如寄、韶华不在、"悲从中来"的沉痛之感。文中从四个方面探讨这种普遍存在于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悲情意识和体验,并试从不同角度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4.
庄子作为“最高地艺术精神”的代表,最本质地体现,就是在《庄子》中,他将人生艺术化了。而所谓将人生艺术化,即表现为以“忘”,尤其是“坐忘”等一系列范畴进行心性的锤炼,从而达到由凡俗向至高的精神境界皈依,由此境到彼境,由具体的有限之境到无限丰盈的境界升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实践中,也表现出庄子心性锤炼的内涵及效果,如陆机、刘勰等对艺术创作心理过程的阐述;陶渊明、苏轼诗词作品中展现的从现实到艺术的超脱心境的转换;贺铸、晏几道词作的荡开一笔,求得更为开阔意境的创作方法等,他们都与庄子的心性锤炼殊途同归,是对庄子代表的艺术精神的验证,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巨大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15.
论传统文化和文学与人文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本文仅从传统人文精神、传统道德以及古典文学作品等方面简述对于培养人文素质所起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塑造高尚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培养自强精神,对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的欣赏,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热爱真善美,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文学中常常将月意象与水意象相结合,这是因为月与水两个意象都具有相似的象征性和哲理性。水月结合可以写出更加美妙传神的自然景象,可以抒发绵长悠远的情思,也可以表达深遂的理性思想。水月共咏之中消解了水的不羁与豪放,营造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优美审美意境。同时,水月意象的结合使得咏月诗歌中景象更加阔大,写出单纯一轮明月所不能达到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7.
"文如其人"和"文不如其人"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当中争议颇多的命题。笔者认为"文如其人"理论有三点才能成立:文如作者的气质性情;作者内心的思想情志与作品思想内容的统一;文品与人品的相符。同时"文不如其人"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人废文,以文度人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川端康成的美的方程式是非常复杂的,但其早期创作是以日本传统和东方传统的美为根基,运用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和表现这种美的传统技法,从精神和技法两方面来体现日本文学传统特质的。他的早期作品继承了美的物哀色彩,其笔下的女主人公集外表的古典美与心灵的纯真美于一身。川端康成崇尚"雪月花"的自然美,更注重自然美的心灵美。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古典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支奇葩,同时又有着重要的教化作用,因此,诗教便成为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文素质教育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进一步发扬诗教传统,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阅读欣赏古典诗词,不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之获得艺术享受,而且还能够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丰厚其人文底蕴.因此,提高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欣赏能力,便成为目前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间,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看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电台、电视、网络,都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散发出泥巴土的芬芳,带来了清新的气象。有许多走基层的报道引起了好的反响,为基层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促进了民生改善,受到了基层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